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国殃民的十年文革,与毛泽东畅游长江的政治宣传是分不开的。(资料图片/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配图)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3年09月02日讯】8.18,47年前是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全国各地百万红卫兵的日子,老毛利用青年学生以红卫兵、革命造反派的名义,在全中国制造动乱和暴乱,砸碎各级党政机构,方便老毛乱中夺权。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上,毛泽东7.16畅游长江和8.18检阅百万红卫兵一样,都是他亲手编、导、演的丑剧。
我们知道毛泽东是非常喜欢游泳的,他亦以此为自豪。曾经试过跟苏联争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哥的时候,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欺负毛泽东喝酒不行,他的酒量很浅。一杯葡萄酒毛就已经脸红。苏联鬼喝酒当然是厉害的,但是他有甚么东西可以压倒赫鲁晓夫呢?就是游泳。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0周年大庆,邀请到赫鲁晓夫苏共代表团来到中国。毛泽东专程请他们到中南海见面,怎料看到毛泽东赤条条的在游泳池里面,「哈,赫鲁晓夫同志一起下来游泳。」谁都知道赫鲁晓夫是旱鸭子的,那只好找苏共中央代表里面比较年青、又略懂水性的,基于外交上的礼貌陪毛泽东在游泳池里游泳。毛泽东就如鱼得水,在自己的地头表演他的泳术,一会儿仰泳、一会儿侧泳、一会儿立正,站立在水里抽烟。
毛泽东对游泳真是情有独钟。他又认为自己是大诗人,有几首著名诗词都是跟游泳有关的,最令人耳熟能详的是“水调歌头”--游泳。他在长江里游泳后作的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这一首词在每年全国纪念毛泽东横渡长江时必定会反复播放,甚至还谱上曲调来唱歌。
现在我们没有说毛泽东游泳不好,更不会说现在的普及游泳运动不好。但是今年的中央电视台的招告天下,刚刚是在7月16日当天播出,说毛泽东42次横渡长江。首先,这一段新闻是假的,毛泽东何来有42次横渡长江呢?曾经游过42次长江就不出奇,下一下水都可以算是曾经游过。而横渡长江就非同小可,大家都知道长江有几宽,它是中国第一大江河,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江河。它的宽度、它的流速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挑战的。至于在1956年毛泽东是否曾真的是横渡长江呢?我们就没有看到他的全长记录。好像成龙武打片,最紧要的在42尺跳下水时,都要用到长镜头。第一,看到他是不是用替身;第二,是不是剪接的。没有。我孤陋寡闻,看到毛泽东游泳只有两个记录片,一个是毛泽东在1966年畅游长江,在那里看到他老家人的头浮在水面,动了几下,不到两分钟的时间,绝对没能证明是横渡。那他也不敢夸大,因为1966年他实在试过几次挑战中游,但都不能通过,那怕将两面用大船顶着,将江水变得平缓,他也没办法横渡,因为中间实在是水深流急,危险。那就算了,纯粹漂了一个多小时便作罢。
在1956年,他比较年青,那时候他63岁,是不是真的能够横渡长江呢?我们故且存疑。但是中央电视台的报导说,在四天之内3次横渡长江,哪里是一个六十多岁老人家的体能可以挑战的?!我们不要以为毛泽东的泳术有多好,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无关宏旨。1966年毛泽东横渡长江那次就跟中国每一个人大有关系,因为1966年6月开始文化大革命,我们那时候刚读完高中二年级也被逼停课,从此十年时间没书可以读,这些就关系到中华民族教育被腰斩的大事情。毛泽东那时候畅游长江是甚么意思?即告诉全世界知道,告诉他的敌人,告诉他的朋友、战友,好像林彪、江青这些战友,亦告诉他所统治的七亿人民听,说我老毛身体还是很健康的,没问题的,能够亲自发动和领导这次文化大革命,走向胜利。他是在宣战,是用身体的健康和超人的体能宣战。像今天的普京喜欢秀肌肉一样。因为毛泽东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他这个跟天、地、人斗都需要非常好的的身体。当时北京高层传出这样的信息;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身体非常好,按照医学的、科学的检验,知道他能有120岁的寿命。所以谁要反对他的,是不可能的。他身体那么好,现在才70多岁,还有50多年的时间,你怎么跟他斗呢?可见毛泽东畅游长江跟他发动、组织、推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将中华民族拖向十年浩劫必需要联系在一起看。
这个祸国殃民的十年文革,与毛泽东畅游长江的政治宣传是分不开的。这个是他在身体上面、精神上面的一种宣示。至于对毛泽东的盖棺定论,有些说是三七开、四六开,功大于过,或是七三开过大于功,我觉得都不对。不是过大于功,而是罪大于功。我不说是49年前,还是49年后,土改、大跃进等等,只是说十年文革,这些空前绝后的对中华民族的大伤害,到今天余毒未消,只有他毛泽东才做得到的。所以,现在中国的70后、80后、90后青年就要知道,横渡长江这个体育运动是好的,但是正面宣传、歌颂毛泽东横渡长江,或者说是畅游长江就是歪曲历史、粉饰罪行。
(本文略有删节)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