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實言:中國股市小揭秘

 2002-03-09 08:2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我是93年底進入中國股市的,當了幾年「個體戶」後,投身國內第一批獲得證監會頒發證券從業資格的某著名投資顧問公司,做到了該公司證券投資部的經理,算得上是新中國股民中的「元老」了。多年的股海沉浮,得失進退就不必說了,也不想像專家學者那樣煞有介事地對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的走向作什麼宏觀分析。有很長一段時間,中央電視臺經濟臺《財經報導》每天兩次的股市評述和《中國證券報》週末版的每週綜述都是我寫的,那樣的東西今天對大家不會有什麼幫助。在此我只想將自己經歷過的一些事情寫出來,以使對中國股市和中國經濟感興趣的朋友和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一些內幕有進一步的瞭解。

一、「T+0」時代

所謂「T+0」就是股票當日買進當日便可賣出,事實上是只要一買進立刻就可以賣出。那是一個瘋狂的時代。我入市時就正趕上這樣的時代。滬市股指從700多點漲到1000點再一路下跌到300多點,行情動盪劇烈的時候,指數一天內的波幅能達到30%。

我剛入市時連報單都不會,全靠中戶室其他股友指點。他們大多數是膽子比較大的,在別人還不知股票是什麼時就冒險搶進,有不少是靠著上海的「老八股」發的財,當時的資金規模在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

這些人在1000點跌到300多點的這輪大熊市中,基本都被「洗白」了,即輸得分文不剩,從此從股市上銷聲匿跡了。只有其中一個人在另一營業部露過面,但她那時已經「屈尊」降到了散戶大廳,見到我時假裝不認識。有一個小夥子是幫一家公司做的,一星期內就將兩百多萬輸得干乾淨淨。之所以輸得這麼快,就是在股指下跌過程中的強勁反彈時受不了誘惑,透支買進,想在收市前賣出,發個「無本之財」。誰知股市總是出乎人的意料,他剛一買進便掉頭朝下,收市時只能被迫低價賣出,即「平倉」。券商違規允許你透支,反正不管你是死是活,它的手續費是收定了的。有一天小夥子一把就賠了70多萬,臉都賠白了,我當時真擔心他會跳樓。

我能挺過來不是因為我比別人聰明,而是我不貪,心態上超脫,行情再誘人我也從不透支。我最初入市的動機不是賺錢,而是因身體不好幹不了正常工作,想找個事消遣消遣。行情低迷時我便回家養病。

二、機構時代

幾年下來,我自覺對中國股市已頗有心得,「個體戶」也當煩了,病也養得差不多了,便開始投身機構。

進公司半年後,我從行政部門調到了證券部的第一線,當上了所謂的「操盤手」,慢慢地才瞭解到了以前不知道的許多事情。

首先是各大證券公司、投資顧問公司幾乎沒有不違規炒股票的。證券公司是老實不客氣地用股民存在自己帳上的錢炒,投資顧問公司則八仙過海,各找資金門路炒。

我們公司的客戶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或准上市公司,我們自然能瞭解到普通投資者瞭解不到的信息。利用這些信息,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小發一筆是很容易的。這是公司成立的初期幹的事。

後來公司名氣慢慢大了,服務的客戶也不一樣了,便開始做更大的事。

做莊

有一家公司發行股票前,我們通過仔細研究它的招股說明書,認為它的股本結構、規模、股價市場定位、行業特點等都很適合於做莊炒作,於是副總經理親自出馬到了該公司,說通了董事長,達成了秘密協定。

該公司股票上市前頭一個星期,將近一個億的資金被交到了我公司。這些資金當然是發行股票募集到的,招股說明書中說的是用這些資金來做這個那個項目云云。

這種資金怎麼出來的我不甚了了,那家公司地處偏遠西部,天高皇帝遠,要做到看來不是難事。

這筆資金當然不能進我公司的帳。於是我被委派到全市各個營業部用我個人的名義開了若干個資金戶,近一億的資金就這樣全部掛到了我個人名下。如果我當時起了歹心將些錢捲走的話(從技術上說,我有若干種可能性能做到這一點),無論是我公司還是那家上市公司都只有「啞巴吃黃連」,哭都找不到調。

