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社会资金链已经断裂

 2011-12-02 13:0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4

2011年初的时候,我在关于“shibor利率”的帖子中,提到过中国社会的资金链即将断裂的问题。从4、5月份开始,民间拆借利率开始飙升,用以解决已经开始的资金链断裂。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虽然中国用尽了各种手段,但是中国的资金链断裂已经不可阻挡。资金链断裂从体制外蔓延到体制内,集中表现为高利贷盛行。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市场的晴雨表、指挥棒。而资金作为经济的血液,其价格又集中反映经济状况,而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从年初开始,各地高利贷迅速蔓延不仅反映出中国经济状况,更为未来提供指向标。
    
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资金链断裂的状况终于掩盖不住。根据《上海证券报》2011年8月30日新闻:“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与销售空前火爆,根据各家银行目前披露的半年报,仅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就突破了9万亿元。”。2010年,我在“2010年经济分析”的帖子里粗浅地测算过,2010年M2需要增加15-20万亿,2011年需要增加25-30万亿,才能够保障中国的资金链不断裂。也就是说,中国必须持续印钞,才能维持体制对金钱急剧扩张的胃口。

当然,从公布的M2数字来说,实际增加的数字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所以,在2010年底和2011年1月底,连续就出现shibor利率急剧飙升的情况。当然,由于通胀已经严重加剧,所以国家不敢大量印钞。印钞的路堵死后,国家不能坐以待毙,就要想其它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社会资金链断裂指的是政府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而民众的资金(主要体现在存款上)总量还是很充裕。当然,民众资金链断裂就不叫资金链断裂,叫人们“吃不上饭”了,就不是资金的问题了。这时候,国家就想到了民众,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总要想起民众。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温顺的民众、看似精明实则愚蠢的民众,而且民众还有巨款存在银行中。所以,大量理财产品迅速出台,吸引中国民众来购买。仅仅四大行利用理财产品从民众手里骗到的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体制的资金需要。其它银行同样也在从民众手里吸钱,而且还有其它方式吸钱。所以,上半年国家虽然印钞不太多,但是基本上维持了下来。到了下半年,由于民众手中的资金迅速减少,而且更重要的是高利贷的全面普及,理财产品基本上做到了尽头。大规模资金进入高利贷后,理财产品的吸引力自然就没有了,体制的财源在很大程度上断掉。于是,国家通过货币政策,榨干体制外资金保体制的方法基本上失效。而随着高利贷蔓延,体制外和体制内的单位资金链断都开始断裂,而且是快速断裂。
    
自从朱开始实施一系列政策,中国的资金问题就分为三个明显的层级:1、中央体制:中央的资金总是多得没处花,而且掌握着印钞机,所以就大搞面子和享受工程。不论中央zf在长安街上弄得各种标志性建筑,还是央企的大楼、各种基建、1200万的水晶吊灯,都是钱没处花的表现。2、地方体制:地方体制的资金时好时坏,和地方经济状况与银行贷款松紧有关。经常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饥饿的时候,地方zf就连工资都发不出来;饱了的时候,就大搞地方建设,比如说大规模城市广场、景观道路、城市新区等等。所以,当上海在2004、2005年房价开始低迷的时候,上海领导拍着胸脯对外资说,只要外资投资房地产,保证他们赚钱。就是希望外资进入,给地方财政带来财源,度过楼市相对“低迷”的时期。等楼市好起来之后,大家再一起“发财”。而上海房地产“大发展”是在2005年之后,大量的外贸盈余加上银行房贷形成的双重货币增发,开始刺激其价格飙升,也让上海市、区政府变得非常有钱,盖起来雄伟的大楼。3、私营企业:依靠体制的私营企业,与其依靠的体制息息相关。而面对社会的私营企业,一直处于被歧视的状态,银行对其放贷的门槛很高、利率也高。所以,大多数私营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和相互拆借实现生存和发展,因此资金状况一直很紧张。

