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政治力强迫复耕恐失败告终。图为河南兰考农村里的一副习近平视察兰考的大幅宣传版。(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5月14日讯】(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多项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再度下滑,北京当局加强“维稳”经济的同时也把目光瞄向农村,农管、退林还耕运动等纷纷在各地出现,但分析指政治力强迫复耕恐失败告终。
betway体育手机网 的经济和金融数据显示,CPI(居民消费价格)、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双双回落,新增存款和贷款也不及预期,中国央行或再采取降准或降息的方式释放流动性。
据路透社报道,国泰君安国际经济学家周浩表示,“中国的信贷数据远低于预期,加剧了对后疫情复苏可持续性的担忧”;“融资总额和新增贷款都只有市场预期的一半,这表明疫情后的第一波复苏或多或少已经消退。”
有中国专家呼吁,当务之急是全力拼经济,加大政策力度:财政积极、货币宽松、稳楼市、提振消费、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稳外贸等。
但外界认为,北京当局只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才是正途。
《纽约时报》中文网曾经发文指出,过度控制、干预主义、货币操纵.....中国不仅不是市场经济,更糟糕的是:中共已经系统地渗透到了中国正在增长中的私营部门,已经在超过一半的非国有企业中开展活动;中共可以操纵甚至控制这些公司,特别是大型企业,一些外国公司也不例外。现代中国经济是党企联合集团式的经济。
美国之音5月12日的文章指出,中共政策“大逆转”再添一桩,推行多年的“退耕还林”政策疑似退场,取而代之的是“退林还耕”运动。观察人士说,此一政策违反农业科学,而且施行以来、乱象丛生,各级官员用政治力强迫复耕,失败告终的概率很高。
目前已知最为极端的事例是在四川成都,当地政府于2017年斥资341亿元(人民币,下同)修建上百公里长、原定今年底完工的“环城生态区绿道”,但4月底许多当地民众发现,刚植栽好的绿化植物已被铲除。而改种水稻的利润每年每亩不过770元,10万亩地一年仅获利7,700万元,用这样的利润来弥补拆掉成都生态绿道的损失至少得花上440年。
北京当局多次强调,抓紧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应。官方媒体多次宣传要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随后,中国农管出现了,“退林还耕”、“稳粮保供”等运动在各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愈演愈烈:曾经退耕还林了20年前茂密的林地一时间,又变成了耕地,不分树种和树龄一律铲除;各地都出现侵犯农民权利的事件,一时间怨声载道。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去年底的统计,全中国目前总计有8.2万名在编在岗的农管人员,他们分散在约2500个相关机构中执勤。
位于台北的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信贤对美国之音分析指出,在中国经济放缓,政府裁员额度达5%的大环境下,农管队伍却逆势崛起,代表中共打算加强农村的维稳。至于“退林还耕”运动则凸显北京当局对国际局势与粮食安全的焦虑感,“按照中共自己的定性,就是说,一旦(发生冲突)被封锁的时候,它(中国必须)自己自给自足,我觉得,这是习(近平)非常重视的一件事情。”
位于美国波士顿的东北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邱万钧则批评中共的作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完全无视“退耕还林”是基于土地贫瘠、种植效率差或污染等因素,如今反用政治力强迫复耕,效果堪虑。
自由亚洲电台网站5月5日的文章提出质疑:“‘退林还耕’不惜一切代价保粮食生产,习近平在下一步什么大棋”?文章认为,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粮食成为贸易战博弈的其中一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和俄乌战争加剧,冲击全球粮食供应链,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安全再次摆到中国高层的议事日程上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前多次表态,要重视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但据官媒《新京报》此前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谷子糜子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分析,未来对粮食的需求也会相应提升,粮食安全仍然应该警钟长鸣。“主产区、主粮作物产量也在不断接近极限”;“我国华北、东北等主产区,土地长期超负荷利用,继续增产确实比较困难”。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北京加强“维稳”经济 退林还耕恐失败告终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