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歌舞表演。(图片来源:Shito712/维基百科)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即“土生土长的人”,这个民族历史悠久,自2000多年前就定居在湘西、鄂西一带,那里山岗缠绕,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土家吊脚楼就是其中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土家族人居住在深山之中,那里林密草深,常有蛇虫野兽出没。因此土家人建筑房屋一般是依山而建,屋基前低后高,因其廊柱悬空,好似楼之吊脚而得名“吊脚楼”。
吊脚楼的传说
关于吊脚楼的来历,民间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久远的年代,土家人的祖辈们在深山的山洞中或大树下居住,饱受蛇虫困扰,生活十分艰苦。天上的张天王动了恻隐之心,决定去东海向龙王借一座殿宇送给土家人。龙王听明张天王的来历,心中暗想:“我这里的殿堂一般都是大且重,想你也不可能搬得动,何不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呢?”便答应了张天王的请求。
没想到张天王看中一座吊脚三柱二骑(即三根柱子落地,两根柱子悬空)的殿堂,认为这座殿堂的建筑形式很适合土家人的生活环境,便一下子提起来,龙王后悔莫及,但也无法反悔,只好要求用后归还,张天王也答应了。
张天王提着这座曾属于龙宫一部分的大殿来到土家居住地,让人们以这座吊脚三柱二骑的“龙宫”之殿堂为模版,自己建筑吊脚楼。从此,土家人就以吊脚楼作为自己的居所,也避免了蛇虫兽类的侵扰,一代一代沿袭下来。
“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族传统织锦,此织锦的题材为老鼠嫁亲。(图片来源:Yongxinge/维基百科)
吊脚楼的建筑形式
土家人习惯一个村寨一个姓,一家一幢吊脚楼。吊脚楼属典型的栏杆式建筑,一般分上下两层,四周有雕花的栏杆。正屋建筑在地面上,两边的厢房一面同正屋相连,其余三面则悬空,下面以柱支撑。
正屋是土家人居住之处,正中为堂屋,设有香龛正对大门,用以供奉天地、神灵和祖先。正屋是家中父母及老人的居室,两侧的吊楼则是孩子的居室,年长的住左边,年幼的住右边。正屋中还设有灶房,内设火塘,上面支有三脚铁架,用来取暖、做饭,有的在火塘四周还铺有两尺高的通铺,称“火铺”,一家人可聚在上面闲谈。
吊楼的四周设有走廊,雕栏花窗,吊楼下多为猪圈、牛栏,或用来安置碓磨,堆放柴禾杂物等。吊脚楼的规模根据家境状况而不同,小康人家一般建筑“五柱两骑”或“五柱四骑”,富裕人家则是“七柱四骑”或“四合天井”的大楼。
土家人生性豪迈多情,姑娘们在吊脚楼上倚着栏杆做针线活,小伙子则在楼下唱歌传情,有时夜幕降临,人们围在楼下篝火边一起跳土家的民族舞蹈“摆手舞”。
土家吊脚楼是华夏民居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飞檐翘角,描龙雕凤,雕栏花窗,色彩缤纷,层层叠叠掩映在山环云雾之中,与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与土家人共同生息。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