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迄今最遥远的类星体(Quasar),距离地球129亿光年,将其命名为ULAS J1120+0641,此为示意图。(图片来源:欧洲南天天文台网站)
欧洲南天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ESO)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迄今为止最遥远的类星体(Quasar),距离地球129亿光年,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宇宙初期最明亮星体,将有助于科学家探索宇宙初期。
宇宙初期最亮、最远的星体
据ESO网站报导,类星体是非常明亮的遥远星系,据信由其中心的超大黑洞提供能量。类星体的亮度使它成为宇宙中的灯塔,或可协助科学家研究宇宙中第一批星体和星系形成时的年代。
这个刚被发现的类星体被命名为ULAS J1120+0641,在宇宙大爆炸7.7亿年后、亦即在“再游离时代”(the era of reionisation)的末期被发现,它的光线行走129亿光年才到达地球。
主导这项研究的天文学家华伦(Stephen Warren)表示:“这个类星体是宇宙初期的一个重要发现。它非常罕见,将可协助我们了解宇宙大爆炸几亿年后的超大黑洞如何形成。”
尽管科学家曾发现更遥远的星体,但ULAS J1120+0641的亮度是那些星体的几百倍。在亮度足够、能让科学家详细研究的星体中,ULAS J1120+0641是最遥远的一个。
科学家表示,他们花费了5年的时间才找到ULAS J1120+0641。因为这个类星体较亮,所以取得其光谱是可行的。此一技术使科学家得以获知该类星体的更多讯息。
据观测显示,ULAS J1120+0641中心的黑洞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0亿倍。此一超大质量在宇宙大爆炸后不久出现,很难加以解释。目前对超大黑洞的形成理论认为,此一紧密星体吸取周围的物质,逐渐增加其质量。
上述研究发表于6月30日发行的《自然》(Nature)期刊。
宇宙初期的历史
宇宙大爆炸发生于137亿年前。在大爆炸约30万年后,宇宙冷却使电子和质子形成氢雾。这种黑暗气体弥漫整个宇宙,直到1亿至1.5亿年后有首批星体形成。这些星体的强烈紫外光将氢原子分离回电子和质子,慢慢地使氢雾清澈透明,也使宇宙逐渐透明,此一过程称为“再游离”(reionisation)。此“再游离时代”出现在宇宙大爆炸后大约1.5亿年至8亿年。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宇宙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