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4年11月18日讯】又是一个春雨飘洒的清明,我与姐弟们驾车行驶在通往家乡的公路上。风雨潇潇,再一次把我们那痛彻心肺的伤痛唤起。
父亲离我们而去已整整二十年了,可他那音容笑貌无时不显现于我们的脑际。来到父亲的墓前,我们跪拜不起,号天泣血,泪洒沾土。望着父亲的遗像,我的胸口很堵得慌,又一次在心里痛骂着自己:父亲那遭受政治迫害的冤屈,我没能面对面耐心听他倾诉;几十年的养育之恩,我也犊情未报。读到《石鼓滩头》(衡阳反右史事),更激发了我要写写父亲的愿望与冲动,用这篇拙文来告慰九泉之下的亡灵。
父亲1929年出生在衡阳县栏垅乡下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多,他排行老五,靠我爷爷养猪,二伯做长工才断断续续读完小学和初中。期间,他还得替人放牛。1951年父亲高中毕业后,先后到市文化馆、江东区文化馆任宣传干事、馆长。1955年调入衡阳日报社工作,很快由记者、编辑提升为文艺科科长,负责编副刊。
父亲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满怀着美好的憧憬,然而,随着1957年夏季的到来,一场灾难悄悄降临于我父亲。他在顷刻间被当时的报社领导强扣上“右派”帽子。“罪状”有三条:一是公开拥护右派分子言论,从党内支持和接应;二是反对党在人事上的安排;三是认为党不能领导文艺,拒绝党的领导,反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对社会主义不满。其依据是:一、父亲当时在登有市委统战部召开民主人士座谈会的消息的报纸上写“鸣的开始,放的开端”八个字。二、工交科副科长李升平(当时是非党员)写了一篇《为牢骚说几句话》的杂文,被报社当作反动文章,让大家批判。父亲说:“党外人士发牢骚也是好的,何况我们过去工作中确实存在某些错误和缺点……”三、在一次整风会议上针对当时领导(总编罗光泽)要求大家提意见,但又左定条条,右定框框的作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要大家提意见,又要求恰如其分,这让人家怎样提?”
说起罗光泽,确是个心胸狭窄、颠倒黑白、手段卑劣的小人。1957年,经他精心策划、蓄意谋害,使我父亲和李升平、刘学德等一批有才有志青年,断送了青春、才智、姻缘、事业、前途,掉进了苦难的深渊。父亲逝世后,我在清理他的遗物中找到一篇申诉材料,才较为清楚地了解到个中原委(父亲从不与我们谈起他的那段经历)。申诉材料中写道:“罗光泽为什么要这样置我于死地呢?因为我对他那种独断专行、专横跋扈、欺上压下、动不动就骂人、撵人家走的恶劣作风看不惯,平时顶上一两句,特别在开展整风运动会上公开提了他的意见,因此,他怀恨在心。另因他为找女朋友两次请我做媒,而我却没按照他的‘旨意’做,他觉得丢了面子(其中,他看中了本单位的一女同事,我没帮忙,而那女同事恰又与我同科的刘学德谈了朋友,所以他气极败坏),不仅报复了我,也报复了刘学德”。
1957年的那场灾难,给被错划“右派”的人们带来多大的精神打击和身心摧残呀!父亲戴“帽”后,被开除党籍降级降薪,安排在单位搞卫生,干杂活、重活,同时每晚还得接受同事们的批斗。父亲他们几个涉世不深的年青志士,正意气风发想大干事业之时,却在一夜间成了人民的“敌人”。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开始感到震惊,并极力争辩,可最终无法抵挡那场由最高当局刮起的来势汹涌的风暴,从此变得沉默、害怕、无奈……
