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富有盛名,众多影视皆改编至此。图为2017年电视剧《射鵰英雄传》中的郭靖。(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叩响金庸武侠这世界的大门时,手持的是《射雕英雄传》这块敲门砖。其实回头想想,至今仍值得庆幸:《射雕英雄传》并非是金庸最见功力的小说,但在我看来,却是最接近于他所谓“成人的童话”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我的武侠梦,一发不可收拾,至今未醒,也不愿醒。
两位大师的武侠世界
我读的第一本武侠小说,却不是它,而是古龙的《绝代双骄》。那本书让我知道了很多东西:有一个地方叫做江湖,有一些人活得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古龙很会讲故事,刺激著感官,也惊骇了心灵,但那时的我,似乎只能站在他的门外,时不时瞥见那属于江湖的浮光掠影,但它们又在瞬间飘忽不见,无法被当作有质有形的材料,来建造一个让我得以走进的武侠世界。
而金庸不一样,他的14部作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盛名之下,看似高山仰止,要攀登而上时,却发现山间早有石阶小道,自可拾级而上。比起古龙的孤峰绝壁,竟是十分平易近人的。
这一点,体现在金庸小说极强的代入感上。而我理解的所谓代入感,又分为两方面,一者是对于主人公而言,能将他写的让读者油然而生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感情,便算成了;一者却是关于作者营造的全书大环境,J`K罗琳创造了一个魔法世界,世上便多了无数渴望收到霍格华兹猫头鹰传书的孩子。有时候明知道只是作者的白纸黑字,但还是相信那个世界触手可及,无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
金庸创造的武林,也是如此。
金庸以历史人物带入武侠
但我想,论起这所谓的代入感来,金庸的前两部书《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却不及《射雕》了。两书明明白白,直接拿现成的历史人物来杜撰:陈家洛和袁承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串起原有故事的梭子主人公——乾隆的身世传说和袁崇焕的事蹟声名。无论是陈家洛,还是袁承志,于我看来,是否成为武侠人物,其实并不能改变这两人既定的生命意义。不管他们最后成为什么人,袁承志一辈子都会作为袁崇焕的儿子而活着;而陈家洛和乾隆相连的那一线血脉也足以拨弄他大半生。
什么红花会总舵主,什么北七省武林盟主,统统是作不得数的,只有反清复明,承父之志,才是两个主角念兹在兹的事儿。
练武功、入江湖只不过是他们众多道路中的一种罢了。与其说金庸在写江湖,不如说他写的是庙堂中人凑巧有了武功,和武林人士开始打交道而已。
到了《射雕》,到了郭靖,他才写出真正的武林来。
《射雕》:金庸真正在谈武侠
你会发现,在《射雕》的世界里,武林地位,自成体系:华山论剑的五人,其气度境界,亦如武功一般,居于人间绝顶,即使毒辣如欧阳锋,亦是绝代大宗师;后又有老顽童周伯通异军突起,悟《九阴》之道玄,体全真之空明,伯通伯通,自然百通;未出家时的裘千仞等而下之,虽也算得一代枭雄,但武功人品,终逊六人一筹;全真七子虽然光明正大,可惜武功略次,落单难免被吊打,武功最强如丘处机,又有偏狭燥急之嫌,读来总是不那么痛快;至于鬼门龙王、灵智上人、梁子翁等人,更有小丑之嫌……
哦,你说还有曾经把郭靖打得满头大汗的黄河四鬼,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确实忘了他们到哪个旮旯里去了,说不定还在那四棵树上吊着呢。
而金庸,也正是借郭靖的眼,写出这逐级变化来。远在他未出生前,郭啸天和杨铁心这两位先辈,就见过了曲三与丘处机,彼时的我们,还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见丘处机杀官军如砍瓜切菜,曲三视大内高手如无物,已如郭杨一般满心敬服。心思细密的看官,也会将曲三仰望的那轮天边明月暗自记下,才随我们赶赴嘉兴府,见江南七怪去也。
江南七怪之令人难忘,却不在武功,而是奇人绝艺,为武林别开生面。尤其是二师父朱聪的“妙手空空”,想必已是扒遍天下无敌手,只是不知,在五绝身上,他又能否得手?