不过,中国加入WTO之后,大量出口型私营企业赚到了大量外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中国开始财政和银行“大放水”,所以三个层面都出现了“爆发型”的资金膨胀。除了铁道部的高铁投资计划超过20000万亿(后来的规划可能超过40000亿)之外,其它央企也进行大规模的产能扩张建设。而在房地产价格翻番、汽车业销量翻倍的带动下,钢铁、水泥、有色等等企业生产火爆,进而带动了上游的矿产资源采掘,给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的收入。地方政府则也在大规模进行市政建设、地铁建设、城市拆迁改造等等,反过来又刺激了这些行业的景气度。同样,银行也对很多私营企业大规模放贷,支持私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扩张。中国的货币总量M2从2008年底的47.5万亿,增加到2010年底的72万亿,两年增加24.5万亿,增幅超过50%。但是,这一切资金推动的行为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减缓,到了2011年几乎停滞。2010年9月底,M2总量达到78.7万亿,仅比2010年底增加6.7万亿元。在这样资金增幅严重萎缩的情况下,本来需要大量后续资金的各种建设项目,一下子成了“无源之水”。
    
由于社会资金缺口巨大,所以资金链断裂难以解决。资金链断裂是全国性、普遍性的,可以分为三个层级:中央、地方和私企。在分税制后,中央掌控了主要的财源,而且负担很小,再加上中国的税费收入一直在高速增长,所以中央有大把钱可花。而且,中央拥有央行,随时就可以印钞给自己钱花。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似乎觉得中央不可能缺钱。但是,这样的印象并不完全正确,因为钱再多也经不住糟蹋。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铁路,铁道部已经深陷债务泥潭。铁道部的负债已经超过20000亿元,其中相当的部分是高铁负债,而且债务负担还在迅速增加。铁道部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普通铁路和动车的买票收入,而刨去这些铁路的运营成本之外,剩下的钱估计连利息都偿付不起,更不要说归还本金了。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铁形成运营能力,高铁的售票收入都无法弥补运营和维修费用,更不要说折旧费了。

2011年10月,“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东南,大部分铁路项目都停了。”中国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据他了解,全国范围内停工的铁路项目里程在1万公里以上,其中隧道里程约占5400公里。这意味着,中国铁路还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可能没人知道还需要多少,即使知道也不会告诉一般民众。另外,铁道部拖欠众多供应商的款项,涉及金额巨大。9月下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铁道部欠中铁、中铁建600多亿元。另据中国南车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2011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大幅增加,高达266.26亿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38.17%,同期增加了60.8%。南车内部人士称:“绝大部分是铁道部的欠款。铁道部由于自身问题,原先应该付给我们的账款,迟迟没有到位。”而这还只是中铁、中铁建、南车这些少数大型供应商的欠款。铁道部全国有大量的供应商,欠款数额必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更大的问题在于,铁道部的欠款已经导致很多建筑单位数月未给员工发工资。王梦恕表示,在全国范围内,铁路建设能带动600万农民工就业,以一家三口计算,影响的就是1800万人口的生活。这还只是建设单位,没有计算铁路系统本身、铁路设备供应商所影响的人数。也就是说,铁道部的债务问题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巨大的社会问题。

到2011年10月中旬,铁道部准备继续在市场上发行债券,有传闻说国家很快要给铁道部2000亿元,让铁道部的部分项目在月底重新转起来。但是,快到10月底的时候,这样配合发债的传闻似乎在迅速烟消云散。也就是说,中央或者决定放弃铁道部,或者进行评估后,觉得铁道部无法救助。那么,铁道部面对的20000多亿的贷款、持续积累的利息和还款压力、和其它越来越多的“隐性”债务,钱从哪里来?
    
