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以德报怨的政策理念,让日军愿意携手国军抗共(图片来源:Pixabay)
抗战胜利之后,原本作为国军死敌的日本军队,在战后接收事务上,全力配合蒋介石的要求,只将武器装备移交给国民政府。甚至在国军接收的空窗期上,替国军捍卫领土,还不惜以武力抵挡来犯的共军。为什么日本人的态度在转眼之间有了这么大的转变?本文根据中华民国中研院学者黄自进在《重探抗战史》中的研究,来回答这一问题。
原来,这来自蒋介石的“以德报怨”。
抗战胜利文告 蒋介石以德报怨
1945年8月6日与8月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15日,大日本帝国宣布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当天,领导中国守得抗战胜利的蒋介石宣布接受日本投降,发表公开谈话:
“全国军民同胞们,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们:我们的抗战,今天是胜利了,‘正义必然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他最后的证明……我说到这里,又想到基督宝训上所说的‘待人如己’与‘要爱敌人’两句话,实在令我发生无限的感想。我中国同胞们必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们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复敌人从前的暴行,以奴辱来答复他们从前错误的优越感,则冤冤相报,永无终止,决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
黄自进指出,这篇充满高度的讲稿是蒋介石亲自撰写;而在战争期间奉行“优胜劣败”,没有“与人为善”之想,更无“待人如己”之怀的日本人,把这份文告解读为蒋介石对日本的“以德报怨”。而其中反映的人道尊重,衬托出日本人在战时对人道的摧残──蒋介石的“以德报怨”,让日本人自惭形秽。
黄自进也提到,日本学者中村胜范根据年轻时的回忆指出,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虽然促使日本投降,但没有让日本人的战斗意志屈服。真正征服日本人的内心,让他们打从心底承认战败的契机,是蒋介石的这篇讲稿。众多日本媒体也都以“以德报怨”为新闻标题,感激蒋介石为日本人带来战后余生的曙光。
受降仪式 蒋介石忧虑苏、共趁火打劫
1945年9月9日,正当南京举行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之时,蒋介石显得心事重重。他在前一天的日记中提到了关于苏联和中共的莫大隐忧:
“党国之危机,九一八以来未有甚于今日者也。如果偶一不慎为俄史、共毛所借口诬陷,则个人失败之事小,而民族存亡之前途大,甚至陷于万劫不复之地也……此时唯一政策,在接收国内各地区敌军之投降与缴械;其次为接收东北之失地,使俄国不能不以履行其条约义务为首要;否则,敌械未缴,西陲起衅,反为俄共与敌寇所利用,使得中国纷乱不可收拾,则革命乃真整个失败矣。”
中共在抗战之中,藉着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将士用命,默默在大后方发展壮大。根据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来看,当时中共的八路军从1937年的4万5千人,发展到1945年的60万主力军;原本只有3个支队、1万2千人的新四军,已扩展为7个正规师、近26万的主力军。并且,抗战时期敌后的三大战场──华北、华中、华南,都被中共陆续接收,建立了19个解放区,如果加上原有的陕、甘、宁边区,其占据总面积达到了95万6千平方公里,是战时沦陷领域的66%。
日本投降之际,中共已然成为国民政府难以应付的威胁;而更严重的是,当时苏联军队已经抢先一步进驻东北,在战略位置上,和中共在华北形成了犄角之势,让国民政府对华北的接收与对东北的收复造成极大困难。
中日化敌为友 联合防共
黄自进指出,蒋介石争取在接收事务上与驻华日军合作。他希望日军能够为国军抵挡共军,以免其借由地利之便强取日军的占领地和武器。而蒋介石愿意和日本携手重建亚洲和平的胸襟,真正在内心打动了日本军民,为两军的合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早在1945年8月14日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就指示,除了东北以外,中华民国的台湾及北纬16度以北越南境内的所有日本部队,只能向蒋介石委员长及其代表投降。日本及汪精卫伪政权都表示同意,独独中共表示异议。虽然各国不予理会,但中共依然选择诉诸“武力”,达到受降的目的。
蒋介石苦恼的原因是,突然的胜利,让处在西南一隅的国民政府无法立即受降。因此,他需要仰仗原本已经可以以战俘身分接受保护的日军,继续保持武装,在国军到来以前,坚守着防止共军入侵。
也因此,即使日本政府已于9月2日签署投降文书,受降仪式也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但中国战场却仍旧天天上演共军和日军、伪军之间的大小战斗;还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那就是原本是死敌的国军和日军,竟然一起为防共与抗共,并肩作战。
国民政府在受降计划中,列举了27个战略都市为优先目标。幸赖日军和伪军的支持,国军从原本限于西南一角的情况,到最后成功接收了其中21个战略都市。虽然对东北的接收几经周折,最终依旧失败,并直接促成了共军的坐大,和国民政府对美国、苏联关系的生变,造成最后国民政府的全面溃败、退守台湾。但不得不说,蒋介石对日本的宽大政策,赢得了日军的尊敬和认同,让日军愿意“赎罪”,协助国民政府守护领土。这其中展现的人性光辉,何尝不令人动容?
本文主要参考黄自进:〈战后中国的命运〉,《重探抗战史(三)》(台北:联经出版,2022年)。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