股票上市的頭一天,我到了一家不起眼的證券營業部,在集合進價前便通過電腦和電話,在所有我存過錢的營業部埋下了幾十萬股的買單。

股票上市頭一天,大多數原始股東都會獲利拋出,收集籌碼相對很容易。我的平均買入價在7元左右。

籌碼收集好了,我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下一步便是替那家公司做整體「財務顧問」,使它從一個不起眼的「夕陽」產業企業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含「高科技概念」的企業。

辦法也很簡單。花了一點錢收購了深圳一家規模不大的做電腦生意的企業,不就一下子跟「高科技」掛上鉤了嗎?再在財務報表上替他們下點功夫,另外通過一些股評家朦朦朧朧放點消息,用少量資金在收市前將股價往上抬一抬,這家公司的股票真的一路在漲,似乎還另有莊家在裡面。

我們將這些股票持有了將近一年。第二天夏天,它最高漲到了16元左右,我們決定全身而退。

我又到了當初買股票的那家營業部。誰也不知道我是誰。我聽到同屋有人在大談這家公司如何有「高科技概念」,股價還得漲時,心裏真是同情他。

我那些天什麼也不干,天天盯著電腦上這家公司股票的買單,一有大筆買單挂出我便將手裡的「貨」痛痛快快地給他,將股價從15元賣到了10元,賣了三個多星期,將手裡的「存貨」都清了出去。出貨的速度照說是快了些,但當時正趕上大盤反彈,我們不敢遲疑。

這一次做莊,除掉各種成本,一年下來我們獲利60%。至於接了我們籌碼的人怎麼辦,那就管不著了。

這是做得好的情形。也有做得不怎麼樣的。一家湖北的上市公司曾委託幾千萬給我們,因為沒有很好地策劃,幾個月下來,一分點錢都沒賺到。但是我們也不白干,每個月從券商那兒拿到的手續費回扣至少就有十幾萬。

這家公司的錢是存在用他們公司的財務部主管個人名義開的戶頭下的,我們只負責操作。後來因為做的情況不理想,他們賭氣將錢提走了,也沒有很好地與我們協商,還有一筆股票沒有賣出他們都不知道。我後來將這筆股票替他們賣了後分別提醒過他們公司和我們公司的領導,讓他們去取錢。但三年過去了,他們也沒有去取這筆錢,看來也不打算取了,只好便宜了證券公司。股民的錢他們就是這麼花的。

2、新股申購中的小「貓膩」

新股申購在一段時間裏很受青睞,一年能有百分之十幾的收益率,且無風險,於是成了機構投資者的首選。東北一家上市公司就拿出了近億的資金委託我們替他們做。

這筆錢他們倒是直接從公司帳戶上拿出來的,進到證券營業部後,公司的帳面上該筆資金變成的「短期投資」掛在帳上,註明是做了國債投資。

「空手套白狼」

那麼做國債投資的錢怎麼能變成做新股申購的錢呢?跟證券營業部關係「鐵」的話,可以讓他們直接打一張假的交割單,上市公司用這張假交割單做帳,顯示這筆錢是買了國債的就行了,而實際上錢是直接存到了個人帳戶裡。跟證券營業部關係不那麼「鐵」的話,可使用實物券(國債的一種)「對倒」,也能將這筆錢「倒」到個人帳戶上去。具體怎麼「對倒」法呢?用上市公司的帳戶買進實物券若干,用另一個人帳戶賣出同樣數量的實物券,上市公司帳上的錢就到了個人戶下。個人戶下本來是沒有這筆實物券的,賣的時候是空賣。實物券是由券商保管的,以席位為單位與交易所之間進行交割,所以同一券商的席位上一天內發生這樣一起「對倒」,收市時它的實物券數量不變,不用與交易所之間做交割。就這麼玩一手「空手套白狼」,上市公司的錢就又跑到個人戶下了。查帳的怎麼能查出這一手來?

小帳戶和股東卡

新股申購因為收益穩定,大家都搶著買,只好靠抽籤來決定誰買誰不買。為保護中小散戶的利益,證監會制定了每個帳戶只能買多少股的上限,想從理論上限制機構。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機構們各顯神通,買來好多股東卡,掛在同一個資金帳戶下,照樣大批買進。下挂的帳戶稱為「小帳戶」。幾乎所有證券營業部都開發了「批量報單」的軟體,就是專門為在同一個資金帳戶下挂多個股東帳戶的機構服務的。

那麼多的股東卡哪裡來的呢?我公司的股東卡有兩種來源。有一批帶身份證的,是從公安局那裡搞來一批死人的身份證,再拿著這些死人身份證去開股東戶。死人永遠不會來提錢,「安全」得很。有身份證的股東卡很好用,可以到營業部開資金戶。

