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价格控制目标无助缓解通胀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其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年秋季报告》中建议,政府对价格控制的目标不宜定得太低,CPI可考虑上调至4%左右。社科院称,这样一方面为推动资源价格改革创造宽松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消化过剩流动性,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改善收入分配关系。
的确,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和物价实际变动幅度的不匹配情况日益显著。近期,CPI已连续两个月超过3%警戒线,而国内外环境都为通胀继续走高提供了便利,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正在不断增大。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发达国家新一轮量化宽松不断深入,美元贬值已不可避免,石油价格的上涨只是时间早晚、幅度剧烈还是温和的问题,输入型通胀的风险在不断恶化。事实上,量化宽松对国内通胀的影响,除了直接的输入型通胀外,还有一个间接影响即大量国际资本的侵入。8月份,热钱已由流出转为流入,预计未来热钱将继续流入中国,速度与规模将不断加快加大。
上半年接连出现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以及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等一系列事件,游资炒作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后期,随着大量资金的继续流入,加上国内本已较宽松的货币环境资金对农产品及各类商品的炒作可能再度兴起,以及由此造成的通胀风险及民众的高通胀预期,不得不令人警惕。
事实上,近期还有一些其他消息,亦指向通胀。比如,发改委提出的阶梯电价调整方案,是多年来首次上调居民生活用电价格。考虑到资源、能源类价格改革是年初确定的改革重点之一,未来随着价格调整措施的不断明确化,市场通胀预期亦将不断强化。在国内中性通胀甚至恶性通胀风险正加大的敏感时刻,政府仍坚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这或许说明一个问题——管理层对通胀的容忍度已明显提高了。
近期管理层的表态也显示出,通胀问题正在显性化。十一前温家宝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明确指出“中国确实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并再次强调管理通胀预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之一,还将其上升到“关系政权稳定”的高度。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也明确指出,国内的通胀压力有所提高。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正处人民币升值压力空前高涨的敏感时点。由于从理论上讲,在平衡一国经常账户收支时,通胀和名义汇率升值有互相替代的效果。而客观上讲,通胀显性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冲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的巨大压力。当然,目前并不能肯定,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是否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关。
尽管目前不少观点认为,在基数抬高的影响下,四季度CPI有望开始持续回落、甚至预计回落趋势将延续至2011年年中。但事实上,在新的全球炒作潮持续来袭的背景下,期许CPI因基数高而相对回落难免有些自欺欺人。至于上调通胀目标更无助于缓解已客观存在的通胀压力。
作为全球货币供给最多的国家,一场漫长而强烈的通胀预期正在形成——历史经验表明,价格管制、数量调控等行政性措施无法根治过度投资和资产泡沫,因为太多且过于廉价的货币会找寻一切手段扑向市场,一旦调控措施因两难局面而松动,强大反弹力本身就具有难以估量的破坏性,如果不釜底抽薪地收紧货币,泡沫会在调控的循环中不断吹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关键字搜索:
-
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