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名垂史册 他为四万万人争人格(图)

 2019-05-03 01:1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蔡锷以“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的誓言冒着巨大危险从北京辗转回到云南。
蔡锷以“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的誓言冒着巨大危险从北京辗转回到云南。(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合成图)

中国近代历史上,蔡锷以起兵反对袁世凯称帝而名垂史册。他的一生很短暂,只活了34岁。但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蔡锷做成了领导云南辛亥起义和反袁护国两件大事,从而奠定了他在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蔡锷生平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生于湖南宝庆(今邵阳)一个贫寒的裁缝家庭。家里穷,无力供他读书,被当地名士樊锥收为免费弟子。12岁考中了秀才。1898年16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得到了梁启超的赏识,并接受了梁启超等人维新思想,这对蔡锷一生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1899年7月,蔡锷东渡日本,入陆军成城学校学习,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国力孱弱,生气消沉”,主要由于教育落后,思想陈旧,体魄羸弱,武器落后等原因造成的。若要改变上述弊病,必须实行“军国民主义”。他从此开始了“军事救国”的生涯,并正式改名为蔡锷。

1900年他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事败,师友多遇害,蔡锷重返日本,决心投笔从戎。于1901年12月考入东京成城学校自费学习陆军,1903年7月入仙台骑兵第二联队学习,同年9月转为江南官费生,12月初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分入骑兵科,1904年10月以优异成绩毕业。

真诚的爱国者

蔡锷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他12岁那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遭受了惨重的失败。这件事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也改变了蔡锷日后的生活道路。1898年,以救亡图存为目标的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高涨起来,樊锥成为维新派中的激进份子,被当地劣绅聚众揭帖驱逐。蔡锷也不能不离家来到长沙,进入时务学堂求学。那时,梁启超、樊锥等都在这所学堂教书,给了蔡锷很大的影响。

1899年,震撼世界的义和团运动发生了。接着,八国联军进攻中国,占领北京,更给了蔡锷极大的刺激。他写了《杂感十首》,里面表白他爱国抱负的诗句:“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

蔡锷在痛苦思索后认识到:救国首先必须发扬尚武精神,加强国防力量。他说:“居今日而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其真亡矣!”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他下决心投笔从戎,从事军事生涯。1902年,考入日本士官学校第三期,习骑兵科。第二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1904年冬蔡锷自日本归国之后,将其爱国主义思想付诸实践,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从事新军的编练和教育工作。“为求中国的独立自由”是他的“最高目的”,“淡泊明志,夙夜在公”是他的生动写照。辛亥武昌首义之后,蔡锷审时度势,在云南成功地领导了重九反清起义,并被推举为军政府都督。这时,他年仅29岁。

反对袁世凯称帝

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任全国经界局督办。他一方面领导经界局工作,一方面仍热心于军事学术活动。他与蒋方震、阎锡山等11人组织军事研究会,深入研究各种军事学术问题。

1915年末,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自称皇帝,蔡锷抛出“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的誓言冒着巨大危险从北京辗转回到云南,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他组织云南军队发动了护国战争,出征四川,以寡敌众同北洋军鏖战三个月,给了袁世凯沉重打击。

护国战争

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于1915年11月11日离开北京,然后从天津到日本,又取道上海、香港转河内,于12月19日到达昆明。12月25日,蔡锷和唐继尧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拥护共和,反对帝制”。众推唐继尧为云南军政府都督,组成护国军三个军,分别从四川,湘西和广西三个方向出师讨袁。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率4个梯团(旅)约8000人入川,拟对川边敌军突然袭击,出奇制胜,夺占叙州(今宜宾)、泸州诸要地,再北攻成都、东取重庆,尔后挥师东下,会师武汉。蔡锷组织指挥的四川战役,无论是在制定计划,组织协同,还是实施指挥诸方面,都有条不紊,果断坚决,在整个护国战争中,堪称精彩的一幕。

有史学家称,袁世凯至死都不能理解蔡锷之所以反对他称帝,竟然不是为了一己的野心,而是“为四万万同胞争人格”。在护国战争接近尾声之时,他多次表示将功成身退,在家书中写道:“而大局稍定,争权夺利者,必蜂拥以出。……一俟局势略定,即当抽身隐退,或避居林泉,或游海外。”

从这段历史我们看出,历史常常呼唤着英雄,而历史也常常为英雄提供机遇。但英雄总是少之又少,一些人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胆识。蔡锷使我们看到他的胆识,和他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护国战争结束。蔡锷被继任的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任命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他很快辞职,9月东渡日本,于11月8日在日本福冈病逝。年仅34岁。

1917年4月12日,蔡锷的国葬典礼在蔡锷的故乡湖南长沙举行,会场庄严肃穆,许多知名人士送去了挽联,其中孙中山先生的挽联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他以班超、马援这两个历史上智勇双全的名将作比喻对蔡锷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和赞颂。

責任编辑: 美玲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