我恰是个不幸的1957年8月出生的孩子。那年父亲被打成右派,清早出去深夜归,全家人成天提心吊胆,害怕他会被劳教关起来。由于父亲挨斗,没能送母亲上医院,直到晚上8点多我生下后,状况不好,外婆急忙跑到报社,父亲才得以准假到医院看望我一次。我出生才几个月,突然生病出麻疹。由于家境困难,拖延了治疗,我奄奄一息。父亲百般无奈,只得将家中唯一值钱的旧单车卖掉,算是捡回了我一条命。母亲因父亲的缘故,失去了自己事业中的美好前程。最为酸楚的是,本是一名受人尊敬的优秀教师,却不得不在每一次的大小会上向自己身上泼脏水:“我不好,我是右派分子的妻子,我要检讨”。
1958年,父亲被衡阳日报社赶出大门,到市郊岳屏公社水东大队监督劳动。那年冬天,父亲带去的一床旧棉絮被小偷抱走了,靠稻草当被子抵寒。实在冻得受不了,只好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步行几十里黑路回到市里的家中睡觉,第二天天不亮又赶回乡下。几个月下来,父亲身体垮下了,全身浮肿。
1961年,父亲摘了“帽”,先后被安排到市广播电台、市花鼓戏团、市群众文艺馆工作。“摘帽右派”依然受歧视,在“四清”、“文革”运动中,被下放到老家劳动改造。无论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父亲都被击得很深、很痛,使得他不得不有过“轻生”之念,可他又哪能抛下自己乡下的双亲、家中的妻子儿女们呀!自我记事起,父亲在我脑海印记的就是多才多艺、心地坦诚、善良的形象。他从不打骂三个儿女,深爱着每一个家人,对邻里和同事们也都是谦恭有礼。再难再苦,他都是用一张笑脸相待,时不时还会向人逗乐几句。后来我才明白,父亲的“幽默”里蕴藏着多少辛酸。父亲内心的痛楚,从不向家人与旁人诉说,更不把眼泪流出。可那年他随大批右派集中在农场劳动时,我因患急病昏厥过去,家人们哭成一团,父亲得知后连夜赶回家,抱着我流下了不轻弹的眼泪。
父亲在市花鼓戏剧团工作期间非常辛苦,不仅当编剧、导演,有时还得放幻灯、跑“龙套”等。工作繁重,长期熬夜,不得不用瘦弱的身躯抗争着一切。由于工作环境,他养成抽烟的习惯,而且烟瘾很大,可家境困窘,他一直抽着劣质的“喇叭筒”。他总是省着、苦着自己,就是每晚剧团散工后的一点夜宵,自己也忍饥不吃,端回家中让家人们“分享”。
1973年我在衡阳市二中读高中时,因表现突出,被学校共青团团委初审定为发展对象。那天,我怀揣着“申报初审表”,雀跃般回到家中,骄傲地将表递向父亲并大声叫着:“爸,我要入团了,你快帮我填表吧。”父亲当时是喜上眉梢,急不可待地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表格,与我一同认认真真地填着。等呀,盼呀,我心焦火燎地盼着站在团旗下宣誓的那一天。然而最后等到的是学校团委书记找我谈话:“你的父亲未恢复原职,还存在着遗留问题,所以你入团政审未能通过……”。我当时傻眼了,惊愕了:“为什么?父亲不是群众文化馆的一名国家干部吗?”长期的政治磨难中,父亲在儿女们面前总是默默忍受着伤痛,可此时从不轻易表露情感的他再也压抑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父亲自从踏进文艺界,始终偏爱文艺创作,特别是对地方戏剧情有独钟。就是在遭受各种摧残时,父亲也没有颓丧,对于自己一生酷爱的事业从未放弃追求。甚至在批斗会上,他假装煞有介事地听别人的发言,其实思想早已开了小差,去玄想某个学术上没解决的问题或某个剧本的创作了。我们会经常发现他回家时带回许许多多零散的纸片,甚至还有烟盒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原来这都是他在政治迫害的夹缝中辛苦积累的宝贵资料。我们知道,他对自己事业的追求,从未打算改弦更张。他热爱祖国的文学遗产、朝斯夕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三十多年的文艺创作生活中,父亲改编的花鼓戏《打鞭进城》、《赶鸭》等作品,获得湖南省花鼓戏剧本文学奖三等奖;并收入湖南省地方戏剧丛刊、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两次发行(单行本)。与同事们一起共同创作了花鼓戏《焦裕禄》、《初升的太阳》和《安安送米》,许多读者和观众以及同行都说作品如其人,有一股乡土味。
