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作家中,有人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又有人说:“三思而后行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三思而后行”是无数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当我们要作出某项决定之时,对眼前的形势和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充分的思考,就可能会发现很多潜在的问题。当发现弊大于利时,我们就可以及时终止先前的错误想法。
也就是说,“三思”可以消除因莽撞而招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可以让我们少犯错误。
下边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愚人,有一次天降大雨,他家的围墙被雨水冲倒了。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居然从倒了的墙里,挖出了一锭金子,因此他得以一夜暴富。他虽然很笨,但也知道自己的缺点,于是就向一位禅师求助。
禅师告诉他说:“你有钱,别人有智慧。你为什么不用你的钱,去买别人的智慧呢?”
于是,这个愚人就来到了城里,找到一个智者,问道:“你能把你的智慧卖给我吗?”智者答道:“我的智慧很贵,一句话,卖一百两银子。”
那个愚人说:“只要能买到智慧,多少钱我都愿意出!”
于是那个智者对他说:“遇到困难不要急于处理,先向前走三步,然后再向后退三步,往返三次,你就能得到智慧了。”
“智慧”真的这么简单吗?那人听了半信半疑,生怕智者骗他的钱。智者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对他说:“你先回去吧,如果觉得我的智慧不值这些钱,那你就不要来了;如果觉得值,你就给我送钱来。”
愚人当夜回家,在昏暗中,他发现妻子居然和另外一个人睡在一张床上,顿时怒火中烧,他拿起一把菜刀,准备将那个人杀掉。此时,他突然想起白天买来的智慧,于是前进三步,后退三步,往返三次。正走着呢,那个与妻同眠者惊醒过来,问道:“儿啊,你在干什么呢?深更半夜的!”愚人听出这是自己的母亲!心里暗惊:“若不是白天我买来智慧,今天就错杀母亲了!”
愚人所买到的智慧,其实就是“三思而后行”。凡事三思,一般来说,总是利多弊少。然而,如果一个人做事过于缜密,想得过于周全,就会变得胆小怕事,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段话: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另有写成:“再思可矣!”)意思是说: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很多次。孔子听到此事,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季文子是春秋时鲁国的大夫,他在执政期间,处事非常谨慎,每事必三思而后行,所以在处理事务上比较稳妥,有政绩。孔子针对季文子的行为,又怕人们思虑过了头,乃恰切的说:“再,斯可矣。”也就是说,凡事经过正反两方面思考权衡之后,即可作出决定,无须考虑过多,顾虑重重。
其实,无论“三思”也好,“再思”也罢,说的都是做事要慎重,不要不经过思考就下结论,但也不能事事追求完美而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没有主见的表现,遇事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恰恰是与谨慎对立的一种情况。谨慎,是要求事到临头,不要慌了手脚,不要失去主张,不要优柔寡断,而应该思考清楚后,当机立断。否则,当断不断,必留后患。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曾提到河北袁绍,说他“四世三公,门多故吏”,“部下能事者极多”,问曹操可否称其为“英雄”?曹操对他的评价则是:“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此时,刘备正“勉从虎穴暂趋身”,唯恐露出锋芒被曹操所害,所以故意说些没见识的话;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此时正是踌躇满志,敢讲真话。他准确地揭示出了袁绍性格上的两重性:他一方面“色厉”、“好谋”、想“干大事”,甚至“忘命”;另一方面却“胆薄”、“无断”、“惜身”并贪“小利”。这两组互相矛盾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构成袁绍“好谋无断”的性格特征。正是“好谋无断”的性格,断送了袁绍的好多次机会,使兵广粮足的他,在残酷的军事斗争中,败下阵来,甚至输给了白手起家的刘备——没能在三分天下时,夺得一席之地。
由此可见,要想成就大业,应该当“思”则“思”,当“断”则“断”,无论想太多、还是想太少,都是有害的。总之“三思而行”,贵在有“思”有“行”。无思而行,就是蛮蠢;有思无行,是个懒人。三思而行,事业可成!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