地方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可能更加普遍。中国经济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尤其是分税制之后,地方税收显著减少,而负担严重增加,让地方陷入严重困境。后来,随着中国加入WTO,房地产逐渐发展起来,等于救了地方政府。房地产就是地方政府的命脉,地方政府基本上靠卖地和征收房地产相关税费维持自己的运转。2009年之后,各地也开展大规模“刺激计划”,包括建设地铁等各种标志性工程。到了2010年,各地房地产交易开始转淡,造成严重的财政压力。所以,各地开始通过城投等公司,构建地方债务平台,为地方费用提供“输血”平台。但是到后来,地方债务平台由于债务积累速度太快,据说总数已经超过10万亿,所以被中央严格限制。当然,一些人对于这个数字比较怀疑,认为这个数字太少了。幸亏,到了2010年上半年,理财产品销售开始火起来。这些理财产品卖出后,资金的主要方向是房地产和地方政府项目,救了地方政府。而巨额的资金从民众的口袋里,到了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口袋里。而开发商买地收入、建房费用又以比例的形式,进一步进入地方惩罚的口袋。这又让地方政府大大地舒了一口气,还可以继续大量花钱。于是,房地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让房地产、地铁和市政道路等工程点都加班加点。当各地众多的高楼都在同时建设的时候,各地都呈现出大干快上的景象。

不过,从2011年9月份开始,各个建筑工地停工的情况越来越多。进入2011年10月,大量房地产项目似乎就在突然之间变得静悄悄,给人感觉确实没钱施工了。而一些城市的地铁工程也开始慢下来,或者停下来。与工程项目停下来相对应的是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形势。根据中国新闻网6月16日消息:“截至5月底,大量上市房企仅完成了不到全年业绩目标的30%,很惨;而截至6月15日记者发稿,不少地方政府近半年的卖地收入仅仅去年全年总量的约20%,更惨。”本来,各地还希望在下半年,借助所谓的“金九银十”能够获得一些销量。没想到,进入9月份之后,局势更加恶化:一方面销售惨淡,积压的待售房屋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市场形成的新供应在急剧增加。更严重的是,房屋销售已经不是价格问题,而是没人买的问题。北京通州一个新楼盘,在2010年开盘时还报价将近rmb25000/平米,到了2011年三季度降到13000多,但是并没有人因为降价而购买。而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意味着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问题无法解决,并且让房地产商的心理开始崩溃;另一方面让地方财政靠房地产恢复销售而增加财政收入的希望破灭。那么,房地产欠理财产品的钱、地方政府钱理财产品的钱、地方债务平台在2011年之前已经欠下的钱,这些钱下一步能不能换、怎么还,都是致命的问题。另外,随着房地产越来越惨淡,地方政府的支出更加严重大于收入,那么每天发生的新增资金缺口怎么补?这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同时,其它私营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也在持续曝光中。当房地产不景气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汽车作为房地产的附庸行业,也必然面临销量大幅下降的情况。进入2011年第三季度后,汽车销售的困境也越来越明显。虽然汽车销售下降的幅度不如房地产明显,但是中国品牌汽车销量下滑幅度非常大。比亚迪进行大幅裁员,就说明汽车销量的严重下滑。而外资品牌则继续加大生产,然后把生产出来的汽车强压到经销商的手中,让自己的销售业绩更好看,同时提前兑现自己手中的利润。这样的结果正在导致越来越多经销商被迫降价销售,而且资金占用越来越大,随时可能断裂。而经销商是众多私营企业陷入困境的一个部分,更多的私营企业已经开始关门“跑路”了。2005年之后,随着出口业务利润越来越薄,房地产价格越来越高,大量私营企业逐渐将资金转到房地产上。自从2009年之后,很多私营企业在国家的鼓励下,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多元化发展。这些企业本来主要依靠自己的资金做大,但是由于“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且银行提供大量的贷款“黄金”,刺激企业主开始大笔投入。

