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往事回顾 中共编造“雷锋“故事的经过(图)

 2016-08-12 17: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雷锋的许多照片都是补拍的。(网络图片)

“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雷锋爱美、爱照相。”与雷锋有过9次接触,为其拍过223张照片的沈阳军区前宣传干事张峻回忆说,雷锋也并非如人们想像的那样“完美”。但出于宣传需要,这些不“完美”的细节都随着雷锋的去世被掩埋在历史之中。

1960年8月下旬,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宣传处报导干事的张峻,拿着从下面连队里转来的两封感谢信,来到抚顺的一个工程兵连队找一位叫做雷锋的士兵。当时雷锋刚刚入伍8个月,身高一米五四,体重不到100斤。

看到张峻带着相机,雷锋主动对张峻说,“您先给我照张相呗,张助理员。”张峻一愣,“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雷锋爱美、爱照相。”张峻回忆。

十分钟之后,雷锋背着枪,穿着军装来到张峻面前,胸前还挂上了两枚奖章。几分钟之后,雷锋肩头挎枪,眼神向上45度的照片被定格。这是张峻拍摄的第一张雷锋照片,成为日后的经典影像。

一周后,一篇《节约标兵雷锋》的报导交给沈阳军区《前进报》总编辑。总编看后说,“还有这么个典型啊,沈阳军区正要找这么个忆苦思甜的典型。”但对稿子写法并不满意,要求张峻将稿子改写成忆苦思甜的类型,并于国庆节前交稿。

最终这篇稿件从勤俭节约扩展为忆苦思甜,并以《毛主席的好战士》为题发表在1960年11月26日的《前进报》上。那时,中国面临着很多困难:三年饥荒、苏联撤走专家、美国对华经济封锁……急需一个光辉的典型鼓舞士气。而雷锋的出身和表现堪称完美典型的代表。于是,雷锋被安排到各处进行巡讲,每次报告,张峻都会为雷锋留下照片,先后9次,一共76天。

1961年2月,张峻接到军区任务——为雷锋拍摄一组专题,刊登在《解放军画报》上。“这组报导发表后,雷锋声名大噪。《中国青年报》等全国性大报开始转载,雷锋的名气开始从军队向全国扩展。

补拍造假

1962年春节前后,正是雷锋声名远播的时候。总政下达指示,要为雷锋举办一个个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展览,当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补拍照片,经集体讨论,最终定下20多幅。补拍照片的具体任务交给自己的徒弟季增操作。但是这些补拍的照片纷纷出现了问题。

因为摄影技术不过关,深夜校“毛著”无法拍摄,照片变成了雷锋在白天打着手电学习;图片说明中说雷锋在8月里为人民公社捐款,照片里的雷锋却穿着棉衣;练习投弹的姿势也发生了错误。

因为照片经不起推敲,同样也遭到军区领导的质疑。但是此时已接近1962年正月十五,总政要求尽快完成任务,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无法重拍照片。

照片的补拍还没完成,1962年8月15日,雷锋突然离世。然而对于雷锋形象的树立并没有随着雷锋的去世而告终,而是愈演愈烈。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雷锋的活动进入高潮。这些补拍照片被用作了规模更大的对雷锋的追忆仪式上。

雷锋并非那样“完美”

在张峻的记忆里,其实雷锋并非如人们想像的那样“完美”。张峻说,大家可能没注意,雷锋留着个刘海头。有时候他的班长问他,怎么还不去剪头发,雷锋就推托说下次去。“我给他拍照片的时候,头发有时候就从帽子下面出来,我提醒他,他就掖回去。”张峻说,“那时候饭不够吃,雷锋也到厨房去拿过饭锅巴。厨房的人就说他,雷锋啊,你现在是个人物知道不,能自觉点不?那时候拿饭锅巴可是个大事啊。”

只是,这些不“完美”的细节都随着雷锋的去世被掩埋在历史之中。除了对照片不“完美”的细节进行修改,甚至还会刻意增加内容提升雷锋的形象。比如,《民兵之友》记者周军为雷锋在沈阳军区政治部大院拍摄过一张照片:雷锋目视远方,胸前端着一把钢枪,背后是一棵茁壮的松树。这棵松树,其实是后添上去的。

雷锋生前的照片被一点点进行修改。参军前,雷锋自己在天安门前的留影,手中拿着一个花书包,发表时花书包没了;与雷锋合影的某标兵因“文革”时与“四人帮”复杂的关系,“文革”后,此人也从与雷锋的合影中消失了……

张峻回忆说,他给雷锋拍照片时,雷锋自己把奖章戴上,战士们说他故意做给别人看。张峻说,雷锋就是个普通战士,很爱美。张峻搜集到的雷锋自己在照相馆拍的照片一共54张。那时,雷锋每月津贴6元,照相对他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最近,一个剧组正在筹拍雷锋的电视剧,剧组向张峻请教,张峻在电话里对制片人说,“你们要和以前拍的电影都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就是把雷锋从神坛上拉下来。雷锋是人,不是神。”

責任编辑: 杨天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