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心理学中产生了一个诡异的公式:100-1=0。意思就是说,如果你长期对一个人好,做了99件有利于他的事,但只要你有一天不小心做了一件对那个人不利的事,他便会憎恨你,并把之前做的99件对他有利的事都归零。这个公式看起来荒诞可笑,但是却真实反映了当下人们的紧张关系。
俗话说得好: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种知恩图报的正统价值观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要懂得感恩。可是,当下的很多人,却缺乏一颗感恩之心,在长期的物质享受中早就习以为常的把他人的付出当作理所应当,坐享其成也不会有半点羞愧之感。
在中国大陆,很多老人都在抱怨一个现象: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强,索取过多。表现是大部分子女啃老、或要求父母买房、或要求父母义务为自己带孩子等。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肯定觉得这不是个问题,因为大家都习惯这种模式了。父母为子女付出很多,但子女却把这种付出当作应该的,不仅不会感恩父母,而且做得不合自己心意时反而会责怪父母。所以,我们常常听到那些退休的老人感叹:退休之后他们不但没有得到休息,反而成了带薪的保姆下人,不仅要奉上自己的退休工资还得受气。
这种畸形现象的产生实质是因为人太自私,缺乏感恩之心导致的。试想一个有正常价值观的人,父母把自己养育成人就是大恩大德了,怎能不知报恩反而过度的索取呢?自古便有衔环结草的典故,就是教育人们要知恩图报,可现在的人们不读圣贤书,恐怕连这个典故中讲述的是什么故事都忘记了。下面就来回顾一下吧:
“衔环”是讲有个小孩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就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以保恩人世代子孙洁白,身居高位。“结草”讲的是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没让她殉葬,爱妾已故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就将地上的野草缠成乱结,绊倒了恩人的敌手。后一个故事出自《左传》,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至死不渝。后明朝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把两个故事合在了一起,就有了成语——衔环结草。
为何先哲们总是要教导后人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呢?因为没有感恩之心的话会让人变得更加自私,自私终会害己。从更深层的意义上,不懂感恩的人生活中只会占便宜、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这样便会损德。常言道“不失不得,有得必有失”,这可是千古以来不变的规律。人若没有感恩之心,不懂得知恩图报,那他虽然占到了表面的便宜,可实质上却要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来源:作者: 舒醒 网络
责任编辑:祥和
- 关键字搜索:
- betway体育手机网 网闻 希望之声 一道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