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景区山门前被强制拆毁的农民房屋
2011年10月,中国公民记者“老虎庙”走访陕西华阴华山脚下的农户,该地为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不惜动用警力驱赶当地农民。老虎庙观察到的中国底层农民,他们在中国“崛起”中承载着怎样的命运?
中国五岳之一的华山山门上被祖辈生活在这里的农民留下文字:
“日本鬼子都不做,共产党的烧砸抢坏事做尽。
今天打过黄河,进入华山。
(日本人)进入中国,可是没有过黄河。
今天的政府像日本,欺复农民。”
语句未必通顺,还夹杂别字,但是语意十分直白,就是对待农民,今天的共产党可以同当年侵华的日本鬼子同日而语了。
有文化名城之称的陕西省华阴市,为建设大华山景区,加盟中国五岳(中国五大名山)联合申办“世界遗产”行动,大肆侵占农田,拆毁民宅。不惜多次动用武警防爆部队、警察和黑社会打手,对反抗农民施加暴力。最终,华山脚下有五个村的农民被迫离开祖辈人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迁进华阴市政府提供的“安置房”。为了解被迫迁徙后的农民生活状况,十月下旬,我去了趟陕西省华阴市。
安置房是人难以居住的毛坯楼
“西沙营”是当地人给安置小区起的别名。小区由六栋六层楼组成,安置了原荆房村和华山城子两村的二百多户农民。“西沙营”源自小区东边的“沙营村”,该小区就是占用沙营村村西的水稻田所建。
这就带出一个问题:在水稻田里建楼。地基坚固吗?会不会渗水呢?这是农民在搬进之前普遍的担心。果然在搬进楼房后不久,遇到华山地区连日阴雨,分配给每户一间放杂物的地下室,顿时被地表渗水所淹。
住在安置房的王新民担忧今后的生活
西沙营的六栋六层楼房实际都是毛坯房,难得称为居民住宅楼,四壁只有水泥,上下水管道一律外露,除了给每户安装了一扇大门,户内房间均无门框门板。算下来一户两室一厅,最简陋的装修费也得五万元。对被断绝了任何收入的农民来说,这无异于被推上了绝路。
因为没钱装修,门窗无法遮挡风雨,多数农民只好住进了没有上下水,没有厕所的地下室。地下室为半地下设计。一般八平方米大小。我走访了十几户的地下室,多被地下水所淹。最深水没脚踝。室内墙壁长满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黑色霉斑。农民的床铺和家具就浸泡在水里。
300元的安置费也被变相扣发
暴力拆迁过程中,政府曾许诺每户发放三百元安置费,但是始终没有兑现。农民为此前往政府集体请过愿。
我此行考察获知,这笔本该无条件支付给农民的安置费,也变成了要挟农民的新条款,即把安置费变成了交换条件。其中之一是:“缴清已进驻安置房二个月的水电杂费”才支付这笔安置费。可是农民们这两个月,因为无钱装修只能住在地下室,无水电可用啊。
在条件恶劣的地下室,我走访这些忍无可忍的农户们,他们最担忧的还是未来的生计。
曾经的店铺老板王新民一家
荆房村和华山城子两村的原址位于华山旅游的必经之地。此前,这两村农民种植瓜果菜蔬和粮食,除了养活全家,还有瓜果可到市场出售。一些紧挨旅游区的农户还开了店铺。紧靠华山山门的王新民一家,操持一日就可获500到1000元的纯利。现在的王新民住进了一套两居一厅的毛坯房,用了一辈子的各式农具堆在屋子里,怎么放都不是个地方。三层高的楼房里堆着从地里捡回来的一大堆柿子。老王告诉我,村民们去已被强制征用的土地上捡拾残余落果,须得走五华里路。捡回来的落果卖不出去,只能留着活面吃。柿子面是当地的农家饭。
村民从强征的果林里捡回的柿子
老王的老伴,她直埋怨这里厕所对着厨房,没有钱安装门,墙面和地面还有三道裂缝。没粉墙的屋子里到夜晚十分寒冷,老两口只好和小孙女儿盖一床被子相拥而眠,聊以取暖。王新民对我说:“这还事小,今后没有了地种,年龄又大,打工没人要。不像城里人吃退休费,还有一辈子工作的积攒。”
我在小区见到年轻人荆建军,他告诉我:他只有靠在街上开黑摩的拉人挣钱。要靠他每日里挣的那仨瓜俩枣这辈子是指望不上攒够装修款了。
政府把农民推到“人市”
在西沙营考察的几日里所见所闻令人寒心。而面对农民的实际难处,政府某官员竟然大发雷霆:人市上有的是活,有胳膊有腿儿的就饿不死你!(“人市”是指市里的劳务市场)。
中国大陆农村近些年大搞“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风景旅游区申遗上台阶”等运动,都是不顾农民意愿,都是强制性的。其声势,其方略,其做派,颇见五十年前毛泽东大搞“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遗风。各级政府好大喜功,只要政绩,一切损失和代价皆有最底层的农民承受,这不能不令人愤怒,也令人扼腕嗟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华山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