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梦蝶(图片来源:美国公用领域)
前文主要介绍《内篇・逍遥游第一》论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即人生意义在于,得道从而在无限苍穹逍遥游。《庄子》对生命意义的诠释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如《红楼梦》作者熟读《庄子》,多处引用《庄子》名句,在最后一回隐喻了宝玉得道在浩瀚苍穹中作逍遥游。书中提到宝玉与僧道为伴,在渡口拜别贾政时,作歌:
“我所游兮,鸿蒙太空;我所居兮,青埂之峰;谁与我游兮,我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本文拟解读《内篇・齐物论第二》。
人籁、地籁和天籁打坐的层次
《齐物论》以修道者南郭子綦与其弟子颜成子游谈论打坐开篇。南郭子綦在那天打坐中仰望窗外天空,长声叹息,似乎灵魂脱壳,忘却自身存在。他的学生颜成偃(字子游)问:“出了什么事?我了解打坐要求形如枯树,老师怎么心也如死灰?今天您的打坐同昨天不同。”(原文:“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回答说:“偃问得好,有进步。今天我打坐忘记了自己,你已经看出来了吧?你听见了人籁(人的声音),未必能听到地籁(大地的声音),你即使听见地籁,但不能听到天籁。”(原文:“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綦可能在通过描述打坐中修炼人听见人籁、地籁和天籁,以比喻打坐入静层次的提升。初学打坐时,听见人籁。待层次有提高后,人籁已经听不到,但可能听到地籁。等再提高,地籁消失了,可能听到天籁。
子綦为子游详述了可听到的地籁各种形态后,子游又问天籁怎么样?子綦回答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大意是指天籁有万般不同的形态,但都出于自然,没有谁来发动。”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打坐中听到的人籁、地籁和天籁,不只是体现打坐层次,也可对应于人的智慧层次。《齐物论》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即有悟性的人广博豁达,而悟性低的人则斤斤计较。并详述了悟性低的各种表现:
拘于智巧,言论琐细无方、没完没了,整日勾心斗角;沉缅于所为,心灵闭塞,如秋冬草木,衰老颓败,没法恢复生气。各种情感如担忧、恐惧,躁动、放纵、张狂,像乐声从中空的乐管发出(人籁)。种种情形日夜交替不消停,却不知是怎么形成的?
从开始得人身到最后消亡,均跟外界或对立或顺应,行动如快马奔驰,没有什么可使他止步,不很可悲吗!他终身承受役使却看不到自己的成功,一辈子困顿疲劳却不知自己的归宿,能不悲哀吗!(原文: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内篇 大宗师第六》标题中的大宗师三字,意在呼吁世人尊崇道为老师。但囿于成见者,难于做到。《齐物论》指出:“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大意:追随业已形成的偏执己见并把它当作老师,那么谁会没有老师呢?为什么必须通晓事物的更替并从自己精神世界找到资证的人才有老师呢?愚昧的人也会跟他们一样有老师呀。
《逍遥游》揭示得道是人生意义所在,《齐物论》间接点出悟性低者的各种表现是起因于自己观念阻挡,不能宗道为师,难于修道,困在了人籁的境界。
齐物与大辩不言
论述打坐与智慧后,《齐物论》谈到“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大意指天下万物的存在,均有其存在立足的原因,有被认可的一面。比如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庭柱,长相丑的人和美丽的西施,千奇百怪的各种事物,从“道”的角度看可相通浑一。这是齐物。
《齐物论》指出,大道不必一直称扬,大论辩家不必多说,最仁义的人不必向人示仁,最廉洁的人不必过于谦让,最勇敢的人不伤害他人。(原文: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不勇不忮)
真理完全表露于外可能不算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周处,经常示仁者反而可能不仁,廉洁到极点反而不真实,勇敢而伤人不是真勇。这五种情况着意求圆却几近成方。停止于自己所不知晓的境地,是绝顶明智。(原文: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圣人摒弃各种炫耀的迷乱人心巧说辩言,认识到无用之用,才能了解真相。(原文: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齐物论》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并借用道者长悟子对修道人瞿鹊子的回答,表示圣人跟万物合为一,超越混乱纷争。人们一心忙于去争辩是非,圣人却像愚昧无所觉察,无论古今如何变异,圣人自身浑成一体不为纷杂变异所影响,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讬于无穷无尽的境界。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外篇・秋水》提到,庄子与好友惠子游玩于濠水的桥上时庄子说:“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确实不知你。但你确实不是鱼呀,那么你不知鱼快乐,也就自证了。”庄子曰:“我得提醒你,你刚才问我从何而知鱼快乐的,对吧?你这样询问我,等于默认了我已知鱼快乐,只是不明白我从何而知罢了。我现在回答你,我是从濠水桥上晓得鱼快乐的。”
庄子在《齐物论》称“道通为一”“万物与我为一”,想必在修炼中有所超越凡尘,在其境界中能感知天地万物,从濠水桥上感受到了鱼的快乐。宋国雄辩家惠施虽学富五车,官居宰相,也许了解人间无数知识,但修道的悟性低,困在人籁境界,故想不通庄子怎么可能感知鱼。
《内篇・养生主第三》中第一句话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目前中国国内图书馆中常见把此话做成条幅挂在墙上,但“殆已!”这两个字给遗漏了,这样切割这一关键词后,这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的意思与庄子的本意完全相反。共产党对中国文化的破坏可见一斑。
庄子原本想说: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体乏神伤。紧接着这一句,《养生主》称“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即既然如此还在不停追求知识,可真是十分危险了!
庄子是在告诫包括他的好友惠施在内修道悟性低的世人,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以有限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与上面提到《齐物论》所说的:“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是一致的。
梦蝶 人身难得 中土难生 正法难遇
《齐物论》最后说,过去庄周梦见自己是蝴蝶,欣然自得的飞舞着,感到愉快和惬意!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醒来,惊惶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可叫做物化。
东方文化杂志的《《红楼梦》与庄子梦?》一文推演说,在“红楼”一“梦”里,可看到“庄子的蝴蝶梦影在翩翩飞舞。生而为宝玉黛玉,死而为神瑛绛珠;梦而为宝玉黛玉,觉而为神瑛绛珠。”
也许现在世界上多数人原本是天上的一个个神瑛或绛珠,下世历炼、追寻并同化大道大法从而回归天堂,在历史上当过庄子这样的哲人,也当过蝴蝶等动物,千年轮回,沉醉在大梦中,迷失在世间,历尽艰辛。唯有人身方可修行开悟,今生幸得人身的中土出生的中国同胞,得好好珍惜。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中唐僧说:“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