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般的演出现场。
王菲在巡回演唱会
连一声“再见”都没有,她便从舞台上悄然隐没,融入到身后的大屏幕中。影像里的她,在苍茫大地的中央旋转,渐行渐远……此时,一首圣洁空灵的《心经》响起,场灯大亮。一万三千五百名歌迷绝大多数依然痴痴地站在原地,不相信100分钟的音乐盛宴就这样戛然而止。
这是记者3月6日晚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王菲香港演唱会现场直击的一幕。自从去年10月王菲启动复出后的巡回演唱会以来,从北京、上海、台湾到香港,这位歌坛天后的每一站演出都成为最热门的娱乐焦点之一。
回到自己登上乐坛的“原点”香港,今日的王菲已非昨日的她更加内敛、沉着,成竹在胸,用一意孤行的音乐挥洒着天赋的灵性与气场。正如她多年前的一首歌《讨好自己》所宣示的那样:从前的王菲是大众的宠儿,如今42岁的王菲只“讨好自己”。
粤语专场再现香港乐坛光荣
“剪影的你轮廓太好看,凝住眼泪才敢细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菲像琥珀一样,藏身于一个巨大的水晶球中,先送出了自己的声音。一曲《约定》,依然是那样轻巧、熨帖,却百般风情。万余名歌迷的掌声,霎时如潮水涌过。
虽然王菲此次巡回演唱会已经踏足北京、上海、台北,然而香港站却格外不同。这是当年的北京女孩王菲最初踏上乐坛的地方。她从一枚商业音乐体制下的棋子,渐渐出脱成为气盖亚洲的超级天后,离不开香港这座曾留下她爱与恨的都市。因此,王菲如今献给这座城市的就是这轮特别排练的粤语专场三分之二歌曲都是粤语歌。
众所周知,王菲在2000年以后,已经很少录制粤语歌曲。近8年来,王菲从未在公开场合唱过粤语歌。而粤语歌曲作为华语流行乐的重要分支,即便在香港,如今也面临着空前的存续危机。因而,王菲将演唱会的重心放在粤语歌曲上,有着特别的用意和情感。更令当年许多热爱她和粤语歌曲的歌迷们激动不已。《约定》、《给自己的情书》、《暗涌》、《爱到荼蘼》、《冷战》、《梦游》、《暧昧》,都让人想到王菲“普通话化”之前的那个“前王菲时代”,并引发人们对粤语歌曲黄金时代唏嘘不已。一场演唱会,成为一次对光荣年代的纪念。
顶尖制作重树乐坛信心
在演唱会中段,王菲特意翻唱了好友陈奕迅的歌曲《大开眼界》,给乐迷带来了惊喜。事实上,当晚,整台演唱会的乐队、音响、灯光、视频等制作也同样令人“大开眼界”,呈现出亚洲乐坛的最高水准。华语音乐圈的顶尖高手们聚集在王菲的周围,一起营造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现场,让人们对渐趋颓靡的华语乐坛信心再起。
演唱会的音乐班底体现了华语歌坛不同地区的精诚合作。在来自香港的音乐总监梁翘柏统领下,北京乐坛最顶尖的吉他手李延亮、打击乐手刘效松,和声窦颖、樊竹青和来自台湾的贝司手章谋圣、鼓手褚伟明以及香港键盘手Kubi、王文颖等同台合作,献上一场值得载入经典的演出。
演出使用了覆盖整个舞台背景的LED屏幕,每一首歌都专门制作了特别的视频,艺术水准叹为观止,成为歌曲意境的精彩外延,令所谓“视听盛宴”重新定义。
演唱会最美一幕发生在王菲翻唱邓丽君《假如我是真的》时。天后坐在童话般的雕花长椅上,通过滑轨悬吊在空中,在观众席上方徐徐飞行。此时,隐藏在天幕中的星星灯霎时点亮,全场都被笼罩在一种绝美的浪漫中。
灯光也可以是一种艺术。整台演唱会20多首歌,没有一首歌的灯光方案是重样的。变幻无穷的光线形成了音乐的气场,让听者随着音乐飞升。如此专业的演唱会制作水准再次体现了王菲凝聚起的华语乐坛最优秀团队的实力。
天后掌控音乐自主权
令记者意外的是,尽管王菲有许多经典歌曲,前晚的演出却从未引发一次万人合唱。这是香港流行演唱会中罕有的没有荧光棒、没有齐声共唱、甚至没有一起打节拍的演出。面对着几乎没有与观众进行互动却歌声绝美的王菲,人们自觉选择了用心品味和聆听,犹如在欣赏一台古典音乐会。
与绝大多数香港本土歌手选择红磡体育馆开个唱不同,王菲执意选择了一般只有欧美一流巨星才敢涉足的亚洲国际博览馆。这里不是四面式的舞台,而是容纳万余人的标准剧场,不适合互动,却更适合一心一意地表演。
直到演出开始后近半个小时,王菲才终于吐出了歌唱以外的第一句话:“多谢!”整台演唱会,她只用粤语讲了3次“多谢”,普通话两次“谢谢”。没有介绍乐手和谢幕环节,更没有返场。唱完预定歌曲,连“再见”也不说,便绝然而去。
寡言是对音乐的自信。蛰伏多年的王菲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歌手,而成为一名成熟的音乐人,演唱会的主题“重生”由她创意并敲定。冬、春、夏、秋的四季轮回,到最后荡气回肠的“重生”,演唱会的每个章节都有着鲜明的主题。王菲与音乐总监一起为这些色彩不同的主题选定了适宜的歌曲不唯经典,只考虑主题和自己喜欢。
如此“专权”的结果是,整台演唱会的概念性极强,没有互动,适合欣赏,但不适合娱乐。王菲用自己的酷,唱回了自己。她掌控了音乐的主动权,正在从一名流行歌星,迈向一位具有独立见解和自主行动的表演艺术家。
- 关键字搜索:
- 她用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