但是到了2011年,由于业务状况每况愈下,而且需要还本付息的资金负担过大,导致这些企业无法归还欠款。另外,大多数私企看到实业不赚钱,于是大量从实业中抽出钱来,并且大笔借钱去炒房地产、炒黄金、炒石头等等。随着通胀加剧,导致央行被迫收紧银根,可供贷款的钱越来越少,银行收回的资金越来越多。这些扩大规模或者拿钱去炒作的私企,面临资金来源枯竭的问题。面对生存困境,这些私企开始大量拆入高利贷。他们希望经济形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好起来,那他们也能够归还高利贷。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资金情况越来越紧张,而且高利贷的利率在持续飙升。而这些私企只能“饮鸩止渴”,以更高的利率借更多的钱,弥补越来越大的资金窟窿。到了2011年3季度,私营老板开始成批地“跑路”,给债权人和被欠薪的员工留下旧厂房和破烂的设备。温州作为私营老板“跑路”的一个著名的地方,受到了中央的重视。当中央领导到当地考察的时候,曾经做出批示,要求银行给予支持,稳定当地的状况。但实际上,给予支持也只是一句空话。因为,当银行无法满足国家和地方的资金需求之前,不可能优先照顾私企的。所以,越来越多的私企在资金短缺和高利贷的压力下倒闭。

高利贷的盛行反映出,社会资金链断裂基本无法解决。如果汇总三方面的资金需求,就可以看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资金状况。虽然铁道部左遮右盖,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巨大的资金链缺口到最后重要暴露。即使不考虑贷款和利息偿还,铁道部现有的欠债和停工万里的摊子,怎么都得上万亿的资金来重新启动。而启动后,还需要多少钱将所有项目完工,一般人不知道,所以必然是个更加巨大的数字。除了铁路之外,电力系统也是一块“黑洞”。发电企业也在大规模“跑马圈地”,不论煤电还是核电,都在耗巨资建设当中。而根据原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总经理翟若愚称,五大发电集团2010年合计亏损137.19亿元,过去三年合计亏损超过600亿元。也就是说,连最不缺钱的央企都开始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说明资金缺口必然超出人们最大胆的想像。而在地方上,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发生积压,或者停工等钱继续,或者建好也卖不出去。

2011年9月14日,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北京年内新增的商品房住宅库存积压面积达到了300万平方米,库存面积市值达到717亿元。根据新浪财经2011年10月25日消息,北京住宅总库存创下2009年6以来新高,达到117673套。根据房地产相关中介机构数据,北京8月份一手房价超过2万元/平米。如果按照一套房平均100平米,每平米2万元的话,那么消化11万套住房就需要2200亿元。另据亚豪机构统计,截至2011年9月4日,北京商业地产存量面积959万平方米,沉淀的资金金额高达2296亿元。也就是说,仅仅消化北京的一手商品房住宅和商业地产,就需要将近5000亿元的资金。而根据《每日经济新闻》9月16日的预估,到10月份,上海的商品房库存估计超过1000万平方米,跟北京的情况类似。同样道理,如果把全国范围内的商品住宅、商业地产和小产权房的库存都计算进来,如果要全部卖掉,可能要超过10万亿的资金。当然,房地产商已经大量购买了土地,如果资金可以持续,还准备源源不断地盖房子,直到把房子盖满全中国。所以,即使有10万亿的资金买了这些房子,在一年内将出现15万亿、甚至20万亿的期房和现房可供销售。到了私营企业,从8、9月份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选择了“跑路”,于是整个社会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才开始受人关注。老板“跑路”的背后,是巨大的银行贷款压力和高利贷的压力。而爆出来的资金断裂的私营企业,不少在上亿、甚至达到十亿元的规模。而据说珠三角、长三角这些私营企业集中的地区,已经出现倒闭潮,当然官方一直在“辟谣”。而高利贷和私企老板开始“纷纷跑路”,说明资金链已经随时断掉。而这些“跑路”的老板也在大量向境外转移财产,保障自己在国外的生存条件。那么,这三方面的资金链断裂汇集起来,就是中国社会资金链断裂面临的局面。要防止资金链断裂,就迅速需要国家大量向社会进行“印钞放水”。而从粗略估计的角度总结,解决这三方面的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在短期内(3-6个月)大概需要印钞超过10万亿,甚至可能需要15-20万亿。
    
