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投票选举的政府,必然向人们供给好的制度,好的制度又能推进民众在道德上进一步向善。这与极权集团控制的政府迥然不同,极权政府必定供给坏的制度,继而又通过坏的制度,使民众在道德上不断趋于恶。什么是德性?个体在对别人采取的行为方式中所透露出的善与恶,就是人的德性。我不想使用假设—演绎的方法,去讨论抽象的德性。我愿意借助讲故事的方式,透视不同制度下人的真实德性。
故事一:这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所执导影片《战马》(War Horse)中的一段故事。电影借助一匹综色良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传奇经历,抒写了人与马之间的情感,也显露出西欧人的德性。这匹马被它的主人——英国少年艾尔伯特取名为乔伊,战争年代,乔伊被英国部队征用服役。当英军与德军在巴黎附近相互展开猛烈攻击的时候,德军的坦克如同怪兽一样发出轰隆隆的巨响。战场上的乔伊被吓得惊恐万状,突然猛地脱缰跃过战壕,撞翻各种障碍,穿过桥洞又冲出战壕,在两军之间宽阔的界面飞跃。
在跃过一段泥水洼地后,乔伊遇到缠有层层铁丝网的障碍。奋不顾身的乔伊依然向前飞驰,几付木架连着的铁丝网被拖带出几十米远,乔伊也被带着尖刺的铁丝网紧紧缠住,而且越挣扎越紧也越无法摆脱。终于,精疲力尽的乔伊仰头长嘶一声轰然摔倒在地。两边战壕的士兵,目睹一匹雄姿洒脱的骏马突然倒地的惊人一幕,都禁不住捏一把汗,以至大家都忘了刚刚还是敌对双方。英军战壕里开始有士兵用折望镜仔细观察倒地的乔伊,而不再窥视对方阵营的动静。一名士兵望着乔伊,发出由衷的赞叹:“瞧!这是一匹神马。”,然后对着乔伊开始发出“啧啧、啧啧啧……”的响声,试图努力与乔伊沟通,接着是更多士兵发出一大片“啧啧啧……”的声音。差不多同时,德军战壕的士兵除了用折望镜关注乔伊,许多士兵也用拇指与食指伸入嘴里吹起口哨。这是一种十分奇特的现象,双方阵营的口哨声、啧啧声一时大作,以至完全忘了这里是硝烟未散的战场,忘了原是敌对的双方。两国士兵们企图向乔伊伸出援助的手。
铁丝网缠得太紧,倒地的乔伊大口地喘着粗气,眼里流露出惊恐无助的神态。英军战壕里,第一个发出啧啧声的士兵早按奈不住,他拿起一面小白旗,然后毫不犹豫地从战壕里快速爬出来,他身后的战友企图阻止他的冒险,己来不及了。举着小白旗的英国士兵,弯着腰朝乔伊方向靠近。突然,对面战壕的德军中有人开了一枪,幸好未打中。这名英国士兵借助障碍物隐蔽了一下,随即朝德军战壕大声责问:“是白旗!没有看到我手里的小白旗吗?”这一声责问立即奏效,对方战壕的德军再没有第二声枪响。稍停一下,这名英国士兵继续大喊一声:“我只是想救马!”接着继续朝乔伊靠近。离乔伊更近了,士兵朝着乔伊祷念着:“我以母亲的名义祈祷……你要坚持住,千万千万不能死……!”
