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全杰买票记的感人逻辑
按语:这篇文章,笔者本想以“前几日,我连续追看了三期新闻联播”为开题语。但稍作思考,便决意不能使用这容易引来歧义,招来是非的句子。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不想让一众读者以为此文乃是一脱口秀的文字稿!
我一直觉得网上常言的“幸福生活”指标并不过分,因大家都一致同意,以“新闻联播”所报道内容为参照就可以了。那里的人民不曾被暴力拆迁,那里的物价似乎没有上涨过,那里的每个生命喜笑颜开,感谢来感谢去。作为权力和意识形态宣传的中心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联播除了让大家多笑笑,其定位的功能性、舆论导向性早已经如一层薄薄的砂纸捅之即破。
但也未必所有的一切都是如大家所想象的是“谎言弥漫的世界”,譬如,春节期间,央视记者的蹲点日记,跟踪了一位安徽籍农民工邵全杰的买票经过,里面的真实信息和媒介的二度塑造就平分秋色。
在这个系列节目中,有很多我们周围的真实情形,比如农民工因为不会上网,而只能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冷中彻夜排队购票,好不容易排上队却买上了站票,甚至买不到票,比如有的农民工向记者抱怨道自己根本不会使用电话和网络订票。按照人家的常理来说,这样的真实情形在节目上播出实在是有违“乌托邦”的幸福生活原则,可这个节目还是播出了,最为吊诡的是,本来一件挺惨的事,在这里也变得“幸福”“梦幻”起来了。
在央视记者的跟踪追拍下,我们得以了解邵全杰一家的真实境况,在北京的城郊的阴冷破败的房子里居住,一家四口,生活拮据,已经六年没回过家。以上是事实的情况,可接下来,新闻稿的笔锋陡然一转,云山雾罩之下,我们不知不觉的从“现实主义”的表达手法转入了“浪漫主义”,邵全杰的妻子决定今年一定要回家,而邵全杰表示一定圆了妻子的“这个梦”。
从农民工购票难这一事实出发,最后演变为一个丈夫对妻子承诺的忠实履行。从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开题,落笔于一对恩爱夫妻的浪漫故事演绎。此为精彩的文学创作第一回。
随后,第二回上演了,邵全杰开始了自己的“买票之旅”,在排队良久之后,他买下了几张站票,因为北京到安徽老家的车程漫长,考虑到年幼的孩子,所以他决定进行第二次的买票,希望能买到坐票。他提前九个小时排队,最后结果依然不尽人意。在第二回的叙事艺术上,撰稿人不再使用表达手法上的变更,而是改以“对比法”,通过排在车窗外的苦苦等候的农民工与窗口里“为了让大家买票,吃饭都缩减为20分钟”的勤劳售票员的对比,成功的让买票难的社会问题转化为一场大家都很勤劳的“买票活动”。
最后一回,记者和摄像机一起跟随邵全杰踏上了返乡的列车,自然,列车上到处是巨大的行李袋和密不透风的人群,邵全杰一家和镜头的到来,使得这节车厢顿时温暖起来,大家有说有笑,谦虚礼貌,看到邵全杰的孩子,那些有坐票的人纷纷为孩子让出了自己的座位。一次次道德的掌声在这节车厢里回荡起来,经久不息!看罢,我想原来小悦悦的事情真的是个案,你看这里的人们对孩子有多好啊!
圆妻子之梦的爱情故事,大家参加买票活动的勤劳场面,道德状况的现场表演,这三个小情境难道就是常言的“和谐社会”?也许邵全杰买票记会感动很多人,就像很多人认为不投反对票的倪萍姐姐是“脊梁”当之无愧,但这一感人逻辑的大前提就错了,本应是政府义不容辞难辞其咎的责任,最后却以这样三个完美的道德感人故事给消解掉了。
政府的责任意识是靠权力的制衡与媒体的监督塑造出来的,而媒体却在一边无限的淡化这样的责任意识,另一边对着底层民众大肆弘扬道德新风尚。这种道德提倡绝对不会考虑人们的个人幸福,不会考虑人们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的想要缔造所谓和谐社会图景。再者从中国的人口基数来看,底层多数民众其实还是一片蒙昧状态,有着中国传统的“皇恩浩荡”心态,“感人逻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依然有市场也见怪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