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美国社会学家西德尼・甘博的女儿在整理阁楼时,意外发现了父亲留下的几千张底片。这些底片摆放在精美的紫檀木箱子里,箱盖上留有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这些图片多是甘博在中国游历和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拍摄的,其中大量照片记录下了他在北京亲历的历史事件和日常生活。
西德尼・甘博是宝洁公司创始人之一詹姆斯・甘博的孙子。从小优渥的生活条件使他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甘博从小就酷爱摄影。1908年,他第一次随家人踏上中国的土地,就爱上了这里。按他自己的说法,初到中国他便像被“一只东方昆虫叮咬了一口”,此后便很难“从这种叮咬中完全康复”。1917年,完成社会学与经济学学业的甘博,应他在普林斯顿的大学同窗约翰・斯图尔特・步济时(John Stewart Burgess)之邀,来到北京。他与步济时一起创建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并担任社会学教授。从此,他开始了对北京长达十余年的社会调查。
100年前,也就是1917年,刚到北京的甘博拍下了很多北京的日常照片。一个世纪前的北京就这样留在了他的镜头中。这一百年是北京和北京人变化最大的一百年。如今再看这些照片,真是恍若隔世。
100年前的北京已经有了女学生。
1917年,在庆祝一战胜利的大会上,一个旧式打扮的北京老太太叼着烟卷,戴着眼镜,坐下来歇脚。她这身打扮就是那个年代的时尚潮流。
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戴虎头帽的小男孩。
清亡不久,满族妇女还是喜欢做旗装打扮。
当年北京城里骆驼随处可见。
京师分监,在当年是模范监狱,代表了文明和进步。
看起来像一个大买卖家的店面,但是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100年前的童车。
100年前的劳工。
100年前,北京的两口子,妻子一脸凄苦,丈夫却泰然自若。
卖生熟白油、猪肉、猪下水等物的店铺门前悬挂着一串串猪尿泡做幌子,好似白色气球。
小吃摊儿。
望火台。
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捐资创办,1919年10月开办八年制医学本科,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
当年的出租车。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