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包括消费、投资、工业增加值和进口在内的各项经济数据的增速均出现下滑,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范围不断扩大,唱衰中国的人因此占据了上风。
上周末中国央行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0个基点,此举表明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但中国政府还会出台更多举措吗?今年以来大部分时间里,很多卖方分析师的观点是:中国经济的情况越糟糕,可能推出的刺激政策的规模也就越大。但眼下我们还在等待有关政策的出台。
分析师仔细考察上周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之后下调了此前的预期,同时质疑北京缺乏相关政策举措的做法。SG Research在一份新的研究报告中说,今年4月不仅基础设施投资未能增加,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还同比下降了48%,财政支出增速仅有一位数水平。
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只是简单地写道,他们有关中国经济增速将在二季度上升的预期是错的,并将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预期从8.6%降至8.0%。
这一观点和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看法一致,后者写道,上周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令外界认为中国经济可能已经触底的希望破灭了。
SG Research特别强调房地产投资及电力消费增速放缓,电力消费增速放缓表明经济活动全面减速。今年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逾50%,仅为9%。同时也有迹象表明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正在影响消费支出。在主要零售商品类别中,家电销售录得了最低的增长率。
发电量增长几乎停滞,今年4月发电量仅实现了0.7%的增长。该指标常被用来评估整体经济的健康程度。在SG Research看来,最近公布的这批经济数据迫切要求政府放宽政策。
从央行下调存准率的做法来看,政策确实是在放松。这是过去六个月第三次下调存准率,意味着银行现在只需持有相当于存款20%(而不再是20.5%)的储备金。但此举的效果仍然存疑。
中国央行此举意在让银行提高放贷规模。4月份贷款增幅意外出现下降,新增贷款仅6,818亿元(约合1,080亿美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8,000亿元,也低于3月份1万亿元的新增贷款。
扩大信贷的一个障碍在于,随着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放缓,现在中国可能因为缺乏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而面临着“需求赤字”。近期一篇专栏强调了这一点,其中说到,3月份数据里面长期贷款的下降意味着贷款增长疲软。
如果是这样,有关部门就得采取更多措施,而不能仅仅增加可贷资金。传统的应对办法是降低资金成本,或者是让政府实施财政刺激。
然而由于通胀压力一直存在,中国央行一直不愿意下调利率。不过至少4月份数据显示通胀率继3月份升至3.6%之后回落到3.4%,说明还有更多的放松空间。
而另外一个让中国领导人感到不安的不确定因素,则是欧元可能暴跌并影响中国的竞争地位。中国大约20%的出口都是输往欧元区的。
里昂证券(CLSA)在新的策略报告里说,欧元暴跌的可能性看起来越来越大。到时候北京的慎重可能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现在它不过是在保存实力,要到真正需要的时候才派上用场。
其他地方,被普遍视为中国经济增长间接指标的澳大利亚元告诉我们,要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做准备。在2月份达到接近1.08美元的高点之后,澳元现在已经回落至接近1美元的水平。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