当然,考虑到外贸和外资因素,印钞10万亿可能还不够。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来支撑,私营出口企业销售低价产品到国外,换来大量以外汇计价的销售额。然后,拿到外管局换成人民币,结果外管局手里多了外汇,私营企业手里多了人民币,也就是社会上多了人民币。从2000年开始,随着中国出口的迅猛增加,中国人民币M2扩张中一部分由出口结汇所支撑。根据《上海证券报》10月21日消息“四问外贸:出口“寒冬”是否来临?”中说到:“为期5天的秋季广交会一期10月19日落幕,此次参会的欧美客户和企业订单锐减,近90%的中短订单更是让企业忧心忡忡……本届广交会首日入场仅9.5万人次,较去年的约12万人次锐减21%,成为近年来最低的开幕日人次纪录……截至10月18日的数据显示,广交会累计报到人数105421人,其中亚洲59280人,占约六成,欧洲17637人,在美洲的15485人中,来自美国的仅4078人。作为采购大户的欧美采购商的流失,让不少企业更加悲观。”这个消息反映出,中国的出口正在持续大幅减少。也就是说,经历2008-2009年倒闭潮、2011年上半年的倒闭潮之后,大量出口企业将继续从2011年4季度开始经历新的倒闭潮。随着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关门倒闭,中国的外汇收入越来越少,对应的国内人民币供应也越来越少。

另外,这些企业还有较多的对外负债,倒闭后这些负债归零,也会进一步让银行和供应商“失血”。如果倒闭的企业还欠薪,那么当地政府还得掏腰包给这些工人发工资。比外贸影响更大的,是大规模进入中国的外资。外资进入中国,已经在中国赚的钱,如果全部离开中国的话,能够立刻将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换光。从理论上,外资离开的时候,把人民币给了外管局。外管局同时注销人民币和美元外储,而外资将外汇带离中国。也就是说,外资离开的时候,社会中的人民币M2也会相应减少。而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离开中国的资金越来越多,中国的银行开始大量“失血”。2011年9月1-14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比8月末减少了大约4200亿元。同时,在香港的人民币存款额创新高,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也大幅上升。四大行的存款不仅被其它经济单位分割,而且一部分留出境外。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点地区,成为避开大陆的严格外汇管制,将人民币变现为美元“走出去”的管道。一旦美元重回升势,大量资本可能要开始离开中国。一旦资本撤离中国,中国的资金缺口还要进一步扩大。
    
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压力下,高利贷已经蔓延到各地,把各个经济部门的缺钱状态基本上拉平。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下,国家印钞给银行、同时民众将钱存入银行,然后银行按照国家政策将钱贷给央企、地方等“体制内”系统。体制内单位靠着银行“输血”,大都能够过得非常滋润。但是,从3、4月份开始,民间贷款利率开始飙升,随后普遍达到月息4-5%(年息50-60%)左右,有的高利贷达到年息100%,甚至150%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民众将钱投入高利贷。由于高利贷以“熟人”间集资借贷的方式进行,所以很容易变成“全民高利贷”的情况。当一个地方开始出现高利贷之后,很快就会蔓延到整个地区。当地民众纷纷将自己银行中的钱取出,交给高利贷中间人,以赚取较高的利润。随着高利贷的迅速蔓延,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受到很大的阻碍。因为,理财产品的利率普遍在年息7-8%以内,而高利贷的收益则超过30%。

