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书香伉俪”知多少?(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

 2018-11-23 09:1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18年11月23日讯】有论者说,中国文化界现当代真正称得上书香伉俪的,只有三对夫妇林语堂与廖翠凤,钱钟书与杨绛,王元化与张可。这三对夫妇,都已归道山,但佳话频传,故事颇多,不妨采撷一二,以飨读者。

林语堂与廖翠风

林语堂与廖翠风,属于“红袖添香夜读书”一种类型。从1919年1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风结婚,到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逝世,他们的婚姻经历57年风雨,历久弥坚,他们半个多世纪的“金玉缘”很受人称赞。曾有人询问他们婚姻的秘诀,回答是“给与受”,那就是多给予,不计较接受。

1969年8月9日,是林语堂与廖翠凤结婚50周年金婚纪念日,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个刻有“金玉缘”三字的金胸针和一个刻上了著名诗篇《老情人》的勋章。其实,他们两人的姻缘很有点偶然性,林语堂原来深爱着才女陈锦端,但陈的父亲嫌贫爱富坚决不同意,却把邻居廖翠风介绍给了林语堂。廖翠风很欣赏林语堂的才华,表态说“没有钱不要紧”,让林语堂十分感动,几经接触,互相了解后,他们很快就步入了婚姻殿堂。

林语堂
林语堂与廖翠风(网络图片)

婚后,廖翠凤不仅持家有方,量入为出,上养老下养小,而且,全力支持林语堂的写作事业。她是林语堂的业余编辑、校对、缮写,还是他的第一个读者。常常是忙完一天的家务,把孩子们都哄睡后,又在灯下帮助夫君抄写稿子,这样一干就是几十年,始终无怨无悔。

即便是林语堂写作进入低谷,编辑的刊物发行不畅,提倡幽默写作被人批判,研制中文打字机赔了12万美元,几至倾家荡产时,她也对林语堂不离不弃,和他一起度过难关。所以,林语堂对妻子终生抱有感激之心,每当廖翠风生气时,林语堂总是默不作声,忍耐承受。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在太太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着她生气。”

林语堂自己滴酒不沾,廖翠凤却是海量,因而,他喜欢看太太喝酒,也鼓励别人喝酒,更喜欢听喝酒的人豁拳行令。每有应酬,必带廖翠凤出席,他往往手持一杯白水,却不停地调兵遣将,点名叫人对饮或划拳,鼓励大家较量较量。而如果廖翠风喝高了,他又十分体贴地关照妻子,帮她解酒、洗涮,非常耐心,绅士风度很让人赞叹。

廖翠凤还是个非常豁达的人。林语堂在名作《京华烟云》中把他的初恋对象陈锦端写进了小说,并在笔耕之余还经常画一个留着长发的女孩,并告诉女儿陈就是梳着那样的长发。而通情达理的廖翠风知道这些事后并不吃醋,一笑了之。

林语堂逝世后,廖翠凤将阳明山宅园及林语堂藏书、作品部分手稿等赠给台北市政府。当年五月,这里成为“林语堂纪念图书馆”对公众开放。1987年4月8日,廖翠风在香港去世,享年90岁。

伉俪
钱钟书与杨绛(网络图片)

钱钟书与杨绛

说到钱钟书与杨绛,大家都比较熟悉,主要是因为电视剧《围城》的播出。这也是一对典型的“书香伉俪”,两人都是读书人,学者才子,都从事文化事业,都成就斐然,都名气不小。

不妨听听著名作家冰心是如何评价这一对“书香伉俪”的,“要写钱钟书就不能不写他的夫人杨绛,因为他们是现在中国作家中最美满幸福的一对,学者才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他们送了我许多书,我从书橱中检出的有钱钟书的《围城》、《旧文四篇》和《谈艺录》。有杨绛的《倒影集》、《干校六记》、《喜剧二种》、《钱钟书和围城》、《回忆两种》、《将饮茶》等共六卷。在这些书的扉页上,他们谦虚地称我为“师”,自称为“后学”,其实谁都知道,我除了大过他们几岁之外,论学问、论才华,我都远远地落在他们后面。我对他们的印象是,他们有风骨、风度,又有风趣,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可敬可爱的一对朋友。”

