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就明白,为何你改变不了身边的人。(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罗伯特.西奥迪尼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教授也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者。有一天,他在纽约要乘地铁去时代广场站,当时是乘车的高峰期,乘客们像往常一样沿着台阶往站台奔去。
突然间,他看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躺在台阶中间,双目紧闭,身体一动也不动。赶着搭地铁的乘客们像没看到这位男子似的,匆忙的从他身边经过,有些人甚至会从他身上跨过,急忙着要乘坐地铁回家。
看到这一景象,罗博特.西奥迪尼内心感到非常的吃惊。于是,他停了下来,想看看那位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在他停下来关切那位男子时,耐人寻味的事情发生了,有些乘客也陆续跟着罗博特.西奥迪尼停了下来。
很快的,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的身边围了一圈关心他的人,人们的同情心一下子蔓延开来了。有人给他买了食物,有人给他买来了水,还有人通知了地铁巡逻员,而这个巡逻员又连络了救护车,几分钟过后,这个男子醒了,他一边吃着别人买给他的食物,一边等待着救护车的到来。
后来人们了解到,这位男子只会说西班牙话,身上没有钱,在曼哈顿的大街上流浪了好几天没有食物吃,最后因为饥饿而昏倒在地铁站的台阶上的。
为什么刚开始时人们会对这个饿倒在台阶上的男子视若无睹、漠不关心呢?
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来去匆匆的人流中,人们常常会陷入完全自我的状态,在忽视无关紧要的信息的同时,也会忽视了周遭需要帮助的人。
在社会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都市恍惚症”,就像我们走在嘈杂的大街上,眼睛却看不见,耳朵却听不见。
那后来为什么人们对这个男子的态度有了较大的改变呢?
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有一个人开始关注这个饿倒在台阶上的男子时,致使情况发生了变化。
当时,罗伯特.西奥迪尼停下来,只是想要看一看哪个处于困境的男子而已。但是人们却由罗伯特的举动中,从“都市恍惚”中清醒过来,因此也注意到了这个男子需要别人的帮助。当大家注意到他的困境后,就开始用实际的行动来帮助他。
因为看到他人的善良举动,从而对自已本身的心理产生了冲击,进而引发出了自身行善的愿望和行动,心理学家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升华”。
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帮助病人、穷人或者是处于困境中的人,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升华”。尽管这些助人为乐的善事,并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大善事。
从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的故事,让人联想到英国一位主教的墓志铭:
少年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
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曾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
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
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
当我垂垂老矣之时,终于顿悟:
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
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以后,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
当自己先改变了,那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也可能会跟着一起改变;很多人改变了,更多的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可以这么理解,先改变自己,就可能改变世界。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