在这样的情况下,“傻子”都能看出来高利贷比理财更赚钱,所以“傻子”都知道应该把钱交给高利贷,而不是理财账户。通过这样的方式,银行的存款被大规模搬家,而且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越来越缺钱,存贷比压力急剧增大。所以,银行也在拼命拉存款,同时想方设法收回贷款。在这样的背景下,给银行下达政策性贷款,银行也难以支持。另外,政策性贷款的利率只有个位数,本金也收不回来,银行内部的人也没什么好处;而往外借高利贷,虽然本金也收不回来,但是可以在前期多得一些回扣和利息分成。从这个角度来说,银行既没有钱、也没用动力支持政策性贷款。所以的,温到温州调研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并且做出指示,要进行政策性贷款扶持,让很多人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温走了之后,贷款扶持也落空了。因为,不是银行不想给,而是根本没用能力给。因为国家就不给银行钱,银行的钱已经极为紧张了,也就没有能力给企业。结果,温州企业该关门的还关门,不过由于监控系统加强,想跑路的老板更难跑路了,仅此而已。所以,在各方面资金链已经断裂的情况下,中央、地方和私营大致处于同样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挽救体制单位的唯一一个方法就是“印钞放水”,然后分摊到各个经济环节。
    
还需要明确的是,社会资金链的断裂已经蔓延到整个社会的微观层面。在2011年初的时候,社会资金链问题还主要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矛盾,体制内依靠优势地位掠夺体制外的生存空间。但是半年之后,随着高利贷的快速蔓延,资金链断裂已经不仅仅是体制内外的问题,而是形成遍及全国、深入到每个环节、蔓延到大部分的经济细胞。体制内的铁道部,面临遍及全国的铁路停工的问题;地方则从上半年的卖地难,到房地产项目大量停工,再到供应商手里的各种建筑材料和家居用品也都砸到了手里;而私营老板大量“跑路”、出口量锐减、也是私营经济走到尽头的标志。

打个比方,中国资金链断裂是“冰崩”到“雪崩”的过程。如果说,在2011年上半年,中国社会资金链是“冰崩”,整个社会资金断裂成几大块,体制内依靠掠夺体制外而生存;到了下半年,就开始了“雪崩”,整个经济资金链开始“碎片化”瓦解。不仅仅是宏观层面体制内和体制外之间的联系断裂,而且是微观层面的小单位都资金链出现断裂,整个社会的信用系统已经开始碎片化瓦解。由于每个经济单位都缺钱,所以都希望从其它单位借到钱,比如说大幅延长还账期、制定更加苛刻的付款条件。同时,人们越来越担心自己的钱借给其它单位后,其它单位突然关门倒闭,导致自己“血本无归”。也就是,单位和单位相互之间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丧失,越来越多的单位宁愿不做生意也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也就是说,现金交易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信用交易比例越来越少。而随着资金链断裂的程度深化,人们对于现金交易的倾向急剧加强。这就意味着,在资金越来越少的时候,正常经济运转需要的资金反而更多。所以,越到“雪崩”的后期,各个单位对于资金的需求反而急剧增加。

打个比方,在信用经济下,一个产品分为零件生产、产品组装、销售三个环节。产品总成本为200元,其中材料成本100元,由零件生产者承担,而人工成本100元,分担到三个环节。那么,产品组装环节在采购零件的时候,给零件生产商33元现金,并欠100元零件生产一个月的账期;然后,销售给产品组装环节66元现金,并欠100元组装生产商一个月的账期;等一个月后,销售商卖掉产品后,还给生产商100块钱,组装生产商再把钱还给零件生产商。在这个过程中,三方总共需要的资金量是200元,其中零件生产商承担133元,组装商33元,销售商34元。但是,如果各方失去相互信任之后,那么零件生产商商要求组装生产商全额付款,组织商要求销售商全额付款,那么为了同一批货,零件生产商需要准备133元资金、组装生产商需要准备166元资金、销售商需要准备200元资金,最后加总为400元资金,是信用生产流通的2倍。所以,随着资金链断裂到了微观层面,社会对于资金的需求反而畸形增多。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天涯杂谈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