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吕公着正是因忍而能在生活中做到无疾言遽色。(图片来源: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合成)
《忍经》为元朝人吴亮所著。元成宗大德十年丙午(公元1306年),杭州人吴亮汇集历代名人有关“忍”的言论和历史上隐忍谦让、忠厚宽恕的人物、事例汇编而成《忍经》一书。《忍经》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好的良书。本文介绍了北宋名相吕公着是如何因忍而做到生活中无疾言遽色的。
《忍经》中有近百个故事,是历史上真实人物关于“忍”的实例,其中收录了关于北宋名相吕公着的故事。
吕公着,字晦叔,谥正献,北宋大臣,曾任尚书省仆射,兼中书省侍郎,曾为帝师。
(中书侍郎,古代官名,是中书省的长官,副中书令,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由此可知,吕公着曾高居宰相的职位。)
元佑三年,吕公着恳辞相位,升任司空、平章军国重事,时人称吕氏之荣。
吕公着讲说以治心养性为本,语约而理尽。在宋代学术史上,开启了吕学端绪。吕公着希望君主能够“畏天、爱民、修身、讲学、任贤、纳谏、薄敛、去奢、省刑、无逸”。
吕公着主张以儒学治国,称《论语》、《尚书》“皆圣人之格言,为君之要道。”从《论语》、《尚书》、《孝经》等儒家经典中,节治道要语百篇进呈。
元佑四年(1089年),吕公着逝世,终年七十二岁。高太后痛惜许久。哲宗也悲痛感伤,亲到吕家祭奠,赐给金帛万计。追赠太师、申国公,谥号“正献”,亲自书写墓碑首为“纯诚厚德”。因此后世常称吕公着为“吕正献公”。本篇为读者介绍一则《忍经》中关于吕公着的故事。
【原文】无疾言遽色——吕正献公自少讲学,明以治心养性为本,寡嗜欲,薄滋味,无疾言,无剧色,无窘步,无惰容,笑悝近之语,未尝出诸口。于世利纷华,声伎游宴以至于博弈奇玩,淡然无所好。
吕正献公在年少的时候就非常讲求学问,明晓人应该以修身养性为根本,清心寡欲,克制欲望,不看重饮食,不说严厉的话,不显出愤怒的脸色,走路的时候从容不迫,也没有疲倦的神情,笑话俚语、粗话脏话等从来就不曾出之于口。对于尘世间的利益、奢华、声色、歌舞、游宴,甚至于赌博、下棋之类的娱乐活动,都看得很平淡而无一所好。
吕公着一生从来不与人计较是非曲直,听到别人诽谤自己,也从不辩解。年少时写过这样的座右铭:“不善加己,直为受之。”(别人对你做了不好的事,你只管承受下来。)
根据《宋史.列传第九十五》,吕公着曾上书曰:“自古有为之君,未有失人心而能图治,亦未有能胁之以威、胜之以辩而能得人心者也。”——自古作为的君主,没有失去人心却能图治,也没有能胁之以威、胜之以辩却能得人心的。
吕公着上言曰:“修德以安百姓。修德之要,莫先于学。学有缉熙于光明,则日新以底至治者,学之力也。”——人君应修德以安百姓。修德的要旨,莫先于学习。学有积渐至于光明,则天天更新以至于至治,这是学习的效力。
吕公着为同知枢密院事时,有人打算恢复肉刑,建议取死囚试验割掉鼻子、砍掉脚的酷刑,吕公着说:“如果试之不死,那么肉刑就会实行了。”于是恢复肉刑的建议就此停止。
右司谏贾易因言事揭发别人的短处,直接诋毁朝廷大臣,将要被严厉责罚,吕公着替他说话,贾易因此止罢知怀州了事,没受到大的处罚。吕公着退朝对其他大臣说:“谏官所议论,得失未足言。看主上正值壮年,担心今后有人进谀说惑乱,正是依赖左右诤臣,不可以使人主轻厌言事之人。”众人没有不叹服的。
欧阳修赞吕公着曰:“器识深远,沉静寡言,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公着性乐闲退,淡于世事。然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者也。”
《宋史》对吕公著有很高的评价,云:“公着自少讲学,即以治心养性为本,平居无疾言遽色,于声利纷华,泊然无所好。暑不挥扇,寒不亲火,简重清静,盖天禀然。”
“其识虑深敏,量闳而学粹,遇事善决,苟便于国,不以私利害动其心。”
“与人交,出于至诚,好德乐善。”
“追考其平生事业,盖守成之良相也。”
(待续)
責任编辑: 申思茗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