过了一片积水的洼地后,英国士兵终于靠近乔伊身旁,他仔细观看乔伊,又对乔伊说:“别动!我来救你,你就要得救了。”他弯下身体,发现乔伊缠着的铁丝不仅凌乱,而且很紧,感到无从下手。正犹豫间,忽然身后有人发出声音:“需要这个吗?”。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名德国士兵,手举着大力钳。接着德国兵又说:“我想你需要这个!”英国士兵回答:“是的,谢谢!”于是对方走近,并将大力钳递了过去。
两名士兵开始了合作。当德国士兵回头朝自己战壕喊了一声“我们还需要一把钳子”时,德军战壕里一下子不约而同地抛出七、八把大力钳。然后是德国士兵在乔伊身体上仔细拆除铁丝网,英国士兵在乔伊的头部,根据德国人的建议安抚乔伊的情绪,对乔伊说:“你不能再乱跑了……我有什么,保证你也有什么。”……
终于,缠绕在乔伊身上杂乱的铁丝网被拆除,乔伊又挺立起来。两名士兵如释重负,不过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乔伊应当归谁?德国士兵说:“是我先发现,这马属于我!”英国士兵也不示弱:“它能听懂英语,应当属于我!”怎么办?办法总会有的,譬如两人可以用武力解决,谁打败对方就可以带走乔伊。不过两人最终的一致约定是,用抛硬币猜正反面的游戏来决定,乔伊归猜中者所有。猜硬币的结果是英国人赢,德国人自言自语地说:“看来这匹马注定不是我的,连上天也没帮我!”
接着,英国士兵拉着马的缰绳,德国士兵站在那里等待着告别的那一刻。临别前,英国人先向德国人伸出手。当两只手握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早忘了曾经是战场上你死我活的对手。分手的时候,德国兵将手中的大力钳赠送给英国人,并说:“下次如果有事,你可以来找我。”英国人回答:“谢谢!如果你来我会招待你……我会记住的,我不会忘记!”。……这就是西欧人的德性,即便在残酷的战场上,稍有合适机会,人的德性就会自然地流露。
故事二: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二战胜利40周年时讲过的故事。1944年圣诞夜已近二战尾声,纳粹德国覆灭前夕为作垂死挣扎,与盟军在暴风雪中展开殊死激战。法国北部原用于狩猎用的小木屋,伊丽莎白带着12岁的儿子弗瑞斯避守在里面。白雪皑皑的森林里,三名美国士兵因失去与部队的联系而迷路,辗转三天终于发现小木屋。伊丽莎白让美国人进屋取暖,并让儿子杀鸡准备圣诞晚餐,其中有一美国兵已负伤。
刚安顿好,敲门声又响起。小弗瑞斯开门,看到的是4名武装的德国士兵,当即吓傻了。此时,伊丽莎白走出,对领头德国兵说:“圣诞快乐!这里已有三位朋友,希望你们相互包容。”德国人问:“是美国人吗?”伊丽莎白用一种平静的、不容讨价还价的口气命令:
是的!今晚是圣诞夜,谁也不许动武,请把枪放在门外!
4名德国兵咬着牙,死盯着伊丽莎白。片刻后,他们顺从地放下枪,跟着进屋。屋内的美国兵拉尔夫一见,立即跳起来拔出手枪。伊丽莎白再度挺身挡住,对他说:“今晚是平安夜,不许杀戮,把枪给我!”接着,她从拉尔夫的手中取下手枪,然后安排大家坐下。双方士兵挤在狭小的小木屋里,心里充满了紧张、不安的情绪。伊丽莎白一边烹饪,一边与他们双方聊天。女主人的善良、真诚,加上小木屋内的温暖,使双方紧绷的心渐渐缓和下来,于是一方取出香烟请对方抽,另一方也取出带来的红酒与面包,让大家分享。德军中有一士兵懂医学,拿出急救包替美国人包扎伤口。一时间,小木屋里英语、德语、法语混杂,并开始有了笑声。
晚餐即将开始,双方入座后伊丽莎白流着泪水祷告:
感谢主的恩典,让我们在战争中有幸相遇。我们承诺,我们将友好相处、不分敌我、共享这不算丰盛的圣诞晚餐。我们祈祷战争早日结束,大家都能早日回家团聚……
