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0年,中国经济和股市可谓牛熊分渭。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全年GDP的增长预计超过10%,GDP牛冠全球。但是,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却跌了约15%,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憋了个“熊老三”。不管是GDP的牛大,还是股市的熊三,都应归就于近两年来频繁的“宏调”。这两年“宏调”政策出台之频密是前所未有的,2010年频繁的“宏调”政策让经济的基本面与股市产生严重的背离。
一方面,“宏调”给经济注射大量的激素,2009年出台的4万亿大部分都投向“铁公基”,同时伴随大规模的信贷投放,资金大部分流向效率低下的国企。 201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是上述“宏调”政策所产生的效应。一个经济体靠打激素,增长的是“肥肉”,只是让我们看起来红光满面,貌似健康。去年年末高企的通胀和意外飙高的房价都是由于过度刺激而长出的“肥膘”。
过冬的时候或许需要一些“肥肉”,一旦冬天过去,我们更需要“肌肉”。“肌肉”只能在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中练成,频繁的“宏调”恰恰破坏了市场的稳定和本源的机制,因为这两年推出的许多“宏调”政策都是逆市场化的。比如4万亿的投放对民间投资产生了一种挤出效应,国进民退就是其产生的副作用。频繁的 “宏调”使企业和投资者的预期短期化,投资行为短期化,使整个经济体变得浮躁,最终丧失长期的活力。这种频繁的“宏调”对中国经济必定是“短多长空”。
另一方面,频繁的“宏调”对股市投资者造成了预期紊乱,今天出一个政策是利好,明天出一个政策可能就是利空,后天再出一个政策可能是多空参半(一半专家看多,一半专家看空)。典型者即是关于重庆首推房产税的政策,看多者认为利空出尽是利好;而看空者则认为在重庆推出房产税仅仅是开始,其他城市将纷纷跟进。
股市投资者买的是对未来的预期,如果预期紊乱,其行为也就紊乱,中国股市长期的纷扰就是“预期紊乱综合征”。而隔三差五出台的“宏调”,让市场无所适从。
各大证券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策略师、分析师可以采用各种数学和财务模型预测经济走势,预测公司盈利,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发明一种有效的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政策走向,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或股市效应。尽管如此,在各大媒体上各路专家还是应受众的强烈需求,口若悬河地讲解已出台的政策,和预测未出台的政策。
这种政策讲解,除了提高媒体关注度外;最大的功能在于满足受众的(投资者)心理需求,暂时平伏投资者的预期紊乱,至于能否给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只有天知道。
对于今天中国的股市来说: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政策)消息就是好消息。过度的“宏调”解读只会增加市场的噪音,并不会改变经济和股市运行的内在规律。把握可以把握的,忘掉不能把握的。股价最终将回归基本面,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公司盈利增长的最终动力,来源于13亿民众的日常生活消费,来源于企业家精神,来源于民众对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