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眼皮,可以诊治许多种疾病。(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眼皮除了保护眼睛,眨呀眨的,还可以做出许多表情。爱美的现代人,甚至一窝蜂的跑去整容割双眼皮。但您或许不知道,站在医学的角度,观察眼皮,可以诊治许多种疾病。
长在眼睑真皮上的黄褐色脂肪结节,称为睑黄瘤或黄斑瘤,是胆固醇过高或脂肪代谢障碍的反映,需小心心脏血管疾病,中医认为是痰湿互结,应祛湿化痰浊。
至于眼睑炎也就是俗称的针眼、目尖,是细菌侵犯眼睑皮脂腺而引起的化脓症状;由于主要是麦氏腺的发炎,外观呈粒状肿胀,因此又称为麦粒肿。如近视、远视、乱视或佩戴眼镜不适等,甚至是营养不良、常吃巧克力、花生等油脂及糖分过高的食物,都会削减腺体对细菌的抵抗力,以致特别容易发病。
此外,有蛀牙或副鼻窦炎等化脓现象者,发生率也较高。经常发作者,也要小心是糖尿病所发出的警讯。中医认为眼睑属于脾胃,故治疗时需清脾胃湿热兼以散风解毒,常用防风、蒲公英、野菊花、银花、连翘等药。如果针眼微红,疼痛不明显,肿块时起时消,反复发作,并有胃口差、消化能力不好,是属于脾虚气弱,可用资生丸来健脾和胃、扶正祛邪。
有的人下眼睑总是肿肿的、颜色较暗,而且经常眼睛痒、刺痛、流泪,那可能是过敏性体质的关系,容易合并有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肤炎、荨麻疹等全身性过敏疾患。中医常用散风清热、凉血散瘀法来治疗,如荆芥、防风、薄荷、生地、红花、赤芍等药。
如果单纯是眼睑水肿,不红不痛,中医称为“胞虚如球”,要注意心脏衰竭、肾炎、贫血等疾病,症属脾虚气弱、不能化湿,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来健脾化湿。老年人肾气衰,也常见下眼睑浮肿,应以六味地黄丸等药来补肾。要是有黑眼圈,表示可能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的毛病。眼皮灰黑的妇女,则多有经带之疾,如白带、闭经和痛经。
脑血管病变或维生素B1缺乏可能造成眼睑下垂。(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眼睑下垂的患者,因上眼睑无法上举,部分或全部瞳孔被遮盖,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眼睑下垂有的是先天性,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所致,有的是后天性,如重症肌无力、精神抑郁症、脑血管病变,或维生素B1缺乏。其中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典型症状是,早上可能还两眼炯炯有神像是一尾活龙,到了傍晚便眼皮愈来愈沉重,一副嗜睡的模样。
中医古籍《目经大成》中有“睑废”的病名,《普济方》则称为“眼睑垂缓”,古人认为脾虚气弱、脉络不和是主要病因,严重者中气下陷,全身体弱乏力、四肢虚软,或见脱肛、妇女子宫脱垂。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来益气升阳、宣通脉络。若是精神抑郁造成的,则改用逍遥散来疏肝解郁、气血双调。少数有眼部头部外伤史,则可加入祛瘀四物汤来行气活血。
正常人眨眼每分钟5~6次不等,极少眨眼者,可能角膜感觉消失、面神经麻痹或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眨眼频繁者,常见于眼结膜受刺激、心理因素或神志疾病,应及早就医,才能针对病因加以治疗。
作者为中国医药大学副教授、台湾台中市叶慧昌中医诊所院长,本文经作者授权刊载,转载本文请取得作者同意。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