小弗瑞斯偷偷环顾4周,只见双方士兵都已泪流满面。他们忘记了曾经互为敌方。次日清晨告别,德国士兵在地图上向美国士兵标出附近的埋伏圈。……战后的50年代,小弗瑞斯已长大成人,他把这段往事写成文章,并通过电视台告诉全世界。
这是在基督教国度里,即便在战火纷飞的残杀时期,双方士兵也会在特定情景中透露出善的德行。不过,如果不是因为纳粹德国即将灭亡,4名德国士兵回部队后,是否会因在小木屋对盟军放下武器,而作为“叛国”、“内奸”罪惨遭杀害呢?我不想作判断,因为下面的故事也许可以给出答案。
故事三:1956年,战争题材的影片《扑不灭的火焰》,开始在大陆中国放映。电影中所展现的人的德性,同样是生活中人的德性的映照。电影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CCP如何“积极抗战”,而介公领导的国军又如何“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暗中勾结日寇”的故事。客观而言,这不是真正的艺术电影,而是一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政治宣传。奇怪的是,即便在这样的电影故事中,人的真实德性竟也获得清晰的彰露。影片结尾的高潮部分,是作为被颂扬的CCP党员蒋三,亲手枪杀自己的同胞兄长蒋二,成为CCP骨肉相残、大“义”灭亲的德性典范。
故事讲的是1942年,蒋三接到上级指示,赴山西汾阳开展武装抗日。盘据当地的蒋二已投降日寇,当了伪军中队长,仗势欺压乡民。蒋三企图挽救蒋二,促使他弃暗投明,蒋二则千方百计企图活捉蒋三藉以邀功。为此目的,蒋二不惜扣押自己的母亲,要老人说出蒋三行踪。此时蒋三接受新的任务:率领游击队设法掩护一批CCP干部越过封锁线,但不能动枪走火、打草惊蛇,唯有设法控制杏花村的岗楼。
蒋三正考虑行动部署,此时蒋二派人送来劝降书。蒋三正好借此机会独闯蒋二坐镇的仁岩堡。蒋二一见,以为兄弟前来求和,于是高兴地接待。想不到蒋三突然拔枪对准蒋二。蒋二受蒋三威逼无奈,只得打电话下令撤走杏花村岗楼的警戒,于是CCP一批干部安全通过封锁线。完成任务的蒋三离开仁岩堡后,知道自己的妻子已被伪军抓去。
蒋二又心生一计,故意将母亲和蒋三的妻子放回,同时再令伪军将这一情报送达蒋三,以迫使蒋三就范。蒋三一眼识破蒋二诡计,决定将计就计——先引诱蒋二带兵包围唐兴庄,继而自己率领游击队扑向仁岩堡。当蒋二将发觉上当,急回兵增援仁岩堡时,已投入蒋三设下的陷阱。隐藏在河对岸的蒋三,目睹同胞兄长中计陷入圈套时,毫无人性地举枪瞄准自己的同胞。一声枪响,蒋二应声而毙。
蒋三的德性,是CCP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的榜样,与两次世界大战西欧士兵流露的德性实在无法同日而语。我们很难估计蒋三在此后的日子里,是否心生无穷后悔?蒋二的妻子、儿女将如何生存?蒋三如何才能面对自己的母亲?然而蒋三骨肉相残的德性,却获得CCP的赞扬与鼓励,这是必然的。蒋三歹毒的德性并非个案,电影《扑不灭的火焰》公映后的第10年文革爆发,至此,蒋三的德性进一步获得发扬广大的机会。历经文革的人们不应忘记,文革时期子女残忍斗争父母、弟兄反目为仇、妻子欲置丈夫于死地的揭发比比皆是,学生揭发乃至随意毒打教师至死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在欧美崇奉基督教的世界里,士兵们在战场上是对手,离开战场却可以成为朋友或伙伴。为什么到了我们这个曾经崇尚“仁义礼智信”的社会里,即便同胞骨肉,一旦站在对立的阵营里,也就成了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仇敌,直至一方打死另一方才肯罢休?这不是人种的差异,这是好的制度与坏的制度下,人的德性的彰显。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