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7年12月26日讯】美国加息、缩表、减税的组合拳,剑指中国,要召回在华的美资企业,这个意图已经非常清晰,没有任何可辩驳的余地了。本文将要分析的是,中国的外资依赖症到底有多重?中国到底能不能承受外资撤离所带来的风险?
首先,当然是看制造业,也就是外资最集中的行业。下表是中国国内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从2011年至2016年的就业数据变化情况(2017年的数据尚未公布)。
2011-2016年中国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变动情况一览表(作者自制)
数据简直是触目惊心!从2011年至201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就业人数从7343万增加7820万,这就是就业峰值了。此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到2016年下降到了7276万,甚至已经低于2011年的数据,较2014年的峰值更是减少了544万人,降幅达到了7%。
国有、私营和外资工业企业全部处于就业人数下降通道之中。国有工业企业就业人数从2012年的峰值1893万开始下降,到2016年下降到1696万人,减少了197万。私营工业企业从2014年的3505万人开始下降,到2016年下降到3398万,减少了107万,算是三大类中减少规模最小的。外资企业就业人数则从2011年的2574万人开始开始下降,到2016年已经降低到了2182万人,足足减少了近400万(392万),乃是就业人数减少规模最大的类别。相对应的外资提供的就业岗位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的比值,从2011年的35%,下降到了2016年的30%。2017年的数据还没有公布,但是从前述趋势看,应该还在继续滑落。官方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的分项指数“就业人员指数”,今年以来就没上过50%。这里得解释一下,PMI指数是抽样调查数据,高于50%意味着扩张,低于50%意味着萎缩。官方数据持续萎缩,这表示制造业的就业岗位持续减少,是得到官方承认的。
外资工业企业从2011年开始的撤离,无疑就是中国整个工业就业岗位萎缩的主因。考虑到外资工业企业主要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最终产品生产商,在他们的上游,有着大量的国有原材料提供商和民营零配件生产商,外资工业企业撤离一家,其后果就是着上游企业要死一大串。
外资撤离的趋势已经持续了足足五年,本身已经不可遏止。在美国减税之后,外资必然会加速撤离。这种后果,中国真的可以承受吗?规模以上制造业提供的7千余万就业岗位,乃是中国最扎实的就业岗位,员工富有高度的纪律性和组织性,文化程度很高,至少都有个技校文凭,收入也最为坚挺。这些人也都有家庭子女,总人数超过2亿。然而,这批真正的社会中坚分子,正在数以百万计的失业,并且毫无实现再就业的希望,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可怕的事。指望小清新眼中所谓的第三产业,所谓的吃吃喝喝能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需求,纯属瞎扯淡。没有了制造业,就没有了吃吃喝喝的需求!这句话直接摆在这里,根本就不给小清新继续瞎扯淡的机会。
当然当然,虽然形势很严峻,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正在一步步的加入失业大军,但是这一切都不影响各位继续岁月静好。这不,官方媒体不是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将“精彩不断,长期向好”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