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展开对房地产的一系列调控开始,不论是“国十条”还是“国五条”,都一直在抑制和打击投资投机性需求,随之而来更是要求房产“去投资化”。诚然,房产的投资与投机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笔者认为,房产的“去投资化”道路注定步履维艰。因为,对现在的老百姓来说,除了房产,几乎已经没有更稳定和实际的投资渠道了。
对于大部分市民来说,投资房产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无奈的选择。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在国外由于对非居住房产的持有成本极高,因此国外极少有人投资房产,以此反衬国内的房产持有成本较低,使得房产成为大部分市民的投资选择。的确,在国内许多的理财理念里,低成本、短期的理财建议大部分是存款或基金,而中长期的理财则大部分都建议购买房产,房产虽然投入不小,但比起基金、股票的高风险和债券等投资产品的专业高要求来说,仍然是门槛较低的投资产品。
但不能忽视的是,投资房产的收益究竟有多少?目前大部分投资者对房产的持有还是以出租为主,而出租的投资回报率大多只有3%~4%;在高房价的指引下,有些城市住宅的出租投资回报率甚至只有2%,远低于大部分商铺、写字楼等商业地产项目。投资房产,更多的是看到远期的升值空间。的确,近年来房产价格的节节攀升,确实让投资者尝到甜头,但如今20%的个人所得税也让这些投资者被当头棒喝,20%的赋税并非仅仅增加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实际上也降低了二手房卖家的话语权。
那么,除了房产,百姓还能投资什么?在CPI不断上涨的年代,存款利息抵不过CPI的上涨速度几乎已成共识;股票一直处于熊市,让投资者望而却步;基金、期货、债券、黄金等投资品曾经火热,但由于对于相关知识要求较高,并没有成为普通百姓大量投资的产品;而住宅的“双生兄弟”商业地产,在住宅被调控后也被一路看好,但对资金要求高,且需要投资者有相对毒辣的区位选择眼光,对于手上只有百来万“养老钱”的“初级投资者”来说,无疑也是投资大、风险大、前途渺茫的投资产品。
当资金没有合适的出口,百姓寻觅不到更合适的投资渠道,房产的“去投资化”就会更加举步维艰。即使被调控、即使购房资格和以后的转卖都会困难重重。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其稳定性和收益仍然高于别的投资渠道。笔者认为,固定资产的投资已是国人根深蒂固的投资习惯。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让商品房的性质更加纯粹一点,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使得保障房成为大部分普通人居住的主体,商品房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未尝不是让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的一个法则。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