另一批沒有身份證的股東卡一看就是偽造的。因為股東卡上有身份證號,身份證號中有六位數字是顯示這個人的生日的。我們公司的許多股東卡上的生日都出現了不可能的數字,如某人生於24月56日之類的。可能當時做假股東卡的人因為「生產任務」太重,忙暈了,忘了這一點吧。

我們買了很多這樣的假股東卡,我找了個我認為靠得住的人給我當助手,專門管理這些「家當」,替我跑腿等。為了保密和躲避監察,公司用幾個不相干的個人的名義註冊了一個不相干的公司,用這家公司的名義在另外的寫字樓替我和我的助手租了辦公地點。平時我就在辦公室內通過電腦下單交易、看行情,從不去公司本部,公司一般員工不知道這個地點,公司領導也不輕易到我們那裡去,有事情電話聯繫。同寫字樓的人誰也都不知我們這個只有兩個人的「公司」倒底是幹什麼的。多少個億的資金的安全完全建立在我和助手的個人品行上。

財務顧問

公司對上市公司的財務顧問業務主要有三項內容,一項是替想拿到上市額度的公司跑批文,這就要靠平日培養的「關係」了。我們公司在證監會內「培養」了幾個很好的「關係」。

另一項是替上市公司做收購兼併、資產重組方案,做方案的指導思想是怎樣做出一個能讓市場激動的「概念」來。

第三項業務是替上市公司做財務報表顧問,要按照證監會的要求和股民們的口味將報表做「漂亮」。這是一項比較費腦筋的活,文章也很多,比較常用的是用表面上看不出來的關聯交易來調整上市公司的各項經濟指標,使其達到想要達到的數值,如10%的淨資產收益率。這是配股資格的下限。有了配股資格,就可繼續從股市圈錢。

以上是我多年經歷的一小部分,還有一些更聳人聽聞的由於種種原因我暫時還不想講。在我看來,中國股市的幾大參與主體各懷鬼胎,各打算盤,政府想用股市的錢挽救許多已經病入膏肓的老國企,以達到用經濟「成績」來掩蓋政治問題、苦扛在全世界其它地方都已倒下了的「社會主義」大旗的目的,如所謂的「債轉股」就是一個例證;證監會想用政策的調節維持股市在一個它想要的水準,以使證監會的官員永遠有官可當,有賄賂可收;上市公司圈到錢後沒有幾個能真正用好這些錢的,事實上許多公司募股時連自己都不知道將錢往哪兒投,反正這些錢不用付利息,先弄來再說。就算公司虧得一塌糊塗,就一個上市公司的空殼都還能賣錢,稱之為「殼資源」,市場有時候還專門追捧「ST」、「PT」類的股票,將募集資金又投入股市炒自家股票的公司比比皆是;機構、證券公司個個都不守規矩,利用自己的資金和信息優勢哄抬、做莊、造勢,有的還從銀行拆借資金炒股;中小散戶急功近利,拿出「與狼共舞」的勇氣出入於各營業部,事實上風險承受能力極差,因為很多人並不是以投資的心態進來的,甚至在生活無著、下崗失業的情況下將炒股當作一個快速致富的新「職業」。整個市場可以說是建立在許許多多的虛假之上的:假招股說明書、假投資項目、假資金用途、假財務報表、假業績、假業績預測、假股評、假K線圖、假交割單、假股東卡……等等等等。市場追逐的只是「概念」,所求的只是有人接我的下一棒……

總之,在極度膨脹的貪慾和道德水準嚴重低下的情況下,中國股市已經完全不具備那種理論上設計的用股市來調節社會資金走向,優化資源分配的功能,而是一個危機四伏、千瘡百孔、一觸即塌的險地。市場內恨不得人人都在玩虛的,只想將別人腰包裡的錢趕緊裝到自己兜裡,有多少人是在踏踏實實創造財富?至於說大量的歷史遺留問題,如巨量的尚未流通的國有股、法人股、國有股轉配股、轉配股的轉配股等等這些問題怎麼解決,更是只有天知道。這樣的股市如果在哪一天由於某種因素的引發而突然全面崩盤的話,我一點也不會驚奇。

順便說一句,我個人已於兩年前徹底抽身於股市;凡有朋友向我請教炒股秘訣時,我對他們的唯一建議便是:炒股的秘訣便是不要炒股。

大紀元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