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节制,过饥、过饱伤脾。(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医认为,“湿”即体内排不出去的水分,又有“外湿”与“内湿”之别。前者因气候或环境潮湿,如多雨的地方、海边、山区、地下室等,致使湿气入侵体内;后者则多因消化不良、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味等,所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其中尤以脾湿受困会使湿气滞留体内。
脾主运化,湿气代谢跟脾最有关系。健脾祛湿的效果是比较好的,这主要是因为脾主运化,可以运化一身的水液,因此也就能够解决湿气带来的问题。正常身体里不该有湿,会利用掉或是排泄掉,脾主运化,湿气代谢跟脾最有关系。脾胃功能失常,多半是饮食失调,吃了不该吃的食物。当体内累积太多代谢不掉的湿气,也会和脾胃功能形成恶性循环,中医说脾脏“喜燥恶湿”,在湿气重的环境里面,脾脏无法好好工作,使得体内湿气累积得更快更多,脾胃功能又更虚弱。
若要除湿,除了戒烟酒、少吃辛辣、避免热补,一些高油、甜腻的食物也要避免。
不伤脾更要养好脾
不伤脾更要养好脾,不仅要努力排湿,更要改变饮食习惯好好健脾,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源减少湿气产生。
想要养好脾,三餐定时,不要吃烧烤炸辣,重口味,不要喝冰饮,吃糖分太高的东西,重点是好好吃东西,慎选食物,否则红豆水喝得再多,体湿依然不会改善。
养好脾3守则
1、饮食节制 过饥、过饱伤脾
如饮食过量,不知控制,脾胃就会受到很大伤害。脾胃受伤,自然不能化生气血,造成气血匮乏,精神不振,身体困倦,而善叹息、欲卧、面黄等。
因此,我们吃饭应该七八分饱,以防伤害脾胃并且间接的会伤害气血。我们脾胃的功能是有限的,如果让它无限使用,久之脾胃功能就会越来越差。饮食有节对养脾胃有好处,节制饮食以养脾,过饥、过饱容易伤脾胃之气。可以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
2、多蔬果 多肉生痰
多吃蔬果对身体健康更好。(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医说脾脏“喜燥恶湿”,在湿气重的环境里面,脾脏无法好好工作,使得体内湿气累积得更快更多,脾胃功能又更虚弱。
饮食不均衡也不行,中医认为吃太多肉会引发湿邪生痰,使血液中胆固醇升高,阻塞血管,因此有“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的说法,意思是多吃蔬果对身体健康更好。
3、随脾应变 最健脾
在中医看来,脾胃需求随着四季气候变换而有所变化,因此最好可以选择当令季节蔬果。在夏天吃冬天盛产的白萝卜,或是在冬天大啖夏天消暑的西瓜,难保脾胃不会受伤。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