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圣关羽塑像。(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三国演义》不同于《三国志》,它并不是史书,而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一本文学小说。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学生生活非常枯燥,那时我的乐趣就是在下课后一个人默默地阅读《三国演义》。岁月飞逝,一转眼虚度了数十载,然而《三国演义》中的两段话却仍然如雷贯耳,掷地有声,至今仍然铭记在心中。
第一段话是《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中张辽训斥吕布的一段话:“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第二段话是《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中关羽回答其子关平的一段话:“吾于千枪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有一些喜欢钻牛角尖的人们认为,《三国演义》书中描述的不是历史事实,于是就心生排斥,主张只有读《三国志》才有意义。我则认为研究《三国志》是专门研究史实的历史学家的工作,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只要能起到弃恶从善、教化人心的书籍都是文化意义上的好书。
生死考验从容不迫 张辽坦然视死如归
人世间除了生死之外,一切都是小事。因此,即使对于修行的人来讲,放下生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曾经看到一个修行多年的人,因为她并未实修,在身患重疾疼痛难忍之时,竟然当着众人之面大喊三声:“我不怕死!”在我看来,她那只是给自己壮胆而已。因为一个已经放下生死的人自有他的精神境界和气度,他内心的从容不迫不可能让他以这种方式来展现不怕死的境界。
在三国众多的英雄豪杰之中,最让我心生佩服的人,既不是驰骋沙场的关云长,也不是智冠天下的诸葛亮,而只是一个一切看似非常平凡的武将。也许很多人还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一个名字,然而我却从那数百页的字里行间细数出了属于那个生命的洒脱与豪迈,他就是张辽,字文远。
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我已经知道了“视死如归”这个成语,但是我并不明白视死如归的人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气度。是张辽在白门楼下的言行让我理解了视死如归的真意。吕布在战败被处死前对曹操说:“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曹操却下令将吕布缢死。而吕布手下将张辽,见吕布乞命,大叫曰:“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曹操听后亲自拔剑在手,来杀张辽,张辽全无惧色,大呼曹操为“国贼”,引颈就戮。但曹操终见其才能与高尚的人品,不肯杀之,乃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并且待张辽以上宾之礼。张辽感其恩情,于是投降,自此成为曹操将领。这个场景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如果有骨气,关键时刻视死如归,往往还不可能死,相反摇尾乞命,则必死无疑。
一个放下生死的张辽,足以让世间的凡人心生敬畏。后来我读到张辽在逍遥津上的雄壮背影,伫立于合肥城头的那一声仰天长啸,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从此他成为了江东人尽皆知的神灵。“闻其名,小儿不敢夜啼”,也许是小说太夸张了吧,可谁又能感受到那一个夜晚的腥风血雨,八百铁骑冲垮数万大军,纵横驰骋,冲杀突击,舍我其谁也!吴主孙权何等豪杰,险些丧命于斯。在那个喧嚣的岁月里,合肥一直是魏吴争霸的最前线,在东吴人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之下,一名强将胜过千军万马,只有张辽才是曹操内心最坚固的屏障,张辽是曹操帐中为数不多的既能统兵出征又能临阵厮杀的大将。
威震逍遥津只是张辽生命中的一个小小插曲,他在这个命运的流离失所中不断更替着主公,历经了丁原、董卓、吕布时代的曲折与无奈,直到最终归降曹操,才看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吕布尽管有万夫不挡之勇,但他的人格与精神境界无法与张辽相比。张飞每当临阵对敌,必先骂吕布是“三姓家奴”,然而四易其主的张辽却没有得到后世任何的骂名,事实上忠诚更多地体现在表面之下的内层之中。他从未像吕布那样临阵反戈,即使在昏君的帐下依然恪守着自己的本分。白门楼上面对威严的胜利者曹操,他依然能勇敢地唾弃,丝毫不为自己的性命作任何的担忧。他的武功远不如吕布,但是他的精神境界却使吕布难以望其项背。
人生一世,最终难免一死。然而,一个内心坦然放下生死的人,必有超人的胸怀与境界。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