“粉碎四人帮”后,父亲的冤案追忆父亲刘文恒
刘茨利
又是一个春雨飘洒的清明,我与姐弟们驾车行驶在通往家乡的公路上。风雨潇潇,再一次把我们那痛彻心肺的伤痛唤起。
父亲离我们而去已整整二十年了,可他那音容笑貌无时不显现于我们的脑际。来到父亲的墓前,我们跪拜不起,号天泣血,泪洒沾土。望着父亲的遗像,我的胸口很堵得慌,又一次在心里痛骂着自己:父亲那遭受政治迫害的冤屈,我没能面对面耐心听他倾诉;几十年的养育之恩,我也犊情未报。读到《石鼓滩头》(衡阳反右史事),更激发了我要写写父亲的愿望与冲动,用这篇拙文来告慰九泉之下的亡灵。
父亲1929年出生在衡阳县栏垅乡下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多,他排行老五,靠我爷爷养猪,二伯做长工才断断续续读完小学和初中。期间,他还得替人放牛。1949年下期入衡阳县立中学(现存的衡阳市二中),享受政府助学金才读完了高中。1951年父亲高中毕业后,先后到市文化馆、江东区文化馆任宣传干事、馆长。1955年调入衡阳日报社工作,很快由记者、编辑提升为文艺科科长,负责编副刊。
父亲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满怀着美好的憧憬,然而,随着1957年夏季的到来,一场灾难悄悄降临于我父亲。他在顷刻间被当时的报社领导强扣上“右派”帽子。“罪状”有三条:一是公开拥护右派分子言论,从党内支持和接应;二是反对党在人事上的安排;三是认为党不能领导文艺,拒绝党的领导,反对党的民主集中制,对社会主义不满。其依据是:一、父亲当时在登有市委统战部召开民主人士座谈会的消息的报纸上写“鸣的开始,放的开端”八个字。二、工交科副科长李升平(当时是非党员)写了一篇《为牢骚说几句话》的杂文,被报社当作反动文章,让大家批判。父亲说:“党外人士发牢骚也是好的,何况我们过去工作中确实存在某些错误和缺点……”三、在一次整风会议上针对当时领导(总编罗光泽)要求大家提意见,但又左定条条,右定框框的作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要大家提意见,又要求恰如其分,这让人家怎样提?”
说起罗光泽,确是个心胸狭窄、颠倒黑白、手段卑劣的小人。1957年,经他精心策划、蓄意谋害,使我父亲和李升平、刘学德等一批有才有志青年,断送了青春、才智、姻缘、事业、前途,掉进了苦难的深渊。父亲逝世后,我在清理他的遗物中找到一篇申诉材料,才较为清楚地了解到个中原委(父亲从不与我们谈起他的那段经历)。申诉材料中写道:“罗光泽为什么要这样置我于死地呢?因为我对他那种独断专行、专横跋扈、欺上压下、动不动就骂人、撵人家走的恶劣作风看不惯,平时顶上一两句,特别在开展整风运动会上公开提了他的意见,因此,他怀恨在心。另因他为找女朋友两次请我做媒,而我却没按照他的‘旨意’做,他觉得丢了面子(其中,他看中了本单位的一女同事,我没帮忙,而那女同事恰又与我同科的刘学德谈了朋友,所以他气极败坏),不仅报复了我,也报复了刘学德”。
1957年的那场灾难,给被错划“右派”的人们带来多大的精神打击和身心摧残呀!父亲戴“帽”后,被开除党籍降级降薪,安排在单位搞卫生,干杂活、重活,同时每晚还得接受同事们的批斗。父亲他们几个涉世不深的年青志士,正意气风发想大干事业之时,却在一夜间成了人民的“敌人”。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开始感到震惊,并极力争辩,可最终无法抵挡那场由最高当局刮起的来势汹涌的风暴,从此变得沉默、害怕、无奈……
