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挥:当时中国即拥有了《孙子兵法〉和白起这样最优秀的指挥官。而同时期到几百年后的欧洲战术呆板,虽然光明正大,但却战争中吃亏很多!
2.对付同一个对手:罗马曾于公元100年时在中亚哈萨克斯坦的siungniu与帕提亚人交战,但是由于帕尼亚重骑兵不断分散地骚扰,并且不断攻击罗马人薄弱的环节,最后罗马人输了。罗马的长矛阵之所以无效,是由于10到15英尺的长矛不利于转动形成一个环形,因而顾此失彼,最后,在帕提亚人不断冲击的骑兵面前一片片的倒下几年后,当帕提亚控制了丝绸之路,中国愤怒地派出了他们的军队,中国人拥有出众的战术和更精良的兵器(枪`矛`三叉戟),并且他们的长枪比起罗马15英尺的长枪更加有韧性(我估计是当年赵子龙在长坂坡用的那种枪),还有比古罗马短剑轻的多的铁剑。与帕提亚军队在野外初次交战后帕提亚被轻松地击败了,接着中国将领摆出了将盾牌连接在一起的鱼鳞阵用弓弩击败了召回了黄头发野蛮人骑兵的帕提亚人,彻底控制了丝绸之路。
3强努---弩箭:是军阵的克星,欧洲也是随着复合弓的发达,军阵逐渐推出了历史舞台,不过,一直到15世纪,欧洲的战场上也没有出现过弩这种武器。而中国的行动要早得多。弩是由弓发展而来的一种远射武器,跟现在的步枪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由于增加了发射用的机栝,因而可以从容瞄准,待机而发。除了像弓一样可以使用臂力以外,还可以利用脚力或者机械力,弩的威力因此大大增加。《复活的军团》提到秦军的劲弩。“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而秦国劲弩的射程更远,极限可能在900-1000米之间,现代步枪的射程是在1500米左右。青铜剑在战场上主要用于防身和近距离格斗,而战国至秦期间,远射兵器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更大,是当时的主导兵器之一。”赵括披了几层甲都被射穿,正是其威力体现。不用再多说了,在秦弩面前,马其顿的精兵再还没有来得及发挥长矛的优势时,就将被利箭洞穿!马其顿的长矛,优势在其长,如果碰上攻击距离更长的秦弩,那就如同战列舰碰上了飞机。更可怕的是秦弩可以预先上好弦随时发射,还可以瞄准,专打马其顿军中扛矛柄的士兵,让他倒在阵中变成绊脚石,而且前排的长矛变成朝天。。。(秦军也有6.3米的长矛)。
4.骑兵方面:马蹬是一个改变骑兵的伟大发明.亚历山大那个时代没马镫,骑兵发挥不了什么。最多侦察。要他敢冲锋的话,就成发射人肉飞弹了。再者说下匈奴,大家别忘记只有中国人才有能力打跑匈奴,欧洲人面对匈奴(不过是匈奴的一个部落)只有挨打的份,就这一点已经说明东方胜西方。西方人对骑兵方面非常的虚弱,在Canae战役中(就是汉尼拔屠杀6万罗马人的那战)已经证明了罗马军团在骑兵面前的虚弱。汉朝拥有相当强大的骑兵,就类似于公元5世纪打败罗马军团的匈奴骑兵。
5.当时欧洲人的身高和素质没有中国人高大(现在正好相反)。军队数目差距更大!科技方面中国当时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后勤可以供应100万军队。是欧洲无法比拟的!