钱钟书的文化成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其代表作,博大精深的《管锥编》,诙谐幽默的《围城》,情趣高雅的《谈艺录》,便是难以逾越的文化高峰,有人把他形容为当代“文化昆仑”,不无道理。杨绛的才华横溢,机智敏锐,也常被学界引为美谈,她的《干校六记》雅人逸致,《洗澡》淳朴典雅,《我们仨》清新爽目,也都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日文、俄文、德文等。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公演杨绛创作的话剧《称心如意》,曾使杨绛的名气比钱先生还要大。她翻译的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也受到国内外,包括西班牙国王的赞赏。

两人的姻缘,也颇有传奇性。1932年春,杨绛毅然推掉了当时来之不易的出国留学机会,考进了清华大学研究院读外国文学业,因此认识了钱钟书。多年后,她的父母便开玩笑说:“阿季(杨绛)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那时,清华大学的女生还不多,研究院里的女高材生当然更少。当年的清华同学回忆说:“杨绛进入清华大学时,才貌冠群芳,男生欲求之当偶者70余人,谑者戏称为七十二煞。”她仍芳心未许,或许是天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钱钟书。两人一见如故,谈起家乡,谈起文学,兴致大增,加上性格上的互相吸引,心灵的默契交融,这一切使他们一见钟情。也成就了这一对最为人瞩目的学界“书香伉俪”。他们夫妻,相得益彰,互相扶持,比翼双飞,实现了人生的共同辉煌。

伉俪
王元化与张可(网络图片)

王元化与张可

与钱钟书并称学界“北钱南王”的著名学者王元化,生前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著有《向着真实》、《文学沉思录》、《文心雕龙创作论》、《清园夜读》、《读莎士比亚》等。妻子张可,原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莎士比亚研究专家。

王元化和张可相识的那年,两人都才18岁。张可出生于苏州的一个世家望族,师从郑振铎、李健吾学习英国文学。是一位气质高雅、秀外慧中的名门闺秀,总穿一件淡蓝竹布旗袍,衣着简朴、素净,相貌美丽。不过,她和他的最初交往,通常是在一起谈文学、谈创作、谈读书的欢聚中度过的。在文化氛围很浓的思想与情感交流中,王元化和张可之间萌生了爱情,并借此迅速得到培育、发展。1948年3月,两人在双方亲人的祝福声中举行了婚礼。婚后,他们度过了几年幸福生活,事业和爱情都得到极大发展,一起读书、写作,夫唱妻和,琴瑟和谐,很有点南宋李清照、赵明诚的味道,被人称为神仙眷侣,令人羡慕不已。

不料,1955年,风云突变,王元化因胡风案隔离审查,从此身陷困厄。张可也被人以书打脸,逼迫冤枉丈夫,她坚决拒绝。由于遭受迫害,王元化一度患了心因性精神病症,张可悉心照料着丈夫的饮食起居,却从不透露自己所蒙受的种种勒逼和羞辱。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王元化没有工作,只拿生活费,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张可的工资,非常紧张,捉襟见肘。在这对夫妻十分困难相濡以沫的日子里,他只好借给出版社翻译书稿为谋生手段,每天伏案笔耕近十个小时,以挣一点稿费来贴补家用。由于劳累和极度缺乏营养,王元化继而得了肝炎,又在张可的千方百计努力下,使他得到较好的医疗,张可自己节衣缩食,充分保证王元化的营养,使他一个月身体就完全恢复,可以继续读书和翻译。而张可却因缺乏营养,得了浮肿病,腿上一捏一个坑。

1979年6月,高强度的工作和精神压力让张可不堪重负,突然中风病倒,在医院里,她一连七日昏迷不醒。王元化衣不解带,整整守护了她一个多月。后来,她的病情基本稳定下来了,人也渐渐恢复了神智,可由于大脑受损,竟完全丧失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这样,在王元化的精心照料下,已丧失自理能力的张可又活了20多年,最后,在经历了骨折、失语、吞咽功能的丧失,辗转一年多后,于2006年去世。幸而,王元化与夫人张可此生唯一一次学术合作的结晶——30本羊皮精装本《读莎士比亚》在王老在88岁那年正式出版,这是他与夫人60年生活与爱情的见证。不久,他便长辞于世。

其实,推而广之,在中国文化界,梁思成与林微因、巴金与萧珊、丁玲与陈明、冰心与吴文藻、贺敬之与柯岩等,都可称为“书香伉俪”,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都有动人故事,有心的读者,可细细访查,耐心挖掘,肯定会满载而归。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猫眼看人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