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揭秘长篇小说“腹地”被批判的过程。而在各种批评意见中,以:“不应该说共产党里有坏蛋”最为响亮。“腹地”在1949年前出版,1950年马上成为禁书,是中共建政后第一部遭到批判的长篇小说。
小说“腹地”是作者王林趴在“堡垒户”的地道口,冒着生命危险写出来的。它是以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五一大扫荡”作为背景,是一部被著名作家孙犁认为:留下了“一幅完整的民族苦难图和民族苦战图”的小说。
早在“腹地”出版前,争议就开始了。1949年8月20号,“腹地”在天津开始排印。隔年(1950年) “文艺报”上,时任“文艺报”副主编的陈企霞发表了署名文章----“评王林的长篇小说『腹地』”,将“腹地”定性为“否定党的领导”。
陈企霞说,“腹地”的主要缺点就是「没有爱护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不同意将一个党的负责人写成这样。政治影响不好,让人觉得共产党的力量在哪里?... ...不应该告诉说共产党里有坏蛋。”
而王林的儿子王端阳表示,就是陈企霞这篇文章,新华书店很快的将“腹地”全部下架,再也买不到这本书了。
此后,王林因为这部小说一共写过 8次检查。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文艺作品的判断标准。根据这一标准,“腹地”小说里面,对中共党基层状况的真实描写,被批判为“自然主义”和“暴露黑暗”。
前泰国“世界日报”资深编辑张家振认为,“腹地”的遭遇,在中共的统治下是很常见的。
张家振:“过去共产党有一句话,在大陆有句话,攻击党的干部就是攻击共产党,所以它任何一个支部书记,小小的一个芝麻官,你攻击他就等于攻击共产党。为这个事情判刑的人很多,有个支部书记去调戏人家的妇女,结果(妇女)拚命,说要跟他拚命,就把她关了快15年了。“
作者王林也曾上书中央,但没有结果。在感觉到“呼天不灵,入地无门”的王林,1954年终于低头,开始修改“腹地”。
经过30多年修改,“腹地”中的共产党员终于彻底高大起来,村里的老人也都有了“喜神似的”相貌,反面人物则变得猥琐不堪... ...这就成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腹地”版本。
张家振认为,共产党一贯教人把字典里最恶毒的字都用来攻击敌人,最美好的字句都用来装饰自己,这样的结果导致人性的扭曲,甚至连爹妈都敢杀。他认识一位姓曹的朋友就遇到这种事,共产党要他亲自组织去枪毙他的父亲。
张家振:“我说老曹,你当年枪毙你父亲的时候是个什么感受啊,他很痛心的,他说不要提了,不要提了,罪过啊,罪过啊。我今天有这个报应就是当年亲自去枪毙自己的父亲。所以共产党把人性都消灭干净了。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嘛。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连唱歌都是这样,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歌颂到这种肉麻的程度了。”
中共的宣传吓住过一代一代的中国人,那么它是否还能欺骗住当今的人们呢?
前陕西电视台编辑马晓明:“就是为了宣传他们自己,美化他们自己嘛。到了广大人民憎恶,痛骂的政治团体了。一睁开眼,社会上从直观的还是抽像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大家都能够知道共产党这个政治团体它是怎么一回事。
2007年,王端阳自费将 49年版“腹地”再版。王端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本来一直认为父亲就是个二三流作家。直到看到了1949年版的手稿才改变了想法,觉得越看越好。”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