6.亚历山大比秦始皇晚了几十年不说,他最鼎盛的时候不过5万人,而且装备都不是标准化的。秦始皇建国就有百万军队,武器都是标准化制作,箭头的形状,倾斜角度都是一样的,剑的长度,枪的长度也有各自的标准规格。在我国北方出土的和南方出土的文物曾经经过比较,欧洲真正的武器标准化生产要到罗马时代,比我国晚了几百年。
秦始皇和亚历山大是两千多年前,东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君主。他们分别统治着一支当时所向披靡的军队。让我们来作一个假设,假如秦军和马其顿军团穿越时空的阻隔,来到同一个战场上,将会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
方阵——七米长矛的铜墙铁壁
与统一中国的秦军相比,很多人并不了解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团。亚历山大的父亲菲利普二世一手缔造了这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军队。让我们通过亚历山大与波斯皇帝大流士的一场经典战役来认识它吧。
让马其顿军团声名显赫的就是方阵,一个小方阵的横向一排约256人,竖向一列约为16人,共4096人,4个这样的小方阵,组成一个标准大方阵共 16384人。在马其顿军团中,方阵有一种特殊的武器——长达7米的长矛。士兵们左手持木制盾牌右手持矛。在高加密拉战役中,他们将面临着波斯军队从正面发起的最猛烈的冲击。
首先发起攻击的是亚历山大率领的重装骑兵,它直奔波斯的左翼。而波斯对马其顿步兵方阵的攻击由弓箭手发起。波期弓箭手也同时射箭,每一次攻击之后都有一定的时间差。
接着冲向马其顿步兵的是著名的波斯滚刀战车。战车的车轴两端都装上了尖利的刀刃,目的就是冲破紧密的马其顿长矛阵。为了使自己的战车发挥作用,大流士足足花了一个晚上来铲平整个战场。马其顿对波斯步兵形成的最大威胁是7米长矛。当波斯的步兵随战车冲过来时,往往还没有靠近,就已经惨死在这锋利的长矛之下。
弓箭——冷兵器时代的导弹
如果马其顿军团碰到了秦军,战场的局面将会怎样呢?
看过电影《英雄》的人不会忘记影片开头中,秦军攻赵的场面,无数身着黑色的铁甲的士兵,像洪水一般滚滚而来,血红的缨簪在风中冉冉飘动,黑与红的强烈对比让人感到一种不寒而栗的恐惧。据历史记载,当年秦国的马也都是黑色的,所以导演张艺谋在拍摄电影《英雄》时将片中的战马都染成了黑色。从军队的规模来看,秦军占有绝对优势,当时秦军的数量惊人,秦始皇是那个时代世界上唯一拥有100万军队的帝王。而当时亚历山大称霸欧洲的马其顿军团在顶峰时也不过才20万人。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马其顿军团向秦军发起攻击,那么它首先要面临的就是秦军的弓弩手。这是秦军正面迎击敌人的主力。弓箭是冷兵器时代的远程打击武器,它类似于今天的导弹。在以身体接触为主的冷兵器时代,能够在非接触的状态下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当时,秦国人的弩比波斯的弓箭更有杀伤力,射程也更远。秦弩的射程能够达到260米,如果是今天的士兵齐步走,需要3分钟时间。同时,秦朝的箭头是三棱形的,经过测算它和今天的子弹的结构非常类似,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能够在瞬间形成很大的切割力,穿透盔甲。而它箭头中的成份中有20%的铅。所以是有毒的。也就是说,如果要挑战当时的秦军,马其顿人在战斗前3分钟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骑兵——兵贵神速出其不意
俗话说,兵贵神速。但马其顿长矛阵很难走得快。他们身着盔甲,手持7米的长矛、脖子上带着小盾。为了保证长矛阵的威力,他们的队形不能松散。这样就要求他们小步行进。
为亚历山大赢得高加米拉战役的是他亲自率领的骑兵。从战争一开始,亚历山大率领的骑兵就拼命地将波斯的骑兵引向侧翼。就在波斯骑兵和亚历山大的骑兵要交锋的一刻,亚历山大突然转向了。波斯人被搞昏了头。其实,亚历山大利用的是不同军种之间进攻速度的不同,在敌人严密的战阵中撕开了一个空当将步兵与骑兵分割开来。他自己则直插波斯军中,逼向大流士。这场战斗以大流士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和亚历山大一样,秦军也非常重视骑兵的作用。但秦军的骑兵中并未使用适合马背作战的长矛和战马,而且弩在马背上作战。当时秦弩中,有一个角型的部分名叫望山,作用类似于今天枪上的准星,使得在马背上高速行进的秦军有了准确的射击目标的可能。在当年与赵国的战斗中。秦军就是依靠这支使用弓弩的骑兵,截断了赵军的粮道,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除了骑兵外,秦军还有强大的战车。当时的秦军战车由3个人组成。中间的是驾车的驭手,左右两侧都是持有武器可以进攻的士兵,他们根据敌军距离的远近,使用弓弩,青铜戈和青铜剑作战。一辆战车就成了一个作战单位。可以在不同的距离上发起攻击。
在秦军快速而有力的打击之下,马其顿方阵紧密而步调一致的行动反而成了一种弱势,7米长矛在秦军利用弓弩形成的远程打击之下也难以发挥作用,虽然我们永远无法在现实中见识到这场战役的胜负,但它却告诉我们,无论古今中外,先进的武器和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都是战场上赢得胜利的关键。
- 关键字搜索:
- 穿越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