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国民党角逐立法院正副院长的不分区立委当选人韩国瑜(左2)、立委江启臣(左1)29日上午拜会民众党立法院党团。(图片来源:中央社)
【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2024年1月29日讯】(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记者李佳琪综合报导)国民党“韩江配”、民进党“游昌配”都有意角逐立法院正副院长,今(29日)都拜访民众党团争取支持。民众党不分区立委当选人黄国昌透露,会谈过程非常愉快、融洽,两边都有最大共识,政党利益与个人利益都是小事,强调“绝不是刑堂也无牵涉到任何利益交换,绝对非常公开负责任的跟台湾社会报告。”
第11届立法院立委将于2月1日报到,当天将选出新任的正副院长。国民党推出不分区立委当选人韩国瑜、立委江启臣角逐正副院长。而代表民进党参选正副院长的则是现任立法院长游锡堃及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由于国民党及民进党席次未过半,拥有8席立委的民众党扮演关键少数,也成为蓝绿争相拉拢寻求支持的对象。
中央社称,韩国瑜、江启臣2人今天拜会民众党团争取支持。民众党立委当选人黄珊珊、黄国昌等人迎接韩国瑜、江启臣等一行。双方的闭门座谈历时约40分钟。会后韩国瑜表示,大家在会中沟通国会改革,在野党未来能否联手满足台湾人民需求与期待,双方在会中几乎是无话不谈,所有沟通的意见都非常彻底。
韩国瑜表示,很多人都说密室协商好像有利益勾结,他要再次澄清,当今国民党是在野党,国民党没有任何资源,是抱着无比的真诚来与民众党交流意见,请各界不要用负面思维看待这场良性又健康的拜会。
韩国瑜称,他非常期待与民众党8席立委当选人在未来立法院,为新国会带来新改革,能够共同有更卓越的表现。
江启臣中午接受网络节目“今天谁来沛”专访时表示,今天在会中只谈到国会改革,韩国瑜也表达,如果有机会担任立法院长,绝对尊重、保障小党的权益。国会的价值在多元,不是只有多数,这部分他跟韩国瑜一定说到做到。
江启臣指出,民众党会如何投票,尊重民众党的选择,但必须要强调,有800万名选民把票投给在野党,代表人民对国会有高度期待,希望发挥监督力量。他跟韩国瑜的理念是,要让国会回归宪法赋予的角色,捍卫国会尊严,找回监督制衡的力量,也希望民众党一起来完成这件事。
江启臣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如果民众党愿意跟韩国瑜搭配,他也可以让出副院长的位置。
民众党团副主任兼发言人杨宝桢则表示,今天的内部会谈气氛愉快,双方充分交流,接下来会评估与民进党正副院长人选交流结果,是否达成国会改革共识,这会是接下来投票依据。杨宝桢也表示,国民党确实提到会积极推动国会改革,并促成在野更多合作。
自由时报报导称,继上午“韩江配”前往民众党团拜会后,“游昌配”下午也亲赴拜访,较劲意味浓厚。历经约1个小时闭门会议,游锡堃于会后受访表示,他稍早和民众党8位不分区立委当选人坦诚交换意见,“我感受到民众党对于台湾未来的关心、对于国会改革的坚持;我过去也很重视国会改革,虽然我身为立法院长,没有提案权,不过大家理念都非常一致,都希望对台湾民主巩固、国会改革、民主深化尽最大努力。”
游锡堃说,大家交换意见时,都是把台湾国家利益摆在中间,要怎么样让台湾更好;投票至今刚好半个月,选举激情会慢慢淡化,应思考如何团结让台湾更好。其中,国会改革对台湾未来非常重要,未来若有机会当选立法院长,除本于“立法院组织法”规定,应职权中立、维护秩序、处理议事。
对于是否会全盘接受民众党国会改革诉求,游锡堃强调:“我个人表示支持,不是代表民进党。”他说,自从他当选省议员至今已超过42年,他对台湾民主、冲破党禁、国会改革等,“事实上我有一定的想法,只是我当院长就要有院长的样子”。
针对民众党推动单一召委制,游锡堃表示,他个人没有提案权,“我只能说,个人觉得是好。”他说,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单一召委,就台湾来讲,采单一召委可能损及小党利益,双召委会照顾到小党,在委员会平衡,有缺点也有优点;若单一召委的话,执政党或多数党会全拿,很可能小党的意见、政策受到忽略,各有利弊,“基本上国会改革我都支持。”
黄国昌会后受访表示,会谈的过程相信是非常愉快、融洽,大家对于立法院接下来运作及希望推动国会改革的目标,充分交换意见,相信游院长过去推动台湾民主的贡献是目共睹,在台湾的历史上绝对有游锡堃院长重要的角色与定位。
黄国昌也透露,两边可以说最大共识是在国家跟人民利益之前,政党利益跟个人利益都是小事,相信台湾社会所期待的,不管是未来执政的民进党与在野的国民党、民众党,大家怎样在国会携手合作,推出更多福国利民的法案,这才是人民真正关切的大事。
媒体追问谈完后跟谁是比较好合作人选?黄国昌回应,不管是上午国民党来拜访,还是下午游锡堃、蔡其昌来拜访,民众党的立场角色就是来者是客、以礼相待,两场会谈内容都非常融洽,相信对国会未来的运作都有正面积极的意义。至于民众党立场就是团进团出,两场会谈刚结束,党团成员有必要开会讨论,有任何决定都会跟台湾社会、人民报告说明。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