七怪也有大对头,大漠荒山,骷髅头摆作九品;雷霆暴雨,铜铁尸相继来到。一场生死大战,直瞧得人毛骨悚然。但这穷凶极恶的一对阴阳煞,却也有敬畏若神明的一位师父,而这位师父,竟也遇上了武功伯仲之间的全真教大高手。而两人恩怨纠葛,究竟又是为了什么?至此才惊觉,《射雕》的武侠画卷,不过掀开了一角,只待我们来探寻——此时摸不透,也是应该的。
神雕郭靖练得绝世武功凭努力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旧话且不提,却说我们的主人公郭靖,也得开始习武了。他可没有陈家洛读《庄子》自悟武功的天资,也没有袁承志闻一知十的聪明。前两位是有多少绝技就练多少绝技的,他却得老老实实地扎马步挽剑花,时不时还得挨上师父几下揍——我们虽然也感叹黄蓉没分他一点聪明劲,但细想想,若是身临其境,或许像郭靖这样的一板一眼地练功,才是我们这帮凡人习武的正路。
如此想来,我们才能体会到,习练全真内功后,郭靖脱胎换骨的欣喜感。我开始认识到,不是所有人都像古龙笔下的主人公那么幸运,一出场就该有绝世武功的。
当今天下,不知谁武功天下第一,但蓉儿的烹饪手艺,却没有人敢怀疑。小小一只叫化鸡,便引来九指神丐自投罗网。偏偏又跟来了那不知死活的梁子翁,郭靖小有所成的一招“亢龙有悔”,便把他逼得手忙脚乱,而黄蓉手中的一根竹棒,更是让他受惊远走。遥想这参仙老怪对上王处一的威风,更是好笑。
说起这赵王府中一帮牛鬼蛇神来,这帮人看似可有可无,却又无处不在,实在是书中最大的龙套。细看金庸每部小说,均有这样一帮人的存在。登场时各展绝技,看似牛逼哄哄,后文见得真正高手出场,一转身便变了溜须拍马的孙子样,更能给主角作功力深浅的试金石,武学进境的标杆。
北丐既出,他人又怎可“犹抱琵琶半遮面”?欧阳克的“我叔(爸)是欧阳锋”的少主作派,归云庄黄药师的惊鸿一瞥,这些戏份,比起后文来,都是开胃的小菜。西毒北丐驾临桃花岛,既为求亲,亦是比武:碧海潮生,也只不过为箫声筝音助兴;再度聚首,竟是华山论剑的预演。天下英雄谁敌手?想来也只有这么三四人罢了。老叫化、老毒物、黄老邪,外加一个将来的中顽童——蔑称爱称,谁能分辨真假?既是一世的对手,也不能不油然而生惺惺相惜之情。想来虽不能真个论剑,打个麻将还不至于三缺一。
可以说,自桃花岛一行后,郭靖才得窥金书绝顶武功的堂奥。但我想,金庸在这里,不只为武功而写,而是为了向我们传达一种境界——什么才是真正的绝代高手。
金庸的创新:郭靖对于练武的混沌
至此,金庸想要给我们展现的武林世界,几乎现了全貌。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各色人等,也有了概念。主人公郭靖一路走来,好像都很顺利,总能化险为夷。成为下一位“武林高手”的前景,似乎也是毫无悬念地摆在他面前。
岂能料到,在书要结尾时,郭靖却遭遇了一场一生中最大的心理危机。
之前的他,是母亲的好儿子,是蓉儿的靖哥哥,是江南七怪的乖徒弟,是拖雷生死之交的安答,是成吉思汗的爱将……他有许多种身份,多少人的爱与牵挂系于一身。但在一夜之间,他从蒙古孤身逃出,而这些之前生存的凭依,早湮灭不见,如蒙古铁蹄下的冤魂般,随风而逝。恩师惨死,母亲自尽,蓉儿生死不明,华筝误尽一生……
他此时所有的,似乎只剩得一身用来“打人杀人”的武功,而多少是非杀孽,又自这武功而起——多少郁结,终于逼出这扪心自问来:“我一生苦练武艺,练到现在,又怎样呢?”
