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良苦的班主任(图)
不动声色的善良。(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有个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地方洗澡,所以他夏天还可以跑去河边洗。但到了冬天,因为水很冷,常常很久都洗不上一次澡。
后来,他们班上来了个新的班主任。由于班主任较忙,所以隔三差五会请他和另一位同学去家里帮忙做煤球,做完煤球,老师为了答谢他们,都会让他们洗个热水澡再回家。
因为每次都能去老师家洗个痛快,所以他也很乐意帮助老师,老师当然也常会找他来帮忙。
多年之后,在一次聚会上,事业小有成就的他,洋洋得意的把这个事情当众宣说。
聚会结束后,同在聚会上的班主任女儿给他发了条讯息:“其实我爸不是让你去干活的,他是让你去洗澡的……”
望着手机萤幕上这行字,他感动得差点哭出来。这才发现,原来多年以来,老师对他一直是用心良苦,只是自己都不知道。
这位老师,不仅在生活中解决了他的困难,还小心翼翼守护着他的尊严,给他留足了面子。
善良从来就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温暖,又带着含蓄的表达和体贴。它有时候展现出来是一个举动,有时候也是化解尴尬和窘迫的一句话。
有个知名歌手曾在一个歌唱节目中担任评委。
一次,一个参赛选手在自我介绍时,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是个活动歌手。
他一时没听懂,便问:“什么叫活动歌手?”
一旁的评委随口回答:“就是大楼开幕和剪䌽的时候去演唱的歌手。”
他听到以后,连忙接话:“哦,和我们也差不多啊。”
这位歌手高情商的一句话,就巧妙化解了参赛选手的自卑和难堪,也悄悄地维护了选手的自尊,让整个比赛现场温暖了起来。
真正的善良,就像这样,会让身边的人感到一切如常,不张扬但又充满温暖。
中国有句古话说:“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许多时候人们若想表达善意,不仅需要一颗善良的心,更需要换位思考。
例如有些企业家在资助山区贫困的孩子,全校师生都会站在黄土飞扬的操场上举办捐赠仪式。
这些企业家,常常会将他们准备捐赠的现金,堆得像一座小山,再发一堆通告给媒体记者,然后拉着受助孩子在钱堆中拍照。
当他们西装笔挺,露出标准的笑容,大方面对镜头的同时,这些孩子却很难习惯这种大场面,只能低着头,战战兢兢抓着衣角,充满了不安。
这种所谓的“公益活动”总是一场接一场,而在拍照后,孩子们常需要一次次地对着镜头,讲述自己的家境有多么悲惨。这种行为也导致很多孩子在接受帮助后,逐渐失去了乐观和自信,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自卑感。
那不是善心,那是闪光灯下的野心;那不是善意,那是自我感动的恶意。
善良从来就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事,它应该是一件让彼此感到开心而且自然的事。如果不是的话,那只是闪光灯下的野心,自我感动的恶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