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7日,青海海北藏族州刚察县焦石克村寄宿学校学生在上藏语课。(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8月1日讯】中国短视频平台抖音禁发藏语文视频,引发藏人及援藏团体不满,质疑中国宪法保障民族语言使用权利,抖音大量删除藏语文视频的歧视性作法违反中国宪法。
名为“玉嗄嗄”的藏人直播主透过视频,以藏语批评中国互联网短视频平台“抖音”强制删除藏语内容,他质问说:“是抖音公司的权力大还是当局的权力大?宪法不是保障民族语言的使用权利吗?当局不是说大力支持发扬光大藏民族的语言?”
玉嗄嗄这段视频早已被抖音删除,但引发境外藏人热议。藏人发现,包括快手、B站等中国其他视频平台的藏语文内容视频,同样遭屏蔽和删除。
在台西藏人丹增南达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认为,抖音禁藏语是中国政府发现藏人将抖音用在宗教、语言、文化而下的禁令。
藏人:抖音禁藏语冲击直播带货生计
丹增南达提到,境内藏人都很清楚在抖音不能提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不能讲政治,否则形同“自杀”、直接被警察抓走,但允许做生意,直播带货。例如藏人透过抖音卖糌粑、干酪等食物,或是天珠、藏药、动物皮做的帽子和服饰等,对偏远地方的农牧民、老人和文盲来说,必须说藏语才能懂,如今藏语文视频被禁,以藏语做直播生意的藏人,生计严重受冲击,有些直接把网站都关了。
丹增南达说,许多藏人相信藏药的疗效,抖音里医疗咨询也十分盛行,如今大受影响。“一些藏药天然生长,例如藏医会教藏人,如果在四川、青海,当地有什么草药、去哪座山可找到哪些草药,哪种草药怎么煮?怎么制药?全部能通过抖音教学,不需要到拉萨拿药。”
此外,丹增南达指出,西藏地区学校禁教藏语、藏生被迫到外地上寄宿学校,有藏语老师在抖音教藏语。“在学校、社会里不可以教藏文,西藏人没办法学习藏文,通过抖音15秒的视频,展现西藏文法怎么运作,西藏人学会文法可以书写藏文。中共已经抓到很多老师在抖音教母语,把他们关进监狱里。”
丹增南达说,中国政府发现它可以监控、限制藏人行动自由,但通过抖音,西藏自治区拉萨的藏人,可以和青海、四川等地藏人借由抖音以藏语聊天,对中共来说十分危险,担心藏人更团结,不利控制。
丹增南达指出,一些僧人在线上朗诵诗歌、讲述佛教哲学,自2022年起,藏人发现一些藏语抖音视频遭删除,最近更全面清理。在境内,会用智能手机的藏人八成以上会看抖音,尤其年轻人,现在抖音禁藏语,平台信息全断。
中国“去藏化”政策再添一笔
西藏流亡政府、藏人行政中央西藏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达瓦才仁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不只抖音删藏语文视频,中共还长期监听藏人和海外通话,若听到使用藏语直接切断,藏人在中国的网络、通信,一直被强迫使用中文。
“这是中国政策去藏化的一环!不让藏语有发展空间!”达瓦才仁提到,习近平今年六月赴青海考察,第一个行程就去寄宿制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称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达瓦才仁说:“习近平去中国本土企业家赞助的学校,却关闭具有三十年历史、藏人建立的果洛藏语学校,成了鲜明对照。今年开始,上大学的藏文考试也取消,都与中文取代藏语政策直接相关。”
达瓦才仁指出,美国参众议院相继通过抖音(TikTok)禁令法案,如今从抖音积极配合中国政府消灭藏语言的政策,等于坐实美国质疑抖音跟中国政府有关的疑虑。
达瓦才仁说,抖音禁止的是语言而不是内容,以中文讲西藏文化、服装、食物、山川、风俗习惯,不会被删。中国政府的政策认定西藏人讲藏语和信仰藏传佛教,会阻碍西藏人同化为汉人,那西藏人就会永远保持西藏人的特性和民族意识,这令许多中国官员、学者睡不着觉,充斥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
援藏团体批评违反中国宪法保障藏人使用母语权利
自由图博学联台湾分会理事李芃萱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指出:“抖音全面禁藏语的新现象,加上强制寄宿学校的政策,是从正规教育、流行文化全面切断母语学习的机会。包括援藏团体关注中国当局全面改动西藏地名,改以汉语拼音取代藏语文拼法,如直接将西藏英文译名‘Tibet’改为汉语拼音的‘Xizang’。这些看似很小、很零碎的作法,总体加起来对西藏语言文化、流行文化进行系统性摧毁。”
李芃萱说,从援藏团体角度来看,中国在西藏是非法占领状态,既然已成既成事实,必须建立统治正当性,遵守中国宪法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至少必须提供双语教学,更不能干涉藏人以藏语文进行消费的行为,当局此举严重违法。
海外援藏团体“国际声援西藏运动”7月24日在官网也发布报告,谴责限制短视频平台使用藏语是中共“去藏化”政策的一部分。西藏人权与民主促进中心也指出,藏语文视频遭删除,发布帐号也相继被封锁,这是剥夺中国宪法赋予藏人的权利,呼吁中国当局必须遵守其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和《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等三项国际公约,坚持平等和非歧视原则。
针对藏人网民和援藏团体的诉求,抖音和中国官方尚未作出回应。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