我恰是个不幸的1957年8月出生的孩子。那年父亲被打成右派,清早出去深夜归,全家人成天提心吊胆,害怕他会被劳教关起来。由于父亲挨斗,没能送母亲上医院,直到晚上8点多我生下后,状况不好,外婆急忙跑到报社,父亲才得以准假到医院看望我一次。我出生才几个月,突然生病出麻疹。由于家境困难,拖延了治疗,我奄奄一息。父亲百般无奈,只得将家中唯一值钱的旧单车卖掉,算是捡回了我一条命。母亲因父亲的缘故,失去了自己事业中的美好前程。最为酸楚的是,本是一名受人尊敬的优秀教师,却不得不在每一次的大小会上向自己身上泼脏水:“我不好,我是右派分子的妻子,我要检讨”。
1958年,父亲被衡阳日报社赶出大门,到市郊岳屏公社水东大队监督劳动。那年冬天,父亲带去的一床旧棉絮被小偷抱走了,靠稻草当被子抵寒。实在冻得受不了,只好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步行几十里黑路回到市里的家中睡觉,第二天天不亮又赶回乡下。几个月下来,父亲身体垮下了,全身浮肿。
1961年,父亲摘了“帽”,先后被安排到市广播电台、市花鼓戏团、市群众文艺馆工作。“摘帽右派”依然受歧视,在“四清”、“文革”运动中,被下放到老家劳动改造。无论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父亲都被击得很深、很痛,使得他不得不有过“轻生”之念,可他又哪能抛下自己乡下的双亲、家中的妻子儿女们呀!自我记事起,父亲在我脑海印记的就是多才多艺、心地坦诚、善良的形象。他从不打骂三个儿女,深爱着每一个家人,对邻里和同事们也都是谦恭有礼。再难再苦,他都是用一张笑脸相待,时不时还会向人逗乐几句。后来我才明白,父亲的“幽默”里蕴藏着多少辛酸。父亲内心的痛楚,从不向家人与旁人诉说,更不把眼泪流出。可那年他随大批右派集中在农场劳动时,我因患急病昏厥过去,家人们哭成一团,父亲得知后连夜赶回家,抱着我流下了不轻弹的眼泪。
父亲在市花鼓戏剧团工作期间非常辛苦,不仅当编剧、导演,有时还得放幻灯、跑“龙套”等。工作繁重,长期熬夜,不得不用瘦弱的身躯抗争着一切。由于工作环境,他养成抽烟的习惯,而且烟瘾很大,可家境困窘,他一直抽着劣质的“喇叭筒”。他总是省着、苦着自己,就是每晚剧团散工后的一点夜宵,自己也忍饥不吃,端回家中让家人们“分享”。
1973年我在衡阳市二中读高中时,因表现突出,被学校共青团团委初审定为发展对象。那天,我怀揣着“申报初审表”,雀跃般回到家中,骄傲地将表递向父亲并大声叫着:“爸,我要入团了,你快帮我填表吧。”父亲当时是喜上眉梢,急不可待地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表格,与我一同认认真真地填着。等呀,盼呀,我心焦火燎地盼着站在团旗下宣誓的那一天。然而最后等到的是学校团委书记找我谈话:“你的父亲未恢复原职,还存在着遗留问题,所以你入团政审未能通过……”。我当时傻眼了,惊愕了:“为什么?父亲不是群众文化馆的一名国家干部吗?”长期的政治磨难中,父亲在儿女们面前总是默默忍受着伤痛,可此时从不轻易表露情感的他再也压抑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父亲自从踏进文艺界,始终偏爱文艺创作,特别是对地方戏剧情有独钟。就是在遭受各种摧残时,父亲也没有颓丧,对于自己一生酷爱的事业从未放弃追求。甚至在批斗会上,他假装煞有介事地听别人的发言,其实思想早已开了小差,去玄想某个学术上没解决的问题或某个剧本的创作了。我们会经常发现他回家时带回许许多多零散的纸片,甚至还有烟盒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原来这都是他在政治迫害的夹缝中辛苦积累的宝贵资料。我们知道,他对自己事业的追求,从未打算改弦更张。他热爱祖国的文学遗产、朝斯夕斯,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三十多年的文艺创作生活中,父亲改编的花鼓戏《打鞭进城》、《赶鸭》等作品,获得湖南省花鼓戏剧本文学奖三等奖;并收入湖南省地方戏剧丛刊、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两次发行(单行本)。与同事们一起共同创作了花鼓戏《焦裕禄》、《初升的太阳》和《安安送米》,许多读者和观众以及同行都说作品如其人,有一股乡土味。
