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蘇鏗介紹說,這種玻璃是由一種新型紅色長余輝發光材料在玻璃上進行特殊工藝處理製成的。將印有文字和圖像的紙片蓋在這種透明玻璃上,再用短波紫外線、X射線、Y射線進行高能電磁輻射,玻璃就能自動把文字、圖像「默記」住。之後將其保存在暗背景中,當受到日光等長波光源照射後,貯存了信息的玻璃就能把文字和圖像再現出來。他說,這項技術成熟後在高科技領域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將來一套大百科全書的內容可以「寫」在一塊拇指大小的玻璃片上,動態三維立體影像也可以藉此得以完整無損地長時間保存。
據瞭解,長余輝發光是指白天在太陽光、日光燈或其它高能電磁照射下,將能量儲存,晚上再把所儲能量釋放出來的發光方式。人們所熟知的「夜光粉」是長余輝材料的一種,但它只能發出黃綠色一種光,發光時間僅一兩個小時,而且亮度較低。為維持「夜光粉」的發光強度,科學家曾嘗試加入放射性元素,但這會造成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尋找一種更科學的長余輝發光材料,一直是國際科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
據介紹,不用電就可以發光,使長余輝發光材料在工業、民用領域的用途十分廣泛。同時,我國稀土儲量佔世界80%,長余輝發光材料的研發可以帶動我國稀土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
牡丹江日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