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青龙山上的羌寨记忆(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2012-07-08 13: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中寨子石碉房遗址


下寨子石碉房遗址

在北川县青片乡,有一片石碉房默默伫立在海拔2100米的青龙山上,这就是大寨子石碉房遗址。前不久,经过文物专家考证,遗址分布面积为33万平方米,是北川县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较为完好的羌寨遗址。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羌族记忆,今年2月,北川县文管所将大寨子石碉房遗址向国家文物局推荐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状——

碉房遗址墙体残高7.9米

大寨子分为上、中、下三个寨子,现存石碉房64处,并有两处保留完好的祭祀塔。下寨子海拔在1786米左右,这里的石碉房分布较为集中。中寨子在海拔1900米处,地势相对开阔,这里的石碉房也比较多,最东端有一座石砌的祭祀塔。在建筑群落中有一处庙宇,可看出今人维修的痕迹。从中寨子向上行,山体的坡度越来越陡,碉房残墙越发高峻,这便是上寨子。沿线有寨房遗址25处和一处祭祀塔。最高处海拔2100米,是当地著名的杨端公(羌族释比)碉房遗址,其北墙残高还有7.9米。

碉房均依山就势而建,墙体均采用当地常见的片石堆砌而成。碉房的占地面积不等,最大的约300平方米,最小的接近60平方米。墙体厚度在60厘米到85厘米之间,墙的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则向内倾斜、收分。石碉房建筑开间小,窗户小,光线暗,地面潮湿。

每间碉房内墙上每隔2米左右,可见几个圆形的洞。当地老乡介绍说,这是用于安放木梁的,在上面钉上木板,使墙与楼板形成整体,楼板、木梁对墙体具有支撑作用,所以即使高达十几米,碉房仍然坚固耐久。依照老乡的指点,在墙上仔细寻找,看见还有两根木梁存在,上面钉着几块木板,已有点糟朽。根据碉房内墙上的圆形洞判断,当地碉房以三层为主,也有五层的。


高高的石碉房遗址依然可见当年的气势

回忆——

最后1户人家震后搬迁下山

沿着青片河流域共有26个羌寨,大寨子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大寨子具体形成的时间,如今已经没有资料可考。青片乡上五村73岁的羌族释比梁玉平回忆,根据祖上的记述,大寨子的民众都是从茂县迁移过来的。

据记述,在明崇祯年间,居住在茂县的羌族同胞相继迁移到青片河上游,人口不断繁衍,发展成犀牛寨、驼立寨和茶湾寨等。因青龙山上的寨子最大,而被称为大寨子。大寨子在发展历程中,同样是因为人丁兴旺的原因,不得不继续向更高山上发展,从而形成上、中、下三个寨子。据当地百姓说,在清末民国初,大寨子居住的人家还有88户。后经当地文物部门实地调查,这一数字并不夸张。

对于当时青片河流域人丁的兴旺,乾隆年间《石泉县志》有这样的记述:“石泉之番曰青片,散居石泉茂州山后,绵延数百里,凶悍至擅,不讨之日久矣。”清康熙二年正月,松潘总兵何德成在消灭了周边抗清武装和地方势力后,决定对“常为边患”的上、下五簇羌寨奉令进剿。很快,清军攻克了马槽、白什一带的下五簇羌寨,青片一带的上五簇“畏威投顺,愿隶版舆”,当时这里的人口繁衍之多,可见一斑。

到清代后期,当地官员引导羌族民众修建木结构房屋,一些羌族同胞开始搬离大寨子。1933年,叠溪发生7.5级大地震,对大寨子造成极大影响。“叠溪地震发生时,我父亲只有几岁,目睹了寨子里几幢高石碉房倒塌。”梁玉平回忆说,地震后发生的瘟疫,导致大寨子人口锐减,幸存的羌族同胞陆续搬迁下山,有的则迁移到更远的地方谋生。到上世纪80年代,大寨子仅有9户人家居住。“后来几年,陆续有羌民搬下山,仅有1户人家居住。”

“5·12”特大地震对大寨子的石碉房造成极大的打击,多数碉房垮塌。最后1户人家也搬迁下山建起木楼,大寨子被彻底废弃。

未来——

留住高山上的文化印记

从大寨子石碉房搬迁下山后,罗成阳的新家修建在河边。每天没事的时候,他总会坐在木楼前静静地往对面山坡上瞭望,那里还有他赖以生存的土地。每到耕种、收获的季节,他会上山,还会去石碉房里巡视一番,感受一下祖祖辈辈生活的痕迹。

据史书记载,在明朝时期,北川关内“遍地皆石室”。到清代中后期,地方官员大力提倡羌人把传统的石碉房改建为木结构房屋,即吊脚楼。

根据介绍,北川羌族的石碉房,取用当地常见的片石砌成,利用粘性好的泥土粘接。为保证其牢固性,修建石碉房需花费多年时间。一般是一年修一层,再等上一年,经过日晒雨淋之后,再继续修建。

“虽然从清代后期开始修建木楼,但青片羌人房屋的保顶、隔墙仍用石头砌成,因此,其面平整,其体端直,外观极为别致。”采访者说,石碉房内一般都设有一个火塘供烧火取暖之用,火塘上面吊一个木头或竹筒做的钩子,用于悬挂茶壶、鼎锅等烧水用具。

北川境内的羌族为何没有碉楼,而是普遍修建石碉房呢?有专家认为,北川山势陡峭,古时北川羌族民众都聚居在大山区,周边是成片的森林,官军不易进去,费力耗时修建碉楼没有必要,因此当时的北川羌族民众选择在半山修建石碉房。其功能仅仅是居住,并没有军事防御作用。

在“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绵阳市文物专家到大寨子遗址进行调查,认为大寨子遗址是北川羌族自治县现存规模最大且保存较为完好的羌寨遗址,对于研究羌族历史,尤其是北川羌族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专家们还发现,大寨子遗址中现存石碉房均是平面呈四方形结构,与汶川、茂县一带的多角形碉楼有明显区别,充分体现了北川羌族建筑的特色,对于研究古代羌族的建筑艺术、北川羌族与阿坝羌族的差异,以及北川羌族的建筑特色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还能透过遗址研究古老羌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采访者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大寨子石碉房遗址的保护,非同寻常。

(文章略有删减、修改)
来源:四川日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