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 我向你致敬!(图)


城堡(图片来源:Adobe stock)   

2017年6月1日上午,我和内人随着一行由二十余人组成的团队,乘坐大巴告别波西米亚南部风景如画的CK小镇,沿伏尔塔瓦河向布拉格进发。早知布拉格是唯一整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都市,令人满怀期望之情。大巴上导游播放一段音乐,是100多年前斯梅塔那著名交响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乐曲描写的正是被布拉格人称作父亲河的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的西岸,是历经千年沧桑依然不失贵族气的布拉格城堡。城堡原是波西米亚王宫,由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组成,享誉世界的圣维特大教堂静静地座落此地。大教堂始建于925年,1344年扩建的哥特式主教堂,使圣维特大教堂不仅成为历代国王加冕的圣地,也是国王长眠之地。直至1929年,这一历时千年、凝聚着无数艺术家与工匠们心血的天主教伟大建筑,才正式峻工。教堂内一眼望去气势恢宏、光彩夺目,精致的雕塑与浮雕、风格迥异的石雕与木雕、彩绘玻璃与琉璃窗等,令人目不暇接。最早将天主教带到捷克的圣瓦茨拉夫的遗骸,就安葬在瓦茨拉夫礼拜堂内。不过人们更感兴趣的是其中圣约翰塑像及其棺柩。约翰・内波姆克原是中世记圣维特大教堂红衣主教,因王后独自到教堂作忏悔,国王不知王后为何事忏悔,带人当面询问约翰主教。主教恪守天主教规则,拒绝说出王后忏悔的内容,于是惹怒国王。国王仗着手中权杖,命手下将约翰主教捆起来,并从查理大桥上将主教抛入伏尔塔瓦河。

很快,布拉格市民发现天空升起5颗耀眼的星,从此圣约翰成为伏尔塔瓦河的保护神,这也是圣约翰塑像的头上有5颗星环绕的原因。今天,当旅游者走进圣维特大教堂,目睹圣约翰的雕像与灵柩,充其量也就当作逸闻趣事,殊不知其中暗含着权力的冲突。源自希伯莱文明的天主教神权,曾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当国王将主教抛入伏尔塔瓦河以示惩罚时,则又意味着王权向神权的挑战。当然最终王权与神权还是趋于“你推不倒我,我也推不倒你”的均衡状态。这对欧洲现代文明中的权力制衡,具有毋容置疑的导向意义。

伏尔塔瓦河穿越布拉格腹地的河段,共有18座大桥飞跨对岸,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查理大桥。查理大桥始建于查理四世时期,两端的塔楼原是神圣罗马帝国火药库,东端塔楼一侧,耸立着查理四世的塑像。查理四世是原德意志国王,1355年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48年查理大学创办,并成为中欧与东欧历史上最悠久的大学,即今布拉格大学。9年后查理大桥开始建造,约半个世记后峻工。差不多同在这一时期,查理大学又为欧洲奉献了一位与神权对抗的思想巨人,即查理大学校长杨・胡思。

当我们经过西岸桥头的马拉斯特拉纳塔楼,也就踏上了举世闻名的查理大桥。桥身是哥特式建筑艺术的杰出瑰宝,桥的路面铺着方形石块,一代又一代熙熙攘攘的人行往来,将石块的表面磨光,如同梵蒂冈圣彼得广场的路面一样。大桥全长516m,16座厚重的桥墩沉稳托住全桥。桥上形态各异的雕像群共30座,整体呈巴洛克风格,系17—18世记的艺术杰作。欧洲人将查理大桥称作“露天的巴洛克美术馆”,前文述及红衣主教圣约翰的塑像即其中之一,据说塑像的位置正是当初主教被抛入伏尔塔瓦河的位置。这些塑像原件保存在布拉格博物馆,桥上全是复制品。上世纪杰出的现代主义文学巨匠卡夫卡,曾居住在离查理大桥西端不远的“黄金小巷”。3岁起卡夫卡开始在大桥上游戏玩耍,并从这里汲取他所需的精神营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卡夫卡留下的一句话是:“我的生命和灵感,全来自伟大的查理大桥!”

次日我与内人再度来到查理大桥北面的另一座大桥上,驻足远眺查理大桥,才真正感受到查理大桥恢宏的气势和伏尔塔瓦河开阔的胸襟。从那一刻起,我似乎明白布拉格人何以将伏尔塔瓦河称为父亲河的原因。然而,从《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所获伏尔塔瓦河印象,与我所目睹的伏尔塔瓦河依然差异很大。

我们穿过查理大桥东端的斯塔雷美斯特塔楼,向东步行约500m左右进入老城广场。广场的市政厅建有高耸的钟塔,钟塔上著名的天文钟建于1410年,许多游客驻足在硕大的天文钟下等待正点的钟声,届时大钟上方的两扇窗内,会出现耶稣12门徒鱼贯而过。广场上永远是热闹喧哗的气氛,有人用身体和服装创作的“塑像”,如同真的雕塑品一样纹丝不动,当你走近时,静止的“塑像”突然朝你伸出手,做出欢迎姿态的一刹那,十有八九会把你吓一跳。再往东是哥特式建筑的蒂恩圣母堂,两侧塔楼高达80m,教堂正中的圆顶镶着圣母像。再过去是卡罗利努姆宫——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邻近还有伯利恒教堂。另一个具有纪念碑意义的景点,是广场北侧杨.胡斯遭火刑的大型雕塑群。

