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医学不断进步,但「早产」一直是产科难解的课题。
早产是发生在怀孕20到37周之间的生产,越小周数的生产,不仅小孩的存活堪虞,将来急、慢性疾病更会造成家庭社会的沉重负担。
台湾发生率8%到10%
在台湾,早产的发生率一直维持在8%到10%,美国早产的发生率也逐年攀升,从1981年的9%,增加到2004年的11%。
据统计,大约有15%到20%的孕妇怀孕中,会为早产阵痛所苦,但大概没有一个准妈妈会觉得自己会早产,很多人连「产兆」是什么都不知道,每天又忙着家庭和工作,更不要说会想到预防早产,总是等到发生了,才急忙去找防治的方法。
要预防早产,第一步就是要早期发现哪些是孕妇可能有的早产危险,但防治早产的最大挑战,也就在这里,因为早产是多重原因造成的,感染、环境、母亲疾病、子宫结构,甚至是基因,都可能影响早产的发生,大约只有25%的早产能找到确切的原因,既然不知道原因,要预防早产就没那么容易。
改善生活型态也是预防
◎近年防治早产的焦点在于下列几个项目:
●早产风险评估
针对较可能早产的高危险孕妇,予以适切的教育,及早留意早产迹象,如此或许能略收成效。
至于哪些产妇是处于高危险群是有一些预测计分法,但最近的研究觉得预测效果不佳,仅能提供部分的协助。但我们还是建议生活型态的改善,像是营养、戒烟、家庭社会的支持网络能提供一些协助。
●利用超音波测量子宫颈长度
若子宫颈长度小于2.5公分,则早产的危险较正常的孕妇增加50%,子宫颈越短,早产的机率越高。
另外,还可侦测子宫颈的Fibronectin浓度来尝试预测,但这两种检查对于非高危险的妇女预测早产的敏感度不佳,最大的好处反倒是能排除孕妇是不是高危险群。
●注射黄体素
从16到20周开始,每周注射一种黄体素针剂,大约可减少1/3的早产,但由于安全性研究还不充分,目前仅建议用于曾有早产病史的妇女。
●安胎药物
目前早产常用的药物包括乙型交感神经刺激剂、硫酸镁、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钙离子阻断剂及催产素拮抗剂。
在台湾最常使用的第一线用药是交感神经刺激剂,但这种药物常会造成产妇不适,像是心悸、心跳加速、头痛等,严重的还会造成血压下降,甚至肺水肿;硫酸镁的安胎效果并不好。
这几年口服钙离子阻断剂的应用渐受重视,美国许多医院已将其当首选药物来用,钙离子阻断剂原本是用来降血压的,但对于血压正常的安胎妇女,效果与乙型交感神经刺激剂相当,且副作用较少。
不过,副作用最少的药物还是催产素拮抗剂,这是这几年的新药,副作用发生机率约仅传统药物的10%,也一样有效,但目前健保不给付。
(作者为马偕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
来源:
- 关键字搜索:
- 早产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