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华人为谋生存而漂洋过海;如今,华人为求发展而放眼全球。新生代华人无法体会父辈们筚路蓝缕的艰辛,父辈们也没有梦想过新生代华人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注重提升职业水平
由于时代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早期华人多从事简单而又繁重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如在美国开中餐馆、在加拿大修路、在古巴种植甘蔗、在欧洲开港、在东南亚城市垦殖拓荒。他们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却不被当地人尊重、认可。
如今,新生代华人突破早期华人的行业取向,涉足于所在国的商业、科技、教育、金融、服务等各行各业。在欧洲,不少华人利用祖(籍)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商品价格优势,经营商品批发、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及金融业,如在意大利罗马崛起的中华商业中心,占地20多万平方米,由150多家中国公司经营,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国人拥有的商贸中心。在美国,知识型华人的比例迅速攀升。调查显示,300多名华裔科学家在美国太空总署工作;硅谷30%的公司由华侨华人创办或担任首席运行官。
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职业的低端化、语言能力的缺乏,加之所在国的种族歧视,早期华人旅居国外多年,但还是生活在华人圈子内,华人社团也多以同乡会为基础,老乡间互相帮衬,形成与当地社会隔绝的“内循环”小环境。不少华人在所在国居住了几十年还不能用当地语言与外界顺畅交流,可谓团结有余,融入不足。
新生代华人则以开放、友好的姿态来对待当地主流社会,注重塑造积极健康、热情活泼的形象,主动参与主流社区活动,改变其他民族对华人的偏见。今年初,西班牙华人举办中国小姐选美比赛,华人女孩展现出的活力、自信让人眼前一亮,正如活动主办人所说:西班牙人认为中国人只会工作,但我们同样热爱美丽、热爱生活。
新生代华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担当起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如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争取中医中药与针灸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取得合法地位,澳洲华人公益金2011年将向华人社区弱势人群拨发每项达7000澳元慈善捐款、向需要帮助的个人和家庭拨发1000澳元。
不断增强参政意识
在过去的美国政坛,华人圈子中流行 “只顾个人事业,不问国家兴衰”的心态;翻看英国华人的历史,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是“沉默的一群”;在大洋洲和非洲,关于华人参政的字眼大多是“低姿态”和“不介入”。
随着自身经济地位逐渐提高,新生代华人的参政意识开始苏醒,曾经失语的海外华人选择了为民请命、不再沉默。年轻华人自觉加快融入主流社会,具有比祖辈更为远大的政治抱负。普通华人参政意识明显增强,投票率不断提高;分析认为,华人在未来10年有望超越犹太裔成为美国第三大少数族裔;在美国一些地区,华人选民的票数已成为可能左右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华人中的精英人士竞选和当选议员、市长等公职的人数大大增加。2010年英国大选,8名华裔候选人同时参选国会议员,开创英国华人参政的新纪元;在美国,已有赵小兰、朱棣文和骆家辉3位华人在联邦政府担任部长职务;即将进行的旧金山市长选举,当地重量级华裔候选人就有3名;纽约市在2013年进行的市长选举,也已有华裔重量级候选人宣布参选。
新生代华人正在摆脱早期华人在社会边缘挣扎求生存的状态,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灵活成熟的处世技巧树立自己的新形象。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海外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