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宏观经济辩论以两个重大事件为界线: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2009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中国以其惊人的娴熟,在两次劫难中均得以安然脱险。
下一次,它还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吗?
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那次危机中,中国主要因为两个原因得以安然过关:一是得益于封闭的资本账户和不可自由兑换货币,中国得以在其他亚洲国家的货币崩溃时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二是它还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以抵消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外需的萎缩。
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土生土长”的金融危机不同的是,2008~2009年的全球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威胁要严重得多。它击中了失衡的中国经济的致命弱点:对出口的依赖越发严重。1997年,出口仅占中国GDP的17.5%,到2007年,这一比重翻了一番多,达到了37%。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对全球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贸易的激增押下了巨大的“赌注”。
这一注似乎赢了个大满贯。但是在2008年底,当全球经济崩溃时,中国的战略突然成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在短短的7个月时间内,其出口从繁荣走向破灭,同比增长从2008年7月份的26%暴跌至2009年2月份的-27%。结果,中国GDP的环比增长在2008年底下降到了较低的一位数水平。在出口主导的广东省,超过2000万农民工失去了工作。
中国随即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借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积极政策”,它迅速出台了一个规模高达4万亿元、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财政刺激计划,为了给这一计划提供资金,2009年银行信贷创下了9.6万亿元的历史纪录。表面上看,这一计划似乎收到了效果。中国经济在去年最后三个季度中骤然止跌回升,并将2009年全年实际GDP增长推升到了令人咋舌的8.7%,并在2010年初进一步加速至11.9%。
然而,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情况不同的是,今天的中国经济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后危机形势。过剩的流动性(显然是激进的在危机推动下的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溢出并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导致了严重的投机性泡沫。目前中国正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来消除这些泡沫。此外,银行贷款的盛宴导致了地方投资公司的债务不断攀升,迫使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审查,从而很可能导致今年下半年出现大规模的不良贷款核销。此外,除非中国改变其货币政策,否则它将面临不断增强的保护主义风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目前的局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当前世界经济的观点截然不同。在最近的《世界经济展望》(2010年4月)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胆宣称“亚洲正在经历一场充满活力且平衡的复苏”。然而,中国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同样,前两次危机的比较特别能够说明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不仅出口占经济的比重翻了一番多,而且经常账户也从10年前的接近平衡变成了2007年11%的盈余。此外,投资占GDP的比重也从1997年的32%上升至2009年的47%,表明供过于求的风险正在增加;与此同时,国内私人消费的比重则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50%下降到2008年的35%,创下历史最低纪录。
我绝不会用“平衡”一词来形容中国经济的现状。事实上,在这两场危机之间,也即过去10年间,中国的结构性失衡有增无减,其宏观脆弱性的增加令人担忧。如果这些失衡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将会暴露在下一场无法避免的危机中。
今天,通过促进消费进行再平衡的紧迫性要高于上世纪90年代末那场危机之后的情形。
对中国而言,前两次危机最重要的教训是:任何经济体最终都难逃失衡。看看日本和美国就知道了。中国急需通过支持消费进行再平衡。好消息是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而且似乎可能围绕消费主导的政策议程制定其即将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但是对自满和惰性的风险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力度强于预期之时。中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抵制诱惑,挣脱那个将其从一个危机带入另一个危机的失衡增长模式。
(作者系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
- 关键字搜索:
- 罗奇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