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感念“天人合一”(下)(图)

 2012-05-09 13:2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网络图片)

“天不变,道亦不变”

华夏文明历史始于神、人同在的三皇五帝的上古时代,皇、帝自身的行为就在天道之中或接近于天道。根据史料,上古时期民风十分纯朴,人们仰承甘露、俯吸醴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乐生、不知恶死,过着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生活。《黄帝内经》的《上古太真论》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人们完全顺乎自然的生活,顺应天理大道的处世,自在道中的生命状态,是人类真正应有的生活状态。

三皇五帝之后到了夏商周三王时代。王是又次于帝的名号,按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王,天下所归往也。”西汉大儒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划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代表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如是说王字的三横,分别代表了天道、地道、人道,中间的一竖代表着将三者贯通。作为王的人,必须具备对天道、地道和人道规律的把握。在《白虎通义》中解释,王是受天命,拥有天下的人,替上天行使管理百姓的权限,王被上天视为自己的孩子来护佑着。王所奉行的是行仁布义、赏善诛恶的王道。仁,是成就万物,和洽万民;义是理之所在,理所应当。夏和殷商时期,主要是部落联盟,西周实行分封制,这一段历史为“国天下”时期。由此可见,王是等而下之的。所以老子才说“大道废,有仁义”、“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王之后就到了春秋五伯,也叫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以信义矫世,争霸天下,将天下视为一己之私有,经过春秋战国的激烈角逐,秦王嬴政战胜了各诸侯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君主制帝国,开启了两千多年的朝代更迭历史,而这种更替虽然也是顺应天意而为,但主要是通过以暴易暴的形式实现的。

从此开始了一家一姓治理国家的“家天下”时代。从此以后,皇、帝、王的历史使命与对天道诠释的演绎也渐渐隐藏于最高的权力背后了,人们更多体会到的是它那高高在上、号令天下的尊崇地位。但是历代的帝王,不乏优秀者,都努力身体力行的做遵循天道、德化万民的表率。

天人合一”理念蕴涵于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系之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纬书《孝经钩命诀》中“三皇步,五帝骤,三王驰,五霸骛。”揭示了历史发展越来越坠落的趋势。人的纯真质朴,以及人与天地相沟通的自然属性和先天本能,随着人对自身的认识和自卫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外在物质占有欲望的日渐强烈,而越来越退化、丧失。

老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提出返璞归真与历史前进的步伐相背而行的发展道路;在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中,也保持着这种往回返的强烈意识。因为儒家思想也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往回返,才能摆脱灭亡的命运,他告诫人们要保持逆流而上的向道之心。儒家推崇先古圣王所行的王道,如三皇五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所实行过的道。孔子提出“克己”即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在随世下流的世道人心中挣脱名利欲望的牵绊和诱惑,“复礼”就是遵循天理,回归天道,回到那个产生自己的地方。

“天不变,道亦不变”造就了中国久远的历史文化中所显现出的独特的返本归真的修炼文化。

从儒家看来,天道原则和道德观念源于天,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是人心中所固有的。通过修身,去除后天受到的名利、欲望的迷惑而生的各种私心杂念,从而达到一种自觉的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孟子说:坚守自己的良知、本心,修身养德才能达到知天、事天和至善的境界,因此儒家讲可通过个人修身而成贤成圣。

要达到人与天通的境界,人必须要升华道德。佛道两家讲的是出世,佛家讲佛法无边,慈悲普度众生,人通过佛法修炼可以成佛,得到善果,回归神圣庄严的天国世界。佛性人人都有,但人在世上由于迷失了本性而不自觉,在通过修炼、不断升华可修成觉者——佛的境界;道家讲修真养性,返本归真,思想上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最后修成“真人”。

纵观历史,求仙访道、隐逸田园、追求人与自然融合为一的“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最为深刻的主流。 

敬天知命

天地极其广大,覆载万物,人应怀感恩之心,孔子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赞天地之化育。天地始终不变,给予万物,自身却不接受任何事物,质朴、谦逊,博大无私。天赋予了人德性、善性、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同时天也是主宰人、社会命运及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

人应按照“天道”行事,《孟子正义.尽心上》中说:“法天即所以事天也”。古时的天子最重视的就是祭祀,祭祀是为了敬神,赞颂天帝的伟大,把自己在地上治理的成功归功于上天的指导、帮助和保佑。祭祀时除了表达祭祀人的虔诚,礼仪的隆重之外,还要制作赞颂神的音乐来表达对神的敬仰。

《尚书》中说:“古之圣人,知天人合一之理。故于人事不敢不尽,而于天之道亦不敢不谨。尧之羲和,舜之七政,洪范之五纪,周官之保章氏,皆所以致谨于此。”如是说尧帝观测天文,钦定历法,顺天而治,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教育百姓和睦相处。尧帝制作了乐舞《大章》以歌颂天帝的盛德,并寓意以德敬天;舜帝以孝治天下,以德化人,无私为民,使天下百姓提升道德,都能恪尽孝道,信神敬天。

舜帝推行礼乐文化,重视祭祀,并配以文学诗歌,制作了《韶乐》以祭祀上天,其平和德音使“凤凰来仪,鸟兽化德”;周公循天道制作了礼乐,通过礼乐道德教化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使国家得到大治。

几千年来,无论帝王将相或是黎民百姓,全都信天、敬天、畏天,他们以各种方式祭祀天神,祈求天神的护佑,祭天成为国家的第一大礼,是中国古代最庄严的仪式。尤其当皇帝亲率文武百官祭天时,可谓代表整个民族在虔诚祈祷:感恩上天,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古时历代朝廷每年都要定期举行隆重的“祀天”礼仪大典,人们也祭拜由土地、谷物而来的“社稷神”等。圣人明君率领臣民敬天,人们敬天信神,世风祥和,对所有的东西都能表现出不争,使天下呈现出清明、太平景象。

古时的人敬天敬神,安分知命,积德行善。传统敬天文化体现出的是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刻内涵。儒、释、道都告诫人们:信神敬天,从善惜福,感恩知报,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人们都相信善恶有报的真理:人积善,天降吉祥,积不善,天降灾殃。所以人们不断修正自身,修德立命,以切合上天的心意。

天道对谁最亲近呢?最亲近有德之人。只有有德之人做循天道、顺民意的好事时,才能得到吉神相助。信神敬天、晓善恶因果报应的人,分明可以体察出“天道佑善”;而勤修德行者教化引导迷失的人回归善性和正道,可使种种的灾祸得以免除,生病的人或能因而痊愈,将死的人或能因而回生,患难或能因而避免,美好的前程因而成就;而那些互相以权势相攀引,只知道利用官位作为威势,利用法令作为工具,排斥正人君子,盘剥百姓,追求私利而不择手段者,更甚于奸邪兴起而不遏阻,妨碍真正圣者进路的奸佞之人,最终招致的是各种灾难的频发。

在中国许多朝代都留下了传世预言,如周朝的《乾坤万年歌》,三国时诸葛亮的《马前课》,唐代李淳风的《推背图》,宋代邵雍的《梅花诗》,明代刘伯温的《烧饼歌》等,都有着对历史惊人、准确的预测,包括提及人类此时将有的大劫之忧。纵观这些朝代预言,年轮的运转,世事的变局,朝代的更迭似乎都是有道可循,冥冥之中有定数,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渊源,是否深藏着贯穿始终、密而不宣的真机……。

正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感念其深邃的内涵,体会到的是神传文化的底蕴啊。(全文完)

(文字有删节)

来源:大纪元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