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7年7月15日讯】各国央行从本质上来说很像印刷厂,但和一般的印刷厂唯一的差别是:央行印刷的产品具有垄断性,经济生活中需要使用它们作为交易媒介。当经济生活拥有效率、可以创造财富的时候,就可以给这些纸币注入信用(纸币就能代表定量的财富),纸币摇身一变成为货币。如果经济生活完全丧失了效率,此时,央行印刷出来的纸币就不能经历这些创造财富的过程,也就没有被注入信用,这些纸币就和一般印刷厂印出来的漫画没差别,是纸张!
全球经济复苏,其实只是伪复苏
经济效率的上升在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要素的更优化分配,比如:一国人口红利释放的时候,虽然人口总数变化不大但劳动力总数增长;劳动力的素质特别是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建立起更高效的生产要素分配体系(打破垄断、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等,都属于这一范畴)等等。
欧洲、美国、日本的老龄化已经持续很多年,劳动力素质也没有明显的变化,生产要素市场已经很完善,所以近年来欧洲、美国、日本的生产力增长只能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往往是跨越式的,而不是连续的,在很多时期发展得极为缓慢。格林斯潘在去年6月份就曾经警告美国经济:“根本问题是生产力增长已经停滞。”格林斯潘认为:现在应该担心最终通胀大涨,当然这种通胀问题不会很快出现,但如果接下来意外猛升他也不会意外,恶性通胀可能是直升飞机撒钱的后果。
对于中国,在2012年形成劳动力数量的拐点,近年来,劳动力素质也未有明显的变化(很难说2012年之后参加工作人口的素质,就可以超过10年或20年前参加工作人口的素质),生产要素分配的市场是否在进步?要看是不是走向更优化的模式(国有化可以推动生产要素更优化配置吗?),这些因素都可以对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至于结论,或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不属于这里讨论的范畴。
就本人的观点来看,近年来,主要经济体依靠生产力的提高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很低,停滞是主流。
如果是这样,那么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都是伪的。是的,都是伪的(格林斯潘也这么说)!以美国来说,虽然奥巴马时期的经济增长低于里根、克林顿和小布什时期,但平均增长依旧有1.6%。这种经济增长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相信,美国的经济数据也是真实的,因为它是第三方发布的,没有作假的动力。相反,由于各家机构互相竞争,谁家发布的数据准确性越高,谁家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这逼迫各家机构都力争准确。那么,美国经济数据的戏法是怎么变的呢?
答案在资产价格。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资产价格惨跌,个人与企业大面积破产,银行坏账不断累积。美联储通过三轮QE收购美债和其它商业债券,向市场注入美元让市场恢复流动性。而流动性恢复之后,股市与房产价格就会回升,美国人就有钱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这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美元流动性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的过程中,美联储向市场注入的美元纸币被注入信用了吗?遗憾的是,没有!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假设一套房子的价值是10万美元,现在的价值是20万美元,差价是房屋持有者的财富增长(也让他们有钱消费),但无论10万还是20万,它都是同一套房屋,多出来的10万美元就是美联储QE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纸币,现在它依旧不是货币(有信用),只是纸币(信用不足)。
如果美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生产效率高,足以吸引资本流入,那么,美联储QE过程中印出来的美元纸币就会流入实业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了财富,美元纸币也被注入了信用,成为货币。生产效率高,经济就会加速增长,人们的收入自然增长,人们的居住需求推动房屋价格上升,此时,表示房屋市值的所有美元(无论是20万、40万甚至更高),都是货币,都有信用。
所以,主要经济体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所印刷出来的纸币,大部分并无任何信用注入,只是推升了资产价格(加杠杆为主要模式),而资产价格的上涨,让人们显得有“钱”消费,推动了全球经济出现复苏。因此,美国主要股指和中国楼市价格在次贷危机之后,都经历了惊人的上涨,缘于央行释放了大量的纸币,也缘于生产力发展缓慢造成的经济效率低下。
谁会成为美联储的猎物?
由于这些纸币并没有被充分地注入信用,所以这种经济复苏就是伪复苏。一旦资产价格见顶回落,这些信用不足的纸币就会猛烈地推动通货膨胀(追逐资产价格是为了增值,一旦通过经济运行或资产价格炒作无法实现增值的时候,这些信用不足的纸币的持有者就会追逐实物,期望保值)。
另一个迹象也在显示全球经济2008年之后是伪复苏。次贷危机之前,美国的贫富差距已经非常接近1929年大萧条开始时期的水平,次贷危机之后有所回落(这是去杠杆的过程,资产价格的回落主要让富人的财富缩水)。可经过8年的经济复苏之后,如今美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次贷危机之前的水平。这是因为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复苏,必然让富人加速更富,贫富差距继续恶化。
2008年以来,不断有人热议纸币超发,上述就是说明。当纸币发行的速度与生产力增长的速度相符的时候,任何一张纸币都有充足的信用,它就是信用货币,不会导致通胀。而当纸币发行的速度超过了生产力增长的速度时,多余的纸币就是纸张,就不具有信用,就会导致通胀。由于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各主要经济体都向自己的经济体系中注入了巨量的纸币,将在未来(资产价格泡沫完全破裂之后)推动通货膨胀猛烈地爆发。
房价大跌、物价暴涨的时代离我们还有多远?图为中国大陆一家菜市场。(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由于中国长时间以外汇占款来发行基础货币,随着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向市场注入大量纸币,这些纸币的很大部分以贸易形式来到中国,推动中国的基础货币加速膨胀。在次贷危机之后的三四年,中国每年的M2新增数量占到世界M2新增数量的四五成,这猛烈地推动了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形成泡沫,实际是结构性高通胀。本质上来说,美联储将通胀(或结构性通胀)导入了中国,这是中国房地产价格在次贷危机之后暴涨的主要根源之一。
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会不断抽取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源),同时还会破坏经济发展的人文基础,让人们热衷于短期逐利,这都会让生产力发展的环境越来越恶化,严重侵蚀美国的经济基础。此时,美联储只能选择加息,打压资产价格,这就是美联储今天正在做的事情。而一旦资产价格见顶回落,这些廉价美元就会剧烈地推动通胀,这推动的不是美国一家的通胀,而是全球的通胀。为了应对自身随时可以出现的再通胀,美联储只能在加息的过程中开启缩表的路程,用高利率的美元压制潜在的再通胀。
无论美联储加息还是缩表,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都会带来美国自身经济形势的恶化,所以美联储在未来(资产泡沫破裂后)必然开启一场“战争”,再次将通货膨胀之火引向世界其它地区,就像2008年他们所做的一模一样!这就是美联储在今天的核心利益之一,这也是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澳大利亚央行上月下旬匆忙进行货币政策转向的根源(虽然它们大部分尚不具备收缩货币政策的条件)。因为,如果他们不立即将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紧缩,自己的本币就面临大幅贬值,其输美商品的价格就会大幅下降,在压制美国本土通胀的同时,也让美联储将通胀的压力引向自己!
这是一场狩猎的游戏,谁无法跟随美联储收缩货币,最终就很可能成为美联储的那只猎物,被通胀之火所灼烧,形成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倒退,让以往的繁荣成为过眼云烟。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