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出走:同城德比的恩怨江湖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于11月23号宣布将公司总部迁离长沙,远赴北京市昌平区。据《环球企业家》报道称,原因是三一重工在“间谍”、“绑架”、“受贿”等阴谋论的威逼下不得已而出此下策。对于背后的主谋,三一直指是老对手中联重工。
这两家重工业企业的恩怨由来已久,但这次可谓是矛盾的集中式爆发。
这两家企业同扎根于湖南长沙,对湖南GDP增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西甲联赛中的豪门球队皇马和巴萨,交替夺得联赛冠军。在争夺全球第一的混凝土机械设备制造商的战争中,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也是处处短兵相接,大有刺刀见血的意味。而混凝土机械以其30%以上的利润率,成为两家必争之地。
自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减速,房地产又备受打压,对推土机和挖掘机等机械设备的需求进一步放缓,销售业绩一度陷入低迷,再加上库存积压严重,迫使重工业企业打起了价格战。
在低迷背景下,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这两个重量型玩家开始打破原有的游戏规则。有消息称,自去年开始,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以低首付甚至零首付提供贷款,客户以极低的价格买走了数百万元的机器。分期付款和按揭贷款这类模式虽然提振了销售额,但也严重侵蚀了两家企业的资金链。
这两家企业不仅商业背景不尽相同,在行事方式上也风格迥异:
起跑线不同:中联学院起家,三一草根创业
中联重科的元老都出自于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1985年后研究院的运转资金遭缩减,作为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带领7名员工,携50万元贷款于1992年创立了中联公司。成立后第二年,中联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输送泵,市场反应热烈,当年盈利创300万元;1994年第二代面世,并于年底实现1100万元利润。
中联在湖南国资委的保驾护航下,走的是外延式兼并整合道路。自2003年起, 中联重科相继并购了浦沅机械厂,湖南机械厂,华泰重工,湖南车轿厂。在2003至2008年的六年间总共进行了9次收购,且每次收购的企业都在今后为其带来丰厚的利润。
有数据显示,中国国产工程机械的收入占市场比达到了80%-90%,在国内市场饱和的情形下,拓展海外市场成必然趋势。
2008年,中联重科联同三家投资方,斥资2.71亿欧元,收购了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赛法)公司100%的股权。2007年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销售收入仅有35亿元,但收购案之后中联的混凝土机械在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41亿元,而去年更是高达212.1亿元,成为其利润主体。
中联重科的高速发展和其所兼并的企业有极大的联系。而在这一些列并购案中,湖南国资委无疑扮演了关键角色。
行事风格迥异:三一高调激进蛇吞象,中联稳扎稳打资金足
最初梁稳根和他的几个创业伙伴做的是有色金属焊料的生意,但由于后期新材料行业变得不景气,开始进军混凝土机械行业。三一重工自1994年成立以来,每年50%的增长成绩让业界侧目。
期间,三一重工生产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机械产品,比如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第一台微泡沥青水泥砂浆车等等。1998年,三一研制出中国首台37米臂架泵车,打破国外品牌在长臂泵驾车的垄断局面。此后72米臂架泵车下线,成为世界起重力矩最大的“全球第一吊”。
2008年4万亿刺激政策出台后,三一重工销售额突破了200亿元,此后更是一路高歌。由于需求强劲,2010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339.55亿元,同比增长了78.94%。到了2011年,其母公司三一集团2011年销售收入更是突破了800亿。其中,挖掘机事业部销售额突破100亿,这让三一重工的挖掘机市场占有率跃居国内第一。
激进的扩张加快了融资的步伐。2010年4月,三一重工首先启动H股上市计划,拟募资300亿港元。但在一波波“间谍门”,“受贿门”的干扰下,H股融资计划流产。这让三一资金开始吃紧。
进入2012年,营收账款高企,流动负债率高这些顽疾正在蚕食三一重工这架庞大的造血机。2012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三一重工应收账款高达230亿,负债总计达471亿元,同比增长了约165亿元。截至上半年,三一的资产负债率高达66.52%。而中联重科去年全年的负债率为50.22%,较上一年同期的56.45%明显下降。
产品重叠度高,各有侧重
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在混凝土和挖掘局的竞争中厮杀最激烈。数据显示,两家企业生产的混凝土机械设备产量总计约占中国整个混凝土机械行业的80%。虽然产品重叠度高,但两家企业也各有侧重。
比如起重机械和环卫机械是中联重科的强项,而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泵车则是三一重工占尽了半壁江山。并且三一重工鲜少涉足中联的起重和环卫机械等项目。
从毛利率看,三一重工继续领先,2011年的年报显示,三一重工毛利率为36.48%,中联重科为32.54%。
三一宣布撤出长沙,这使其主场优势尽丧。迁址北京,避免了和中联重工的贴面交锋。
这场厮杀仍将持续,以现在的资金链和稳定度来看,中联重工先下了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