粉碎“四人帮”后,父亲的冤案也像他的鹤发苍颜一样,大白于天下。他油然想起古人的诗句:“莫嗟黑发从头白,终见黄河到底清。”他惋惜虚掷虚耗的大好光阴,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笔耕不辍,弥补蹉跎,接连交出十多部稿子,如:1980年改编出新的古装花鼓戏《恭伢子缝衣》、现代花鼓戏《蛙缘》、《老来缘》等作品,获得了湖南省戏剧汇演三等剧本文学奖,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并在全国性杂志《剧本》发表。在75、79、81以及85届湖南省儿童文艺汇演上,父亲创作的《三只猫》、《比爸爸》、《拆蛙钓》等分别获得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并在省人民出版社《丽丽与小白鹅》一书上发表,省电台录像播放。那段时间,父亲发表的著述引起了老朋友们的注意。有人曾惊叹说:“真乃神来之笔”。而我深知,在这些成果的后面,乃是父亲几十年来每日清晨三四点钟开始的劳作,是政治迫害下无声的呐喊,是长期寂寞中的辛勤耕耘……
父亲还勇于修正自己著作中的不足和疏漏。有的朋友读了父亲的作品,来信提出不同看法,父亲认为正确,便立即采纳。如在《狐裘传》、《回春曲》、《并蒂瓜》、《青春》、《医生》、《第一次上门》等剧作作品的创作上充分听取和吸收了不同的意见,并获得了成功。父亲逝世前,是衡阳市戏剧工作室主任,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戏剧文学学会理事,衡阳市戏剧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并担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衡阳分卷)》常务副主编。在编撰《衡阳湘剧志》和《衡州花鼓戏志》中,父亲负责编辑审稿,在修改《衡州花鼓戏志》时,四易其稿,每稿长达25万余字。对《湘剧志》中的《醉打山门》、《水漫兰桥》等作品,反复修改达8次之多,其工作难度和辛劳可见一斑。父亲终因病魔被夺走了生命,原湖南省画院院长、著名画家钟增亚先生在报上撰文《铁汉刘文恒》写道:“你走得那么匆忙,那么清白,那么宁静……一个坚强铁汉,你坎坷的遭遇,高尚的人格,引发多少同行志士在流泪,在痛哭呀!
父亲走得匆忙,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几十年逆境中从不颓丧的生活勇气,他在长期寂寞中不坠青云之志的风骨,令我们兄弟姐妹心仪神往,永志不忘。在我家墙上挂有父亲手书的绝句一首:“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当视为不是遗嘱的遗嘱吧。而今我虽已过耳顺之年,但每当看到这幅字时,总是感受到父亲对子女不尽的关爱和无声的鞭策。而今而后,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及我们的子女们都将永远以父亲的精神自勉。
“往亊微痕”供稿
“往亊微痕”更多故事请看﹕
//m.yaggayow.com/taxonomy/17798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