五月份通常是中国楼市的红火时节,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各地楼市冷冷清清。中国媒体报道多见“房市遇冷”、“房源大增”、“房价下跌”等字眼,似乎表明中国楼市泡沫正在政府的“楼市新政”组合拳之下被挤扁挤破。
《中国房地产蓝皮书》称政府以往的房地产调控未切中要害。
中国社科院5月5日发表的《中国房地产蓝皮书(2010)》指出,中国去年房地产调控未能切中要害,政策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2009年房价和地价大幅上涨。
国内有金融和地产业者及学者认为“新政”还没有拿出杀手锏;海外政治学者则认为房价问题属于政治问题,需通过政治途径和手段来解决。
市场降温
五一节假日期间楼市的表现往往被看作全年市道的风向标。《北京晨报》记者在节假期间走访多处楼盘发现“昔日喧嚣的售楼处变得门可罗雀,在部分商品房售楼处更是出现了销售人员数量超过看房者的现象。”
新华网报道说,深圳出现了大量抛售楼盘和成交量下降的情况。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的数据显示,新政出台后挂盘量比以前增加了二成。有的地产公司发现新政出台后每天放盘增加30%,但成交量则减少70%-80%。
4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外界称之为“新国十条”。其中许多紧缩性政策被认为对投机活动和炒房客有直击目标的效果。
同时,央行今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有观点认为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
楼市新政因此被广泛称为前所未闻地“严厉和精确”,也被形容为组合拳。
这套组合拳的打击对象,是社科院的房地产蓝皮书显示的扭曲的房地产市场:捂盘惜售、土地闲置和炒地皮现象造成市场供应紧张,房价暴涨,累积了金融风险,扰乱了市场秩序。
蓝皮书指出,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道呈V型轨迹,从低迷、复苏到火爆,房地产开发建设达到历史高点,房地产企业资金充裕,贷款增幅快速上升,个人按揭超速增长。
土地市场也出现年初流拍、下半年“地王”迭出的戏剧化场面。
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政府陆续推出各种调控措施的背景下发生的。有观察人士指出,这一轮楼市调控其实从去年12月就开始,但市场反应似乎说明当局并非全心全意,而开发商及相关利益集团嗅觉灵敏,判断准确,出手凶猛。
博弈结果是房价地价屡压屡涨,市场日趋扭曲。
蓝皮书指出,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尽成熟”,有些政策非但无效,反而会适得其反,比如为增加交易成本的税项被卖家打入房价,未能抑制投机反而更快地推高了房价。
“最猛的药”
新华社报道说,2009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上很多真实的自住需求逐渐被挤出,大量购房置业者或是出于抗通胀的资产保值目的,或是出于炒房暴富。这类投资于投机需求增多造成市场供求紧张,民间怨愤聚积。
北京大军经济研究中心的仲大军告诉BBC中文网,房地产市场的这种现象折射了中国社会财富分配和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这一轮调控房价的“组合拳”可能会让楼市高烧降温,但对市场需求中的这类 “不健康”因素作用有限。
他说,房地产市场是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个局部,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局部,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针对房价开出的药,即便是“精确打击”,很大程度上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症下药,效力也只局限在一段时间内。
不过,和中国的股票价格一样,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中也含有较高的政策成分。在房价疯涨到了被认为“危及稳定”的程度,政府还是有退烧药的。
仲大军说,房价现在看来是在回落,但真正的猛药还没有用上。真正的猛药他认为是从税收方面下手。
4月17日“新国十条”中关于“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部分的内容包括提高贷款利率和首付率等,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关于税收政策须作相应调整的表述,称财政部和税务局应该“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
有专家对此解读为政府不光要开征物业税,遏制对房地产的过度持有和消费,而且还要对房市火爆过程中产生的暴利征收“暴利税”。这也意味着对土地增值税要“严格执行”。
也就是说,最猛的药还没有下。
房价里的政治
在美国的中国政治学者王丹认为,房价问题是个政治问题,因为造成房价高涨、疯涨,根本原因包括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官商形成共同利益集团,以及为维持GDP增长速度而导致的货币发行过多。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两大问题,从而扼制房价不合理上涨,就必须消除腐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青年报》日前发表署名文章说,百姓要实现住房梦,只能寄望政府出售,而解决百姓住房难必须先消除“权力自肥”现象。
文章说,腐败的存在让政府的房产调控政策被架空或“短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对策之所以能得逞,都因为有腐败配合。
该报还举例说,被称为“最严厉”的房市新政出台不久,媒体就有报道揭露一些银行推出变相房贷产品。
不过,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什么情况下可以称为“理性状态”、什么时候房地产的供需基本达到平衡等问题上,现在还没有权威性的论断。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房市和房价走势的决定性因素还是政府的政策。跟中国股票价格一样,中国房地产价格的组成中政策是个重要成分。
有专家研读“新国十条”后注意到一个前所未闻的要点,就是对政府官员在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方面的业绩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问题在于,行政意志和政策之手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左右房价,甚至能让房价的指针在一段时间内停留在符合官员意志的水平,但房地产市场,乃至社会经济领域中引起公愤,破坏社会稳定的问题并不会就此消失。
- 关键字搜索:
- 分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