他现在只剩下练武之人这个身份了。
如果这都搞不明白,他真的不能活了。
丘处机教他,将武功用来惩恶扬善,他却道是非善恶难明,黑白一片混沌;提到华山论剑这天下武人的最高旨归,他也是心灰意懒,早厌了这争霸决胜之事。
究竟练武功是为了什么呢?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郭靖开始站在一个练武之人的立场上,审视自己,也面对整个世界对他的拷问。
这让他终有别于陈家洛、袁承志,成为金庸开辟新纪元的一代男主角。
郭靖没有答案的自问
他看过太多的练武之人了:曾经的自己,练武既是为了复仇,也是为了师父的话,但现在仇报了,师父却也死了,那还要再练下去吗?赵王府中遇上的那一帮人,他们自命为武林中人,用这武功去争这世间的功名利禄,欺凌弱者,也在强者面前卑躬屈膝,他们可能死得很惨,也不排除活得很好的可能;全真七子,练武既为行侠仗义,也为修心养性,似乎是个很不错的答案,但又不适合现在的郭靖;五绝么,他不能再追问他们练武的原因了,但只能看到这些人的果报:纵使武功练到绝顶,生、老、病、死、爱憎会、求不得、离别苦——纵使五绝已立于人间绝顶,又逃得过什么?
书的末尾,看似好不热闹:华山论剑、保卫襄阳、送别成吉思汗……多少事,纷至遝来,直到靖蓉两人携手同归桃花岛——
【两人一路上但见骷髅白骨散处长草之间,不禁感慨不已,心想两人鸳盟虽谐,可称无憾,但世人苦难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正是: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对于自己心中的问题,郭靖也没有给出答案。
郭靖大侠,为国为民
文章的开端即说过,《射雕英雄传》,是金庸作品中,最接近于“成人的童话”的小说。但这部小说,实际上也是不完整的。
这恐怕,是我对这部小说,唯二不满意的地方。(另一处,自然就是郭靖和华筝这场婚约的安排了)
因此我读《神雕侠侣》,甚至不是为了杨过和小龙女,而是把它当作《射雕》的续集来看。
靖哥哥和蓉儿长成大人了,生儿育女了,又老了。他们不再有主角光环,可能也没有当初那么讨喜。但在《神雕》中,金庸却让郭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简简单单的八个字——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最后要做的,还是“侠”。
不是蒙古的金刀驸马,也不是大宋的忠臣孝子,而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这是一个练武之人,面对眼前来犯的强敌,面对身后哭泣的妇孺百姓,面对心中的是非善恶,给出的最后的答案。
很多年后,六和塔下举火燎天,峨眉第五代掌门周芷若接下师父手中的铁指环。灭绝师太告诉她——“郭大侠夫妇铸成一刀一剑之后,将宝刀授给儿子郭公破虏,宝剑传给本派郭祖师……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
很多事,我们可以想出来的——比如襄阳的城破,比如大宋的沦亡,比如崖山的纵身一跃……
但是,自己想,和有人明明白白说出来,终是有不同的……
无论郭靖给出什么答案,它都要面对这些。
鞠躬尽瘁,英雄郭靖的坚守
【杨过问道:“郭伯怕,你说襄阳守得住吗?”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八个字。”】
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八个字,要追问,自然也是可以追问的。
但穷追不舍,又有何益呢?
人生在世,选择是很多的,但是我想,每个人一生都是要找到一个答案的。践行它,坚守它,已属不易——心中看得破也好,看不破也好,终不如切切实实地守着这个答案,做一些与他人有益的事情,要好得多。
我总会想到郭靖,想到那个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而且如此平静而坦然地接受了它的男人——他是武人,他是侠客,他是我们久违了的英雄梦想。
我会为他感到高兴。
哪怕高兴得会哭出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