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3年10月08日讯】2009年的文化遗产日,陜西西安兵马俑开始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边展览边挖掘,整个过程将持续五年,而且将置于游客的参观过程之中。在诸多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之中,陜西兵马俑因其历史与文化的价值,更为中外媒体瞩目。
媒体在欣赏整个发掘过程,聆听专家对发掘现场的评述,而在网络论坛里,我们则看到公众对这种历史考古发掘怀有更多的担心与忧思。一些网友认为,在发掘技术与保护技艺还不真正发达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暂缓这种发掘?我们一定要将兵马俑全景式地发掘出来吗,要不要为后人留下一些文化遗藏,让他们用更为先进的方式与方法,去发掘与保护?
是的,考古发掘永远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发掘出来的文物,不可能件件完好无损,发掘过程更是会充满各种不测与不足。第二次兵马俑发掘时,出土了大量兵马俑彩绘,但一见空气,彩绘就被空气化解了,一些丝绵竹木类制品,更是会出现保护方面的技术难题。
最令人遗憾的事件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当地农民为抗旱打井,挖出了“陶人”,当地农民视其为陶神瓦神,或叩拜或砸烂,直到惊动了当时的中央政府,但是在中央政府重视的同时,它仍然摆脱不了整个发掘过程与保护过程中的多重缺憾:发掘过程中技术设备、人力智力、保护措施等等,都无法满足这样世界奇迹价值的文物保护的需要。当我们回首这一段发掘历史之时,我们看到的是当地人文生态对文物的灾难性影响,专家们知道那是绝世文物,而百姓却沉迷在迷信之中,看不出它的任何历史意义。
这种人文生态是不是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呢?
现在的人们不可能视兵马俑为瓦神陶神,但是不是更多地视其为招商纳财之神?周边的自然生态是不是与世界级文物保护条件相去甚远?当兵马俑成为举世闻名的文物景观之时,各种建筑与设施也都蜂拥而至,在烘托著文化遗产景观的同时,又都在扮演着伤害文物的祸首角色。有媒体报道说,在兵马俑博物馆的周围有一些排放废气等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对兵马俑的安全威胁很大。据了解,虽然近年来兵马俑博物馆通过征地、搬迁居民等方式,建立起了200公顷左右的植被缓冲区,降低了空气中的含硫量,但这还远远不够,对兵马俑的保护依旧任重道远。
在历史与自然面前,人类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都在玩著充满遗憾的游艺,有时玩得高明,有时玩得愚蠢。现在的陜西兵马俑挖掘,在以聪明的方式示之于人,将考古做成一个公开展示的过程,将发现置于媒体镜头之前,使全世界都可以关注。我们想知道的是,尽管这样的考古发现经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批,是一个持续的考古工程,那么,我们有没有更大的耐心,如果出现技术性难题或出现人为的毁损,能不能立即停下来?我们到欧洲一些文明古国旅游考察,会发现很多的考古发现也在现场进行过程之中,他们的耐心令人叹为观止,不急于向人们展示最后结果,有时甚至让考古发现只开一个头,让古文物景观崭露头角,然后就不再将故事进行下去,故事如何下回分解,等待未来的人们分说。
考古是一种对历史真相的发现,也是一门与历史做的游戏、艺术,如果都发掘出来了,可能它的魅力也就同时失去了,而让文物某种程度上原生态地寄存于地下,它给人们的想像空间可能更大。
当年有人想打开秦始皇陵,现在想起来,我们都捏把汗,幸好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没有同意批复。我们现在担心的是,一些地方会群起而效之,通过发掘文物,来提升地方人文景气指数,对文物本身,却没有一份应有的耐心与敬意。许多文物在地下寂寞了几百年、几千年,它们可能是甘于寂寞的一些老人,有时间,我们对它们少一些干扰,少一些哄闹,可能是两相清静,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人文关怀的至境?
考古发掘永远是一门令人遗憾的艺术,我们需要修炼与提升的,是我们的审美心境,我们已开始用“手术刀”在挖掘文物,我们知道刀的起处,更要知道刀的止处。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