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爱喝酒的古人,大家很容易想到李白: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
那么,小编就略谈历史上那些爱喝酒或酒量大的名人吧!
大家若觉得小编列得不够,可以再留言谈谈。
白居易
醉吟先生白居易一生写过将近三千首的诗,在唐朝诗人中数量首屈一指。他的饮酒,是醉翁之意,重在品,重在情,重在对人世间的醉眼相向。在此介绍白居易邀请刘姓朋友前来赏雪喝酒的一首诗,让大家感受一下白居易自诗词中透发以酒会友的乐趣与情谊吧!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武松
急侠好义,刚猛不屈,酒量更是不在话下。
别人喝多了是睡大觉,这位武松大哥是找只老虎来练。
不过,最主要还是“武松打虎”前有一段有名的喝酒片段:
武松上景阳岗前,先在山脚的小饭馆里吃饭喝酒。小饭馆有告示,“三碗不过岗”。再者,饭馆的酒经老板再三提醒:“客倌有所不知,我这个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出门倒’,入口香醇,后劲却极强。来这儿的客人只要喝了三碗之后,便醉得过不了前面的山冈,因此又称做‘三碗不过冈’。”
但是,不听老板言的武松一口气喝了十八碗,喝完后,带着醉意连夜上山,结果打死一只老虎。
那么,您说说,武松的酒量到底有多大?
屈原
爱国青年屈原。(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青年常常在酒局上发表爱国言论。
当他当左徒十年以后,面对日渐腐朽的楚国,屈原锐意革新。除了应对公务,他在家里一边酌着小酒,一边写下了宪令草稿。
被流放后,屈原更是天天都在喝闷酒,夜来观星斗,白日看大江……。
其实,“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背后,只不过是无处排解的苦楚。
苏轼
苏轼只想征服星辰和大海,不愿囿于眼前厨房与真爱。
他总是写写诗、喝喝酒,想着:原谅我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
不过,苏轼是个酒徒?回过头来,提及大家较熟悉的苏轼作品:《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赤壁赋》中的“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其实,正是这些名句把苏轼塑造成为一个酒徒。
实际上苏轼的酒量很小,他在《和陶〈饮酒〉二十首序》中说:“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为醒也。”这种饮酒是与唐代诗人们的豪饮、用大量的酒精以图麻醉是根本不同的。
李白
提及酒,谁能忽略“酒仙”?
酒不仅造就了李白神仙般的人格,而且催生了美轮美奂的诗篇。酒是李白的个性解放的催化剂,个性的解放又是李白诗歌气势豪迈、意象恢宏的根本原因。李白的诗歌中还展示了他饮酒后的“神仙”姿态,如:“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酒开启了人的自然本性,泯灭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当他独自饮酒时:“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自遣》)这种情景两忘,自成天趣的境界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
关羽
关云长,集忠义仁勇于一身。(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这位忠义仁勇集一身的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这都不算事儿,最有名的是: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刮骨疗毒。
这胆量+酒量,恐怕无出其右吧。
再加上有名的三国歇后语: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五柳先生陶渊明给读者印象最深的,大约就是杜甫诗所说的“嗜酒见天真”。“天真”是陶渊明的本性;“嗜酒”是他的爱好,两者相得益彰。酒没有使陶渊明变成一个醉鬼、糊涂虫,而是使他剥落文饰、更为率真。南朝梁文学家萧统说陶诗“寄酒为迹”(《陶渊明集序》),就是说他用酒寄托自己的率真性格。
陶渊明的诗文和他的为人处处表现出天真。比如家里贫穷买不起酒,亲戚朋友设酒招待,他必定出席,而且一定要喝个烂醉才肯退席。
陶渊明有《饮酒》诗二十首,序中云:“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醉了,这个世界可能更真实。他在《饮酒之十三》中写道:“有客常同止,趣舍邈异境。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炳。”
实际上,诗中的醒者与醉者都是陶渊明,但是循规蹈矩的醒者的智慧却远逊于常年沉酣的醉者。
李清照
这位女词人喜爱在深夜喝点小酒,喝多之后就会“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莫非是没醉装醉,不然能这么大动静吗?(玩笑话)
杨贵妃
这位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和舞蹈家,努力喝了酒,真的醉了吗?
只不过酒不醉人人自醉罢了!
提起杨贵妃,大家还是会想到荔枝吧!
毕竟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太有名了!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