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修二(Ladislav Markuš/维基百科)
【看中国2018年12月17日讯】(01)
2014年诺贝尔奖物理奖获得者说:时代变了。
现在已经不再需要顺从且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
这个观点好另类。
有依据没有?
有!
(02)
在日本,有位颓废青年,横路敬二……不是,中村修二。
出身渔民世家,爹妈朴实。他继承了爹妈智商,资质平平。
读完中学,考取日本一所三流大学。
上学时,同学们讨论:虽然我们成绩丑,但是我们想得美。一定要努力学习,为日本崛起而读书。
然后大家问他:你为什么要读大学?
那啥我……中村修二仓促回答:我想找个妹子,一块生个孩子。
他真的在大学期间结婚,生了孩子。
毕业后,大家都去大城市的名企。但他“为了生活”,去了家超级小的小公司。
公司生存艰难,全靠卖货撑着。
中村修二的业绩差,每天上班,上司就会关心的询问他:喂,你咋还不辞职?
中村修二气到半死。
气死也不辞职。
辞职了,谁给自己开工资?
(03)
中村修二成为另类。
没人搭理他。
公司开会,也没人叫他。
他感觉好无聊耶,就向公司提出个申请:老板,派我去美国留学好咯?
美国留学?老板差点笑出来:你咋有这么荒唐的想法呢?
中村修二:那啥,我想研究开发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
老板哈哈大笑:有没有搞错?你根本不是研究人员,而且你从未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
公司不支持,中村修二就瞒着老板,自己偷偷琢磨。
公司发现他在搞小名堂,下令停止。
他假装停止,继续偷着搞。搞得差不多了,就向学术刊物投递了论文。
论文发表,世界轰动。
唯独日本人不轰动。
偶有发达国家的学者,向日本同行询问此事,得到的回答是:肯定是弄错了,你们说的那个中村修二,就是个大骗子。
中村修二继续上班。
继续被上司侮辱,遭老板斥责。
——201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称:中村修二的发明,让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获得光明,给全人类带来高品质生活。
他是21世纪的爱迪生。
诺贝尔物理奖,非他莫属!
中村修二(JONATHAN NACKSTRAND/AFP/Getty Images)
(04)
中村修二获得诺贝尔奖,记者电话潮水般涌来。
老板气得大骂:这个中村,越骗胆越大,竟敢说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把咱们日本人的脸都给丢光了。
但消息最终确证,老板赶紧让人把中村修二的研究制成产品,看了半天,狐疑的道:就这儿烂玩艺儿?能卖钱吗?
——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中村修二的研究,申请了专利。
对中村修二,重奖!
奖金——折合人民币1141元。
发达国家同行络绎不绝赶来,想向中村修二学习。可是他们来到中村的公司,根本没人接待,只好打听着自己去找,找到黑漆漆的地下室,发现里边蹲着一个农民工,满脸悲愤,两眼发蓝,正蹲地下做实验。
发达国家人士乐晕。这么优秀的人才,日本人拿他当条狗,那我们牵他走好了。
想走?
休想!
公司将中村修二告上法庭,提出巨额赔偿。
(05)
得知公司起诉他,中村修二气疯了。
他反诉公司,提交各种证据,向公司索赔发明补偿200亿日元。
——折合人民币11.4亿元。
法院鼓缒一落:判决中村修二胜诉,那谁,公司你赶紧把人家的200个亿转账。
公司一听就急了,满地打滚,放声大哭。
法院慌了神,急忙再敲一下鼓缒:那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刚才的判决不算数。重新判决好了,公司省点钱,就赔偿中村修二……8.4亿日元吧。
8.4亿也是钱呐,折合人民币4793万元。
中村修二发了。他评价说:法院判决,不看证据,不看法理,单只听谁哭的声大,可见日本的司法,跟亚洲的教育一样,没救了。
(06)
中村惨夺诺贝奖,修二血拼老东家。
有人说:这是文化上的冲突。
——这是东亚落后过时的教育体制,与时代发展的冲突。
(07)
中村修二认为,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就是因为他摆脱了东亚教育的弊病。
东亚教育,承袭了普鲁士基因。
……啥叫普鲁士基因?
18世纪时,正值工业化初始阶段,普鲁士率先开创了一种新型教育方式,特点有五个:
一是统一:统一教材,统一教程。统一作息时间,统一授课方法。
二是机械:学生不需要了解原理,只要学会机械式演算就算完活。
三是服从: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训练学生的服从意识。
四是一元导向:不管孩子有什么天赋,一率以考数论短长。
五是强化训练:不怕效率低,但只要反复演算同质试题,就会熟能生巧。
这五个特点,实际是为工业化进程培养工程师。在18世纪时,这种教育方法超前而且有效。被世界诸国纷纷效仿。服从且遵守纪律的技术劳动阶层,批量培养出来,构成了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基础。
但是,200多年过去,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渐显出其粗糙而低端。
(08)
国家经济发展,是基础设施先行起步。
但当基础设施完成,我们建起房子,你住进去——却绝对不想,让自己卧睡于肮脏而冰凉的钢筋水泥之上。
你需要更精致的产品。
工业化发展初期,最急需的人才就是工程师。好比钢筋水泥,他们构成那个时代的基础。
当工业化接近尾声,社会需要的是更精致的人才。
(09)
当工业化接近完成,所需要的人材,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思想性。
前期的人才,只停留于技术领域。
此后的人材,要进入科学领域。
比如中村修二,他实际上是个天马行空的科学家,所以才会有超越公司认知的新发明,让公司赚到盆满钵满。
二是人文性。
我们曾举过一个例子,有位学子,申请入读海外名校的建筑系,屡次遭拒。后来导师告诉他:时代早已过了简单的打桩盖楼的粗放阶段,未来的建筑,需要更具人文思想的认知。所以入读建筑系的学生,必须要先拿到两门人文学科的学位。否则的话,一个建筑师没有起码的艺术感觉,或是根本就不喜欢人,无法相信他会引领我们进入新的时代。
此后,美术、哲学、历史与文学,会成为理工科的必修。这是趋势。
三是创新性。
工业化初期,是制造。
制造照猫画虎,不过是简单的手艺活。
创造无中生有,思想含量高于技术含量。
制造是同质产品的竞争,是共性的比拼。
创造,需要的是原始冲动,比拼的是个性、灵性与活性。
(10)
如中村修二所说:如今的经济现状,已经不再需要顺从且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
相反,它对劳动者的阅读能力、数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时代变化缺乏感觉的人,仍寄望于文凭或分数,指望漂亮的考试成绩,让自己衣食无忧。然而这种刻舟求剑式的梦呓,终将在现实面前碰到头破血流。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需要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见解并付诸实施。
新的时代,会更多关注每个人的多样性与细微差别,新的竞争,也将不再是旧时的单线比拼,我们每个人,将在志向、格局、视野等诸方面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谁能够更体现出个性价值,更有灵性,更具活性,谁就拥有未来。这就是中村修二要告诉我们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