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是浙江湖州人,排行为三,人称赵三。赵三与邻居周某关系很好,二人相约共同去南都经商。但赵三的妻子孙氏并不同意丈夫外出经商,夫妻俩为此发生纠纷,还闹了好几天。而赵三最终不顾妻子的劝阻,坚持与周某外出经商,并且雇好了张潮的船只,定好了出发的日子。
出发那天,赵三早早起床赶路,天刚亮就来到了张潮的船上,此时,同伴周某还没到。闲著无事,赵三就穿着衣服睡在了船上,等待周某的到来。因外出经商购货,赵三带了不少银两,钱袋子里疙疙瘩瘩的。张潮看见后,打起了谋财害命的歪主意。他与船夫悄悄将船划到僻静处,将梦中的赵三抬出船外,沉入水底。此后,张潮将赵三的银两全部藏匿起来,将船划回原处,假装睡觉。
不久,周某赶到船上,问赵三来了没有,张潮说赵三没来,周某还以为自己来早了,就耐心的等待赵三。等了好长时间,还是不见赵三的身影,周某就打发张潮去赵三家催促。
张潮虚张声势的去赵三家叫人。一到赵三家门口,张潮即大声呼叫“三娘子”,孙氏开门后,张潮问道:约好了早上乘船出发,赵三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去?孙氏一听,大惊失色,说赵三天没亮就出发了。张潮往返一趟,应付完毕,一本正经的报告周某,孙氏说赵三早已离家。
周某听后也惊慌不已,回到赵三家与孙氏及其家人分头寻找,找了三天三夜也不见赵三的影子。人命关天,周某害怕拖累自己,赶紧报告官府。
县官接到报案,经调查得知孙氏与赵三闹过别扭,怀疑是孙氏因故害了丈夫。但孙氏矢口否认,又无其他证据,案子拖了很长时间,不能结案。
负责掌管决断刑事案件的杨评事在审阅该案卷宗时,看到张潮到赵三家找人,呼叫三娘子开门,便作出判断,张潮有重大嫌疑,极有可能就是作案凶手。因为张潮开口便叫三娘子,一定知道赵三不在家。为收集证据,杨评事先找来张潮船上的船夫进行审讯,他对谋财害命的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了涨潮藏匿赵三银两的地点。人证物证俱在,杨评事传讯张潮,张潮只能乖乖认罪。
杨评事仅仅从一句“三娘子开门”就锁定作案凶手,传为千古佳话。
古代社会男尊女卑,一般人叫门不会叫妇女的名字。如果张潮事先不知道赵三不在家,按照惯例就应该呼唤赵三开门,而张潮开口就叫“三娘子”,说明他已知道赵三不在家。杨评事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抓住片言只语,善于逻辑推理,抓获作案凶手。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