胡斯曾任伯利恒教堂神父,中年时升任查理大学校长。天主教对捷克的控制,以及教会对土地的强行占有令胡斯难以接受。胡斯在自已的著作中,表达出与神权对抗的意志,由此被罗马教廷视为异端。1414年在康斯坦茨宗教会议上,胡斯遭教会的秘密诱捕,不久被宗教裁判所判刑。次年7月6日,胡斯在广场上遭受残酷火刑,享年46岁。一个世记后,与权力对抗的精神遗产在欧洲得以继承,德国与法国宗教改革的浪潮掀起。较量的结果,是罗马教廷在西欧的神权统治告终,曾经被视为异端的基督教新教终于在西欧壮大。新教徒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共和国——荷兰。1915年值胡斯遇难500周年,胡斯受火刑的大型群雕在布拉格广场揭幕,7月6日这一天被命名为“胡斯日”。“天鹅绒革命”成功10年后的1999年,传来罗马教廷为胡斯平反的消息。

我们在布拉格逗留两天,启程回国的时刻越来越近,然而在饱览布拉格与伏尔塔瓦河的美景之余,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遗憾。直到第三日临上飞机前,在机场大厅静候的间隙才渐渐明白,原来交响诗《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一开始,伏尔塔瓦河的涓涓细流婉延曲折,随旋律的展开而不断延伸。在流经大片森林与原野后,终于汇成滚滚巨流,乐曲也变得雄浑、昂扬,有如万顷波涛呼啸而来。那不屈不饶、激荡奔腾的气势,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而我站在查理大桥上看到的伏尔塔瓦河,虽可感到宽广的胸怀,却已显得波澜不惊,失去滚滚向前的气概。真禁不住想大声追问:伏尔塔瓦河,你曾经向权力抗拒的精神,对自由无限向往的激情,难道已经消失了吗?

其实布拉格从1948年起在极权主义压迫下所忍受的痛苦与屈辱,更甚于中世记。然而,布拉格一如查理大桥下的伏尔塔瓦河,只能是那样默默承受,听任暴力横行,没有昂扬的呐喊,甚至没有浪花飞溅。布拉格,难道你真的只能如此消沉?不!布拉格没有令人失望。作家苗炜在“1968年8月的布拉格电台”一文中,再现了布拉格当年发生的那个珍贵历史场景:

8月21日拂晓,苏军逼近(布拉格)电台,人们从电台里听到女播音员平静的声音:“他们迫使我们沉默,但他们无法使我们的心保持沉默……他们已经进入电台大楼,但我们还在这里,我们还和你们在一起。我们永不放弃!永不!”接下去是一阵沉默,然后是抽泣的声音。

再接着,捷克国歌《我的家乡在哪里?》响起,那旋律通过电波覆盖了这个悲情的城市,无数市民失声痛哭……

不要以为这仅仅是一种民族主义情愫,只有读过剧作家哈维尔写给总统胡塞尔的那封信,才能明白布拉格人的真正处境。哈维尔的信中有如下一段文字:

在这个制度下,生活中渗透了虚伪和谎言。官僚统治的政府叫人民政府,工人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的名义下被奴役……没有言论自由成了自由的最高形式,闹剧式的选举成了民主的最高形式,扼杀独立思考成了最科学的世界观……它伪造过去,它伪造现在,它伪造将来。它假装尊重人权,假装不迫害任何人;它假装什么也不怕,假装从不做假……

哈维尔的信,深刻揭示了极权主义的道德危机。然而更能彰显自由布拉格向极权主义者抗争的,是著名的列侬墙。列侬是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的灵魂,也是摇滚音乐史上最富天才的人物。列侬的摇滚乐中不仅是对先锋艺术的探索,还含有惊世骇俗的反抗精神。1980年12月8日,列侬在美国遇刺身亡,令全世界摇滚爱好者陷入悲痛。几天后布拉格一位未留名的先锋派艺术家,在离查理大桥不远处的一堵墙上,画了列侬的遗像,并在遗像旁抄录一段出自列侬原创的歌词。此后,路经这堵墙的年轻人驻足观望之余,自发在墙上信笔涂鸦,或是漫画、标语,列侬墙成了布拉格人自由表达意志的地方。如果说胡斯塑象群早成为这个城市的精神象征,那么列侬墙已成了布拉格的名片!

果然,到了1988年,对极权主义表示愤概的标语、漫画以及腐败丑闻,更猛烈地展现在列侬墙上。惊慌失措的当局只能一遍遍地涂上油漆试图掩盖,但新的涂鸦却以更快的速度再现列侬墙。这种拉锯式的博弈究竟能拖多久?直至1989年11月17日,20余万市民突发聚集在瓦茨拉夫广场,愤怒之余拉开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长期积压的反抗情绪突如山洪瀑发,示威者们公开要求结束捷共统治。恰如《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中可感受到的那样,伏尔塔瓦河在穿越大片森林后,终于汇成滚滚巨流,奔腾激荡呼啸而来。一个星期后,大势已去的捷共第一书记雅克什匆匆宣布辞职,那不可一世的庞大政权终于轰然倒塌。伏尔塔瓦河畔的反抗潮流,成为席卷东欧的颜色革命中最精彩的篇章。在人类文明史上,这场没有暴力与流血的天鹅绒革命,注定将占有辉煌的一页。

我的思绪不断跨越欧洲现代文明跌宕起伏的进程。蓦然回首,想起我们正取道赫尔辛基回国。当飞机在俄罗斯万米以上的高空飞行时,正值深夜。至此,我终于明白,伏尔塔瓦河何以显得如此平静,又如此从容、自信?也读懂了布拉格电台的女播音员抽泣着宣布“永不放弃”的含义。布拉格永不放弃的是自胡斯以来与权力抗争的精神,永不放弃的是对自由的深深渴望。

自由布拉格,我向你致敬!

本文留言

作者观雨堂主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