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预告截图
【看中国2017年9月25日讯】“其实我们无处可去,身上背负着伤痛,没有救赎、没有解脱,可这才是人生啊。”
看完年度致郁片《海边的曼彻斯特》,即使走出影院时是温煦的初秋暖阳,心里却还是止不住地发冷。
这是一部很冷的电影。
冬天的海边小镇是冷冽的雪景,男人冷静地面对日复一日的生活,木然的表情之下,是大海般没有边际的苦难。
冷冽,冷静,冷彻骨髓。
冷的不只是镜头里惨白的雪景,更是苦难带给人心的伤痛。
男主角李曾经有个乱糟糟但温馨的家,会抱怨也会亲吻他的妻子,两个女儿可爱如安琪儿,襁褓中的小儿子帅气得让他骄傲,还有一大堆狐朋狗友……这一切终止在一个冬夜。男人半夜出门买酒,怕睡在楼上的孩子们冷,在炉火里添了几根柴,却忘记了把挡火板装回壁炉。返家时,小屋已经在大火中沦陷。
3个孩子葬身火海,妻子离开他。男人从此将自己与世隔绝,变成一个冷漠暴躁的怪兽。
看电影的时候,我经常会想起另一个男人。他在微博上的官方认证身份,是一行残酷的字眼: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者家属。
一场大火夺去妻子和三个孩子,热点新闻的喧嚣和流量狂欢过后,只剩下这个男人活在又苦又长的余生里,每次看他的微博,都很难忍住眼泪。
我每天都上去看那个残家。踩在这一片废墟中、一地残渣里我还能看到通亮的灯光下潼潼摇摇摆摆的跑到你旁边叫妈妈,还能看见阳阳和柽一倚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还能看到你在添加碗筷呢。你们留下的衣物都被我闻的没有味道了!我什么也闻不到了!
他的微博名字叫“老婆孩子在天堂”,而他一人独活的人间,可能真的如同地狱一般吧。没有深陷过泥沼的人,无法想象那种痛苦。家人说,事故发生后,林先生几次出现晕倒、胸闷,一度住院,经常对着手机里妻儿的照片、视频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以前不知道眼泪真的可以流干,肝肠寸断也没法让眼泪稀释了,原来这样子更痛。想到孩子们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撕裂就开始蔓延全身,我的心就揪到一起,心脏顿停难以呼吸,几秒后就像从深水挣扎出水面,大吸一口气,紧接着又一遍一遍周而复始。
我的余生大概就要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了。
林先生是个高尚的人。看得出,他在努力以行善自救,设立基金会、为九寨沟地震组织救援物资,然而,这些并不足以救赎痛苦。
上个月,林先生跌落瀑布。他的妻舅在微博中说:
昨天与妹夫去寺庙祈祷,完事在返回的路上经过一条河流瀑布,妹夫身体不适在瀑布上边坐下,还未等我缓过神他就掉进了湍急的瀑布下边,而后我与一位僧人将他救上,之后他一句话都没说,从他眼神里我感觉到他的绝望和痛苦。
看新闻上的照片,瀑布在峭壁旁,地势很险。家人不敢问那一刻他是怎么想的,也许是真的太累了,想要解脱这难以穷尽的痛苦。
就像电影里,火灾后李在警察局一再地强调是自己的责任、是自己害死了三个孩子,急切地希望得到定罪,在警察宣布他无罪后,他绝望地拔枪自杀。
而林先生,虽然在这起悲剧中是无辜的受害者,却也是忍不住一遍遍回想自己的过失,把愧疚放大:后悔自己出差,后悔自己没多陪孩子,后悔自己欠妻子的婚礼……
孩子,爸爸再也不能送你们去上学了,爸爸再也看不到你们长大了,爸爸答应你们的许多许诺再也不能实现了,爸爸很后悔那天出差,没有在家里陪你们,爸爸很后悔以前没有好好陪伴你们每分每秒……
在这样的伤痛面前,我们这些旁观者只能软弱无力地安慰说,都会好的、都会过去的、时间会冲淡一切……我们无法理解当事人真正的感受:有些伤痛,真的不会好。电影里的男人,从此拒绝任何人给予的关心和亲密,哪怕是在前妻歉意的眼泪中,也选择仓皇逃走。而林先生在微博上的一段话,更是字字锥心:
太多人劝我介入心理疏导,可我不想。我知道这样让我痛不欲生,可我不想。心理治疗最终是让我放下他们吧,我不愿意。
比起虚无的安慰,他选择活在永恒的痛苦里。谁都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因为你不是他。所有的劝解都太无力,因为心一旦碎了,就永远会一直碎着。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新书里提到丈夫意外去世后,真正安慰到她的是朋友的一封信。几年前,这位朋友失去了丈夫,而且,她的密友在十几年前也失去了丈夫,她们二人都不认为时间会减轻痛苦。她说:“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可以帮到你的方法。”
恐惧持续不停,悲伤永不消逝。正因为明白了痛苦不会在某一天消失,她坦然选择了妥协,努力学会如何背负痛苦前行。
面对真正的苦难,我们能做的太少太少,只是希望每一种痛苦都能被诉说、被看见、被谅解。我们过去的文化语境里,总鼓励遭受痛苦的人要勇敢走出来,而现在,也许唯一能帮到他们的,是承认他们的痛苦。
同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普通人,在琐碎平淡的日子里,能保持对痛苦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情。因为我忘不了林爸爸那句痛苦的呐喊:
如果时间能倒流,爸爸真的想黏在你们身边一刻都不离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